張讀

張讀 (唐朝),字聖明,唐朝人。著有《宣室志》。張讀 (宋朝),字聖行,宋朝泉州安溪進士,以孝行聞名鄉里,被稱為“曾子裡”。事見《閩中理學淵源考》、《儒林張氏聯宗譜》。

基本信息

張讀

1.[唐]

(約公元八五三年前後在世)字聖用,(書錄解題作聖朋。此從舊唐書張薦傳及新唐書志注)深州陸渾人,張薦之孫。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宣宗大中中前後在世。年十九,登進士第。有俊才。累官至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典貢舉,時稱得士。位終尚書左丞。讀著有建中西狩錄十卷,宣室志十卷,(《新唐書志》及《四庫總目提要》)傳於世。

2.[北宋]

張讀(1066—1145年),字聖行。宋治平三年(1066年)生於晉江張林,後移居安溪城廂員宅村。童年入泮,後進太學。紹聖四年(1097年),以太學上捨生參加考試,登進士第,為安溪建縣後首名進士。張讀初任福州教授,後調任何南潁昌府法曹參軍,深得知府范純禮的賞識與器重,聲譽日隆。不久,選調入朝編修《國朝會典》。他記掛家中年逾90的老父,為便於養親,申請改任泉州通判。未幾,調諸王府任直講。但仍以奉養老父為由,再次申請,改知興化軍。靖康元年(1126年),國家動盪不安,士兵驕恣。一天,士兵鬧哄哄的齊集庭下,要求額外補貼。張讀沉著應付,嚴詞訓斥,陳明利害關係,眾皆感服,並供出首亂分子。張讀嚴辦主犯,平息事態。張讀理學造詣深,學識豐富,才華過人,為蘇轍門客。蘇軾去世,蘇轍作東坡墓銘,獨請張讀一閱,他看完說:“這篇文章,妙盡東坡一生,但恐仇人復藉此歪曲誣衊,不如刮磨掉。難道沒有這篇銘,萬世之後,人們便不知有個蘇東坡嗎?”蘇轍聽了覺得有理。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下令近臣舉薦賢人。中書舍人黃唐傳舉薦張讀。張讀被召見。他以身體不好為由,不肯受官,遂退隱鄉居。晚年常居晉江。張讀工文辭,中碑碣多出其手,潤筆收入,則接濟貧困親友,家中無盈餘積蓄。紹興十五年(1145年)辭世。追贈尚書,入祀鄉賢祠。嘉熙間(1237~1240年),知縣趙崇栗聞張讀有孝行,故居在永安里筆架山前埔橋西,即把永安里標為“曾子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