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蓓[醫生]

張蓓[醫生]

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會員 中國中醫醫學會精神病分會會員 《中國新藥雜誌》專欄作家 原山東中醫藥大學二附院專家 山東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 “省失眠抑鬱學”科研帶頭人 現為濟南神康醫院返聘主任醫師

基本信息

舞蹈演員

張蓓,內蒙古人,dangce8的創始人,從小熱愛並學習舞蹈。大學本科考入天津師範大學舞蹈系,進行了科學系統的舞蹈學習訓練。在校期間連續四年榮獲“三好學生”稱號。大學畢業後一直進行舞蹈教學工作,為晏菲、周笑莉、楊洛姿等知名演員做過形體教師。教過的學生相繼考入北大附中等知名學府。
姓名:張蓓
英文名:eva
星座/血型:雙子座/B型
身高/體重:165CM/45KG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中國.內蒙古
居住地:中國.北京
出生日期:1985.05.30
高中: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一中
大學:天津師範大學
興趣愛好:旅行、舞蹈、閱讀、唱歌
喜歡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巴黎聖母院》
喜歡的演員:奧黛麗.赫本 安吉麗娜.朱莉
喜歡的音樂:爵士、中東音樂
喜歡的顏色:白色、紅色、綠色
喜歡的動物:狗、貓
喜歡的水果:榴槤、芒果
喜歡的飲料:果汁、優酪乳
喜歡的季節:秋季
職業:dance8創始人、舞蹈教師
自2007年開始承辦大型企業年會活動,先後為德國大眾、梅賽德斯-賓士、萬達集團、CBSi(中國)、中國電力、北大先鋒……等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承辦數次迎新晚會,涉及舞種有印度舞、肚皮舞、爵士舞、民族舞等等,其中與梅賽德斯-賓士、北大先鋒、CBSi(中國)均是長期合作關係。在做企業年會的這些年中,在不斷追求完美的道路上,我們整個團隊已經具備了非常豐富的策劃力與非常強大的執行力,每一次活動,都會針對不同的企業文化,不同的晚會主題做出最精彩的節目,給大家帶來全新的視覺盛宴。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中醫科醫生

科室: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中醫科
職 稱: 主任醫師
擅 長: 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病;鼻咽癌乳腺癌肺癌、食道癌、肝癌大腸癌胃癌婦科腫瘤的診治 。周二上午和下午出診。
醫生簡介: 張蓓,女,主任醫師,中醫科主任,1963年3月出生,現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理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老年病與虛證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評審專家、《廣東醫藥》特約編委、廣東省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
1980年-1985年在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系讀書,獲醫學學士學位,1997年-1999年參加中山醫科大學在職研究生課程班學習。自1985年至今,一直在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從事腫瘤的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工作,1993年到北京進修學習,師從於全國著名的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家張代釗教授(中國中西醫結合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李佩文教授(北京中西醫結合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取得良好的療效。
主攻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病,擅長於各種腫瘤的中醫治療及惡性腫瘤舌診的研究。尤對於鼻咽癌、乳腺癌、肺癌、食道癌、肝癌大腸癌胃癌婦科腫瘤等運用獨特的療法取得良好的療效。對術後、放療、化療的病人,運用中醫藥辨證施治,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保證放、化療的順利進行;對於穩定期的病人,運用中醫藥攻補兼施,減少復發轉移;對於晚期病人,能運用中醫藥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減輕痛苦,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在近二十年的腫瘤臨床工作中,強調中西醫兩法為治療手段,取長補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及生存率為治療目的。
科研課題(包括進行中及已結題)
1.舌診預測癌症患者生存期的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2.套用大蒜素抑制裸鼠結腸癌肝轉移實驗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3.青紫舌與鼻咽癌患者預後的關係及中藥干預治療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4.健脾補氣法對肝癌介入治療前後肝儲備功能的影響--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5.止痛消癌膏的研製、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6.中藥配合放療提高鼻咽癌病人五年生存率的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7.中藥內服外治治療乳腺增生病的臨床研究--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科研課題。
8.中藥防治肝癌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後肝纖維化的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9.中西醫結合防治淺表性膀胱癌的實驗和臨床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著作:
1、主編《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病》--廣東省人民出版社,48萬字。
2、參編高等院校本科生教材《臨床腫瘤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3、參編《肺癌多學科綜合治療的理論與實踐》--人民衛生出版社。
4、參編《鼻咽癌治療大全》--人民衛生出版社。
5、參編《中西醫結合腫瘤治療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6、參編《肺癌綜合診療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論著:
1、鼻咽癌放療後青紫舌患者遠期療效的觀察--《中醫雜誌》
2、利咽靈防治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的臨床研究--《中醫雜誌》
3、辨虛實治療癌痛--《中醫雜誌
4、肝轉移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醫學理論與實踐》
5、利咽靈治療鼻咽癌放射性口咽炎臨床觀察--《中華腫瘤雜誌》
6、升板方治療腫瘤化療後血小板減少症的臨床觀察--《廣東醫學》
7、鼻咽癌患者血液流變學及甲皺微循環的觀察--《廣州醫藥
8、鼻咽癌放療並用祛瘀生津沖劑療效觀察--《南京中醫學院學報》
9、參芪注射液對鼻咽癌病人放療保護作用的臨床研究--《癌症》
10、消癌止痛膏治療癌症疼痛--《實用中醫內科雜誌》
11、中藥減輕肝癌化療栓塞術后綜合征的臨床研究--《中國癌症雜誌》
12、鼻咽癌中醫證型與植物神經功能狀態的初步研究--《中醫研究》
13、痛力克對癌痛療效的臨床觀察--《廣州醫藥
14、活血祛瘀湯對鼻咽癌放療患者舌象及血液流變性的影響--《中醫雜誌》
15、中藥合併放射治療鼻咽癌近期療效觀察--《遼寧中醫雜誌
16、清熱祛瘀法加甘露醇治療鼻咽癌放療中疼痛44例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
17、中西醫結合治療鼻咽癌的體會--《南京中醫學院學報》
18、517例鼻咽癌病人舌象分析--《癌症》
19、OBSERVATION ON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ECT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CYANOSIS OF TONGUE AFTER RADIOTHERAPY--《J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多瑞吉治療癌症疼痛臨床療效觀察—《中國疼痛醫學雜誌

