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洲

張翔洲的畫藝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學校不斷地獲獎,一路走紅。 後來,張翔洲考到省輕工業學校的美術專業,在學校,他被當時的美術課長雷忠發現了繪畫的與眾不同的天賦,照顧了他很多。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張翔洲的新作《詞人李清照》,不由得眼前一亮,這幅畫清新脫俗,格調高雅,實為上層之作。

太原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人物簡介

張翔洲,筆名古丁、蘆芽弟子、一閒堂主。山西省青聯委員,中國農工黨員,太原市杏花嶺區政協委員,太原市文聯委員、專職畫家,《都市》文學美編。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山西分會理事,太原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會員,中國國學院文藝創作研究員,山西省工筆畫會副秘書長,山西省中國人物畫會理事,山西大眾書畫院學術委員,澳大利亞中國書畫院顧問,前進畫院副院長,山西清峰書畫院副院長。作品多次參加省及全國畫展,入編90餘部畫冊辭書,許多作品被中外友人收藏。作品收藏於《人民畫報社》、《滕王閣》,《晉祠博物館》,《山西檔案館》,《三祖禪寺》,《濟南美術館》,《雷鋒紀念館》、《畫聖吳道子藝術館》、《天下名人館》、《中國藝術博物館》等。作品散見於《美術》、《美術報》、《中國書畫報》、《山西日報》、《太原日報》、《生活晨報》、《都市》等。出版有《張翔洲國畫集》等。

