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鵬先生七秩初度紀念文集

出版社: 班樂衛1920年中國之行 孫中山與日本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5月1日)
平裝: 55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9701522, 750970152X
條形碼: 9787509701522
尺寸: 23.4 x 16.2 x 2.4 cm
重量: 721 g

內容簡介

《張海鵬先生七秩初度紀念文集》是為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長、著名中國近代史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兼文史哲學部副主任、中國史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海鵬先生七十初度而出版的論文專集,共收入張海鵬先生的朋友和弟子所寫的紀念性文章、論文39篇,具體收錄了:《班樂衛1920年中國之行》、《張海鵬先生壽誕祝賀》等文章。

目錄


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特點與轉折
《中國近代通史》筆談
關於太平天國宗教研究的幾點思考
台海兩岸學術交流中的一葉
傳統與現代信仰
願與海鵬兄並肩共進
蔡鍔的生平和業績
班樂衛1920年中國之行
孫中山與日本
在殖民與脫殖民之際:高柄翊與二戰後韓國
“東洋史學”的重構
海鵬同志與我的“第三種力量”研究
抗日戰爭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論宋元時期的歷史與文化
張海鵬先生壽誕祝賀
新世紀以來中國的民國史研究概況
“痘稟胎毒”:一項基於宗教學視角的觀念史考察
意識形態與新中國成立前後的美國對華政
——以艾奇遜和承認問題為中心的再研究
歷史研究與現實關懷
——張海鵬先生的學問人生
北洋集團與清末東三省新政
台灣總督府移民政策
——以官營農業移民為核心
清末台灣的防軍
張之洞“從緩”“從速”立憲論
論儲安平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之思想轉變
毛澤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思想
蘇日中立條約的締結與影響
赫德與中英商約談判
李仙得與日本第一次侵台
1949年以來中國大陸“二?二八”事件研究評介
光復初期台灣農會與合作社分合問題
論濟南慘案中的國際宣傳
抗戰時期國民參政會對“五五憲草”的兩次修改
——以中間勢力的黃炎培為例
1950~1952年國民黨在台改造初探
附錄張海鵬七十初度自訂年譜簡編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