青春文學作家

真名:張蓓曾用筆名:桃子夏
2010年開始寫作的新文,署名為本名“張蓓”。
生日:10.11
性別:女
星座:天秤座
自我介紹:貪吃、戀物,執著於各種風格的音樂、繪畫以及所有跟牛肉有關的食物。特長是做白日夢,白日夢是每天一覺睡到自然醒,自然醒來後最渴望一個好溫暖好溫暖的擁抱。小時候隱隱期待以後能用寫字養活自己,於是現在就真的成為這樣子的人。
桃子夏已出版的長篇小說:《薔薇的第七夜123》(與小妮子合著。)、《布拉格紅人館》(全一冊) 《初吻的左臉頰①》、《初吻的左臉頰②》、《玫瑰十字錄》(單行本) 《再見,薄雪草少年》
即將出版的長篇小說:《遇見春天遇見你》

作家

筆 名: 陳之衍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22/1/11
民 族: 漢族
江蘇鎮江人。中共黨員。畢業於延安抗大四期、魯藝二期。1938年春參加中共領導的青年救國團奔赴延安,歷任《抗戰報》主編,延安《解放日報》、北平《解放報》及《東北日報》記者、編輯,新華社東北總分社、赴朝中外記者團、《人民日報》及《經濟日報》記者、編輯、部主任、團長、副總編輯、社長,總編輯。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新聞系研究生指導教師。4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編著文集《一個生產的城市》、《中歐旅蹤》、《大路集》、《美國漫筆》,詩集《延安晨歌》等。現正在寫:劉少奇憶訪記(回憶錄)。獲“新聞工作50年”貢獻榮譽獎。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醫生

1989年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藥學院。1998年參加醫科大學藥理室的中藥治療急性腹膜炎、膽管炎的相關試驗研究工作;參與完成多項臨床科研成果及衛生局新技術引進項目,近年來在核心期刊和專業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現從事臨床藥學、藥物安全性評價、藥事管理等醫院藥學工作。自2006年成為天津市醫療事故鑑定專家庫成員。

秦腔演員

張蓓: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國家一級演員
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丈夫:穆曉鵬 秦腔演員
南方人,十歲有母親送至西安學習秦腔
主工小花旦、刀馬旦,扮相靚麗、嗓音甜美。演出的劇目有《掛畫》、《隔門賢》、《楊七娘》、《兒大不由爹》、《趙氏孤兒》、《雙下山》、《三堂會審》、《會陣招親》、《八仙過海》《殺狗勸妻》《三娘教子》、《屠夫狀元》、《卷席筒》、《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等,尤以《悟空借扇》的鐵扇公主而飲譽國內及香港地區。獲陝西省首屆藝術節青年演員大賽一等獎;西北五省區“太陽杯”邀請賽表演一等獎;陝西省“易發杯”青年演員大賽一等獎;中國戲劇“金三角”交流演出表演一等獎;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表演一等獎。獲“陝西省青年表演藝術家”稱號。多次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戲曲聯歡晚會演出,並赴芬蘭、荷蘭、德國、比利時等國演出,深受好評。曾在省內外榮獲多項大獎,並被省上授予“青年表演藝術家”稱號。
2009年4月,張蓓攜秦腔傳統折子戲《殺狗勸妻》、《鬼怨·殺生》和新創劇目《虞姬淚》在河南省平頂山市獻演,三場折子戲讓戲迷體會到了秦腔藝術的細膩婉轉。張蓓飾演的虞姬,性格中有柔情也有剛毅,劇終定格的虞姬自刎一幕更是讓人盪氣迴腸。而《殺狗勸妻》則是一出具有喜劇風格的動作戲、技巧戲,最終張蓓憑藉精彩的演技驚艷全場,獲得第二十四屆梅花獎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醫科主任

