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

張玲[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

張玲,女,漢族,中共黨員,博士,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民商法教研室主任、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法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智慧財產權法、日本智慧財產權法、侵權責任法。 1984年法學學士學位(天津師範大學政法系法學專業),1987年法學碩士學位(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民商法專業),2008年歷史學博士學位(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世界史專業)。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張玲[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 張玲[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

1995年9月至1996年9月日本山梨學院大學訪問學者;2001年6月至2001年9月日本山梨學院大學大學院客座研究員。

1986年至今在南開大學工作,長期從事智慧財產權法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承擔或參與過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

參與多部著作和教科書的撰寫,出版專著:《專利法理論與實務研究》、《日本專利法的歷史考察及制度分析》,其中後者是國內第一部對日本專利法的歷史演進和制度內容進行系統、深入研究的著作。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政法論壇》、《法學家》、《外國法譯評》、《法學》、《智慧財產權》、《南開學報》等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獲得獎勵和榮譽稱號:

天津市優秀青年法學家、南開大學首屆“良師益友”、南開大學摩托羅拉教學獎、南開大學本科教學優秀單位建設先進個人二等獎、南開大學“敬業”獎教金二等獎、南開大學2008年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等。

兼職: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智慧財產權法學研究會理事;天津市法學會民法學分會副會長;天津市人大法工委立法諮詢專家;天津市政府法制辦行政法制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天津市法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人民陪審員;律師。

學術成果

一、主要科研項目

1. 《全民所有制企業財產權問題研究》,天津市社科八五規劃重點項目,項目負責人。

2. 《中國的涉外行政法》,國家社科八五規劃重點項目,叢書編委,項目參加人。

3. 《知識經濟與專利實施》,天津市社科九五規劃重點項目,項目負責人。

4. 《TRIPS協定的理論與實務》,2003年中國法學會重點項目,項目參加人。

5. 《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中的智慧財產權戰略問題研究》,2006年首屆環渤海法制論壇研究課題(重點),項目負責人。

6. 《日本專利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2008年度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項目負責人。

7. 《智慧財產權訴訟基本理論問題研究》,韓國高等教育財團、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資助研究課題,項目編號:AS0904,項目負責人。

8. 《天津市建築市場信用管理辦法》(草案)研究,天津市工程建設交易服務中心資助研究課題,項目參加人。

9. 《專利侵權訴訟實務問題研究》,2011年度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項目編號:TJFX11-038,項目負責人。

二、主要學術專著

1. 《專利法理論與實務研究》,獨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版。

2. 《日本專利法的歷史考察及制度分析》,獨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三、主要學術論文

1. 經營權產生根據新探,《法學研究》1988年第6期。

2. 企業經營權論,《政法論壇》1988年第6期。

3. 兩權分離與承包制的反思與構想,《中國法學》1990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經濟法》1990年第6期轉載。

4. 承包契約中的企業自主權探究,《法學》1992年第1期。

5. 計畫與契約新論,《理論與現代化》1994年第4期。

6. 產品責任的國際化,《理論與現代化》1994年第8期。

7. 外商以技術投資的法律問題,《經營與管理》1995年第1期。

8. 中日工作物責任比較研究(日文),日本《法學論集》1996年第35號。

9. 論日本的工作物責任,《外國法譯評》1997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1997年第10期轉載。

10. 走出申請國際專利的誤區,《經營與管理》1998年第1期。

11. 遺產理論與實務問題研究,《南大法政學院學術論叢》第一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 新契約法中有關技術契約的幾個問題,《南開學報》1999年第4期。

13. 論職務發明創造和職務技術成果及其歸屬規則,《天津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14. 關於專利行政執法問題的探討,《南開學報》2000年第5期。

15. 論日本的職務發明及其權利歸屬,李卓主編:《日本研究論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6. 中國國際民事訴訟程式的現狀(譯文),日本《法學論集》2001年第47號。

17. 試論專利權的時效制度,《南大法政學院學術論叢》第三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 中國專利法第二次修正之剖析(日文),日本《法學論集》2003年第49號。

19. 論專利產品平行進口的法律調控,《南開學報》2003年第3期;《中國法學文檔》2005年第2期。

20. 日本軸承案確立的專利等同侵權判定規則(譯文),張新寶主編:《侵權法評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21. 專利法的若干問題及其立法建議,《南開學報》2004年第1期。

22. 試題的著作權保護與限制,《法學家》2005年第5期。

23. 跨國公司專利壟斷對我國企業的衝擊,《經營與管理》2005年第12期。

24. 漫畫作品著作權保護中的若干疑難問題(譯文),《智慧財產權》2006年第1期。

25. 外觀設計專利授權條件的立法建議,龍翼飛主編:《民商法理論與實踐》,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26. 論勞動力派遣對職務發明創造規則的衝擊及立法建議,《法學家》2006年第5期。

27. 專利產品的修理與專利侵權問題探討,《智慧財產權》2007年第3期。

28. 專利權濫用的反壟斷法規制,《南開學報》2007年第4期。

29. 論勞務派遣中的僱主責任,《法學家》2007年第4期;王利明主編:《中國民法年刊(2006—2007》,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0. 我國專利間接侵權的困境及立法建議,《政法論叢》2009年第2期。

31. 日本明治時期專利法的制定和發展,楊棟樑主編:《世界近現代史研究》第七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32. 論專利侵權訴訟中的停止侵權民事責任及其完善,《法學家》2011年第4期;王利明主編:《中國民法年刊2010》,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2011年第12期轉載。

33. 論專利侵權賠償損失的歸責原則,《中國法學》2012年第2期。

34. 日本智慧財產權司法改革及其借鑑,《南開學報》2012年第5期。

35.美國專利侵權永久禁令制度及其啟示,《智慧財產權》2012年第11期。

36.美國專利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及其啟示,《法學雜誌》2013年第2期。

37.專利侵權損害賠償額計算中的技術分攤規則,《天津法學》2013年第1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