社會評說

詩意契合細膩豪放
——張翔洲其人其畫
張翔洲供職於太原文學院,是太原市美協副主席兼秘書長,也是我省實力派青年畫家。張翔洲涉獵甚廣,花鳥、人物都極富特色,寫意、工筆樣樣精通。他孜孜以求,師古人亦師自然,形成了自己沉穩中見灑脫、平實中見深厚、雋秀中見倉潤的藝術風格,其畫作《貴妃醉酒》獲1999年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麗人行》獲世界華人藝術展銅獎,並授予世界華人藝術家的稱號,其原作被《人民畫報》社收藏;《相思圖》入選中國近現代書畫展;《星火燎原》入選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全國美展。入編《世界美術大典》;《荷花女神》入編《人民藝術家》大型書畫冊,被授予共和國50周年人民書畫藝術家稱號;《伯樂》獲第三屆中國書畫名家大獎賽中國畫精品獎;《補天》入選山西省文聯成立55周年書畫攝影精品展。其作品入編《1978年——1998年中國美術選集》《1900——2000年中國美術家選集》《當代素描藝術》《跨世紀著名書畫藝術家經典》《人民藝術家》、《中國畫名家小品集珍》《中國人物畫臨摹與創作》《當代中國畫家》。其作品廣泛收藏於人民畫報社、滕王閣、晉祠博物館、山西檔案館、三祖禪寺、濟南美術館、雷鋒紀念館、畫聖吳道子藝術館、天下名人館、中國藝術博物館等。
幼年時期的張翔洲,跟隨退休後的爺爺奶奶從汾陽回到文水老家,張翔洲的孩提時代便是在鄉下度過的。書法很好的爺爺,對張翔洲要求很嚴格,3、4歲時便讓他開始了背唐詩、寫字畫畫。張翔洲記得那時臨摹洋片、水滸108將、小人書等,後來畫幻燈片,晚上則在燈下給小朋友們放,還用油彩畫被格子。15歲後,張翔洲來到在汾陽司法系統工作的父親身邊生活,父親的詩歌和書法都很好,常常看書到深夜,張翔洲耳濡目染,受到很大的影響,讀了很多名家的詩詞,書法也增進了不少。後來,張翔洲拜了汾陽兩位有名望的畫家王捷三和靳冠山為師,進一步學習繪事。張翔洲的畫藝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學校不斷地獲獎,一路走紅。張翔洲還在每個周末去汾陽師範,那時的美術老師是王相猷,雖不是大畫家,但寫字畫畫很不錯,很器重張翔洲,讓他翻閱大量的資料,還給他提供畫畫的場所,也給了張翔洲智慧,讓他明白了畫什麼和為什麼而畫。這三位老師對張翔洲影響很大,他不斷地學習,同時閱讀了大量的文學書籍。在受到文學薰陶的同時,他反覆臨摹中國畫,為他的藝術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來,張翔洲考到省輕工業學校的美術專業,在學校,他被當時的美術課長雷忠發現了繪畫的與眾不同的天賦,照顧了他很多。給了他一個很大的畫室,他的每個晚上、每個假期便都是在這個畫室里煎熬,苦苦地在藝苑尋覓。
張翔洲的性格細膩豪放,和大眾交往,注重平平淡淡才是真,經常酒當歌,潛在的情感洶湧而出。在內心世界裡,他認為自己屬悲觀主義者。對於張翔洲來說,悲觀對自己是好的一面,能激發出更深層次的靈感,對世界對萬物才能感受得更深刻。對於繪畫,張翔洲是天賦加勤奮,他大量地畫素描,一個芭蕉葉或一隻蟬,都會從不同的角度畫出百十來個形態各異的形狀。不斷地從全新的方位,取真去拙,提煉出更高層次的藝術的內蘊。
隨父親在司法系統生活過的經歷,對張翔洲的性情來說也深受影響,看多了高牆內進進出出的人,往往進去是少年,出來時便成了白頭。張翔洲深感時間對於每一個人的可貴,人生苦短。加之幾位恩師又都是爺爺級別的年齡,因而,張翔洲創作出了一批諸如《養生圖》《仁者壽》《勤學圖》等描述身態安詳、心情曠達的老者的畫作,畫面中,鶴髮童顏的老人,安謐地靜坐在藤條桌前讀書,香爐上煮著一壺茶水,一個憨態可掬的孩童,爬在老者腳前的小藤凳上,認真地習字,一隻展翅欲翔的仙鶴,畫面中有蒼松翠柏,傳達著松鶴延年、吉祥如意的美好心愿。
老子言:“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最原色的藝術體驗,最動人心魄的衝擊和震撼,這正是藝術的真髓。近年來,張翔洲師法徐渭的清脫瀟灑,八大的精微簡約,石濤的恣意天趣,任伯年的別具匠心,專注探求於東坡悲喜坦然的詩人情懷,李白超越世俗的禪意,達摩鳳凰涅槃般的艱辛與快樂,八仙神思飄然的虛靈境界,創作出了《孔子行教圖》《關羽夜讀圖》《三老養心圖》《屈子投江圖》《李白醉月》《東坡觀硯》等一大批力作。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張翔洲的新作《詞人李清照》,不由得眼前一亮,這幅畫清新脫俗,格調高雅,實為上層之作。畫面中的人物美麗清純,娥眉如黛,明眸清澈,膚脂如玉,蓬鬆的髮髻,挽成一束很好看的髮式,鬢角插著一束淡雅的菊花,光潔的前額,彎彎的睫毛,高高的鼻樑,微啟的朱唇,細膩修長的脖頸上點綴著一枚玲瓏的淺藍色耳墜,十指如蔥,每一處都飽滿勻稱,把少女時期、生於仕宦之家、生活優越的李清照描摹的如詩如畫,懾人心魄。微風過處,畫面人物衣袂飄飄,一手握卷,一手扶裙,抬頭仰望夜空,一輪圓月置於畫面的上部,與人物的頭肩部銜接,腳邊則是一方詩意的青石,幾枝傲然怒放的菊花。右上部用淡墨題:詞人李清照。跋則在下方與菊花的花桿相交錯,用的是李清照的《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這首詞氣勢磅礴豪邁,格調雄奇開闊,題跋與秀逸嫵媚意欲凌風的人物形象銜接到一起,使畫面境界愈益恢宏雄壯,讓讀者的視覺和心靈均受到強烈的震撼和衝擊。畫面有盡而意境無窮,讓人在感嘆之餘生髮思古之幽情。菊花與題跋之間的一方小小的紅印在畫面中則是最艷麗的一筆墨色,與整個畫面的淡雅格調相互應,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詞人李清照》這幅畫作中,張翔洲突破常規,人物正面所占的比例少於背面,畫面中那輪圓圓大大的月亮雖然是圓滿的,但有5/1置於畫面之外,隱喻著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意境。少女時期的李清照仰首舉目,思接天宇,傲然屹立於天地之間,那一縷與生俱來尋尋覓覓婉約悽美的憂鬱氣質表露無遺。整個畫面均用淡墨繪就,以冷調灰調為主,有淡淡的雲彩在天空中飄渺,欲動又靜,動靜相融。張翔洲的《詞人李清照》人物臉部用細膩的工筆寫法,很好地繼承了其師仕女畫家王建華的藝術風格,但王建華的仕女以濃墨重彩的美艷見長,張翔洲則以淡雅高潔的秀美取勝,其畫作筆墨洗鍊,內涵豐潤,氣韻契合,注重對人物心靈的把握,厚重灑脫而不乏新意,傾訴著清靈曠遠的詩意。
張翔洲以其堅韌之毅力,聰明之才智,豐富之閱歷,加上良好的天賦修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以他剛過而立的年齡,相信他能創下更遠更廣闊的藝術前景,我們期待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