張蓓,女,1963年3月出生,主任醫師。現任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綜合科及中醫科主任、碩士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抗癌協會中西醫結合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中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病與虛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評審專家、廣東省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中藥材》編委、《廣東醫藥》 特約編委、廣東省知識界聯合會理事、廣東省第十次及第十一次婦女代表大會代表、中山大學特約監察員。
1980年-1985年就讀於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系,1997年-1999年中山醫科大學在職研究生班學習。自1985年至今,一直在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從事腫瘤的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工作,併兼任高幹保健工作。1993年到北京進修學習,師從於全國著名的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家張代釗教授(中國中西醫結合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李佩文教授(北京中西醫結合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取得良好的療效。
主攻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擅長於各種腫瘤的中西醫治療及惡性腫瘤舌診的研究。尤對於鼻咽癌、乳腺癌、肺癌、食道癌、肝癌、大腸癌、胃癌、婦科腫瘤等運用獨特的療法取得良好的療效。對術後、放療、化療的病人,運用中醫藥辨證施治,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保證放、化療的順利進行;對於穩定期的病人,運用中醫藥攻補兼施,減少復發轉移;對於晚期病人,運用中醫藥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在二十多年的臨床工作中,強調中西醫兩法為治療手段,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及生存率為治療目的。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科技產業局局長

張蓓,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科技產業局局長。
領導分工:
主持全局工作
領導簡歷:
1989.7—1994.12 在國營715廠(82信箱)工作
1994.12—2005.5 在金牛區物價局工作,1999年任副局長
2005.5—2005.11 在四川省政府辦公廳一處掛職鍛鍊,任副處長
2005.11—2007.1 在金牛區委辦公室工作,任副主任(正局級)
2007.1至今 在金牛區科技產業局工作,任局長、主席

內科醫生

個人簡介

張蓓 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臨床經驗:40餘年
張蓓
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會員中國中醫醫學會精神病分會會員《中國新藥雜誌》專欄作家原山東中醫藥大學二附院專家山東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省失眠抑鬱學”科研帶頭人

學術成就 

多次參加國內外醫學學術研討,撰寫業內學術論文數十篇,
張蓓張蓓

發表於國家級醫學雜誌, “省失眠抑鬱學”科研帶頭人,參

與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並多次獲獎,在精神疾病領域享有很

高聲譽。

醫療特點

從事精神類問題的治療和心理諮詢的臨床工作四十餘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對精神內科的很多疑難問題見解獨到,汲取“SK-腦神經平衡療法”的精髓,將中西醫融為一體,提出過渡治療的方案,擅長結合病人實際,運用現代醫學檢測手段以及傳統診療方法對病症進行綜合分析,並中醫辯證施治,綜合藥物、物理、心理治療手段,在治療上更有針對性,療效更突出。受到患者和家屬的一致好評。

臨床特長

汲取“SK-腦神經平衡療法”的精髓,將中西醫融為一體,提出過渡治療的方案,擅長中西醫結合,辯證治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失眠等精神類問題。

醫職作風

換位思考,每一個病患家庭都有著自己的辛酸故事,站在病患家屬的角度如實說明病情,不做任何空頭保證。用心施治,用最好的治療方案解決患者的問題,這樣才是好醫生的態度,也是我們的職業道德所在。

社會評價

棗莊韓先生
主任精心治療、細心觀察、熱心詢問,讓我很感動,治療效果也可以,恢復很快!
濟南趙先生
其實開始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到神康醫院,也就是覺得問問諮詢一下。主任解釋的很詳細,治療方法也不錯,中醫治療,效果還可以,很感謝主任。
濰坊林女士
主任的態度特別好也特別耐心,我由衷的感激他。我們今天去辦理了入院手續,願我的老公儘快康復!
濱州蔣先生
大夫人很好,耐心敬業。關鍵是有經驗,治療方案很好,效果很好。我覺得這樣的醫生,讓患者心裡很踏實。
臨沂劉先生
為人特別好說話,對患者特別有耐心!在電視上看的,沒想到這個醫院還是真不錯,大夫比較負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