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1891~1940)

張自忠(1891~1940)

"9月參加武漢保衛戰

張自忠(1891~1940)

正文

張自忠(1891~1940)抗日名將。字藎忱。1891年8月11日(光緒十七年七月初七)生於山東省臨清縣唐園村。先後在天津法政學堂、濟南法政學校肄業。1914年在奉天從軍,曾參加國民軍起義及北伐諸戰役,由排長升至西北軍第二十五師師長,後任第二十九軍第三十八師師長。1933年長城抗戰,任前敵總指揮,親率所部在喜峰口抗擊日軍。1935年任察哈爾省(今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及河北省)主席,次年 5月任天津市長。
“七七”事變後,張自忠留北平與日軍周鏇,後乃設法脫離虎口,輾轉到南京,任代理第五十九軍軍長。1938年率部參加徐州會戰,2月增援淮北,與日軍激戰於淝水;3月臨沂之役,與號稱“鐵軍”的日軍板垣師團鏖戰,終獲大勝,粉碎了板垣、磯谷兩師團會師台兒莊的計畫,受到國民政府傳令嘉獎,升第二十七軍團長,仍兼第五十九軍軍長。9月參加武漢保衛戰,在潢川阻擊日軍十二天,後任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轉戰豫南鄂北。1939年4月鄂西鍾祥之戰,截擊日軍于田家集,殲敵一部。1940年5月兼任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司令。日軍集重兵由信陽、隨縣、鍾祥三路進攻襄樊,張親率三個團由宜城渡過襄河(漢水),直趨棗陽截擊日軍。臨行前, 致第三十三集團軍副總司令馮治安一信, 說:“因為戰區全面戰爭之關係及本身之責任,均須過河與敵一拼”, 下了死戰的決心。渡河後, 與日軍奮戰九晝夜,在追擊中陷入重圍,身負重傷,仍堅持作戰,於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壯烈殉國。國民政府明令追晉為陸軍上將。

配圖

張自忠(1891~1940)張自忠(1891~1940)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