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帥府博物館

張氏帥府博物館

張氏帥府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氏帥府又稱“大帥府”或“少帥府”,是北洋軍閥張作霖及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的官邸和私宅,始建於1914年,總占地3.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2.76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東北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名人故居。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名人故居,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基本信息

館舍結構

張氏帥府博物館張氏帥府博物館
這裡樓宇林立,庭院相連。放眼望去,雕樑畫棟的四合院、水榭亭台的帥府花園、恢宏氣派的大青樓、歐式風情的邊業銀行、帥府辦事處、紅樓群以及小巧雅致、中西合璧的小青樓、趙一荻故居,錯落有致,交相輝映。充滿濃郁民國文化特色的張氏帥府博物館,以其恢宏的建築、精湛的裝飾藝術,豐富的歷史人文內涵,贏得了“東北第一名人故居”的美譽。

張氏帥府博物館自1988年對外開放以來,規模不斷擴大,現已發展成為融張氏父子研究、金融研究展示為一體的綜合博物館。現有展出面積 8000平方米,展線長達2000米,對外展出文物七千餘件,基本陳列“百年張學良”、“張作霖與張氏家族”展覽,全面展示了張氏父子兩代不同的人生經歷;張作霖辦公室、張學良辦公室、東北政務委員會、老虎廳、小青樓、趙一荻等一系列復原陳列展覽,記錄了張氏父子鮮活的生活片斷和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在原張氏父子私家銀行——邊業銀行基礎上建立的瀋陽金融博物館,是全國同類博物館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展示形式與觀眾參與項目最多的專題博物館。其主題陳列“走近金融世界”完美展現和詮釋了金融歷史的發展足跡和金融文化的博大精深,被評為“2007-2008年度中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張氏帥府博物館張氏帥府博物館
經過20年的積極探索、銳意改革,張氏帥府博物館在挖掘帥府獨有文化內涵,打造文化品牌,搭建學術交流平台、提升展覽講解水平、擴大對外宣傳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可喜的成績,已成為瀋陽市著名的人文景觀和獨具民國歷史特色的文化品牌,並向著打造一流博物館的目標不斷發展,日益前行。

十餘年來,張氏帥府博物館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共舉辦各類型展覽百餘次,出版了以《張氏帥府》為代表的多部學術專著,已發展成為集東北近現代史、名人紀念性質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如今,張氏帥府累計接待海內外觀眾達200餘萬人次,已成為瀋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著名的旅遊景觀之一,每年都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海內外廣大遊人。

張氏帥府是由東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築等四個部分組成的龐大建築群,其中既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四合院、水榭亭台的帥府花園,又有歐式風情的大青樓、邊業銀行、紅樓群,以及中西合璧式的小青樓和趙四小姐樓。1991年,張氏帥府被列為我國優秀近代建築群。

張氏帥府內大量的石雕、木雕、磚雕和壁畫作品飽含濃郁的東北民俗風情,它們取材廣泛、寓意深遠、製作精美,個個栩栩如生,是研究中國建築藝術與民間習俗的珍貴藝術資料。

張氏帥府作為張氏父子兩代的官邸和私宅,曾是東北的政治中心,期間歷經兩次直奉大戰、武裝調停中原大戰、東北易幟、楊常事件、“九一八”事變以及新舊中國的巨大變遷,飽經滄桑的張氏帥府已成為東北近代歷史的見證與縮影。

建造歷史

1985年,瀋陽市人民政府依法以“張氏帥府”稱謂公布這一建築群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遼寧省政府也以“張氏帥府”名稱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中國國務院以“張學良舊居”稱謂公布其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8年,遼寧省在此設立“張學良舊居陳列館”。

重點建築

大青樓

張氏帥府的標誌性建築,建於1918年-1922年,為仿羅馬式建築,因該樓採用青磚建造,故稱大青樓。大青樓總建築面積2460平方米,樓高37米,是當紅四奉天城的最高點之一。整體建築富麗堂皇,外部立體浮雕造型生動、工藝精湛,內部主要房間的筆畫裝飾技藝獨特,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大青樓堪稱民國時期東北建築的經典之作。

大青樓融辦公與居住為一體,作為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兩代主政東北時期的重要辦公場所。

小青樓

小青樓小青樓

該樓是張作霖1918年為其最寵愛的五夫人壽氏修建的。壽氏(1898——1966),名懿,1917年嫁給張作霖,並生四子學森、學浚、學英、學銓。此樓一樓西屋為客廳,東屋為臥室;二樓東屋為壽夫人之子的臥室,西屋為六夫人馬岳清(1905——1965)的臥室。1923年她以五夫人丫環之名入住帥府,1924年生女懷敏後,被尊為六夫人。

1928年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傷後,在此樓會客廳內彌留、謝世。

三進四合院

位於張氏帥府的中院,坐北朝南,呈“目”字形。放眼望去,青磚瓏瓦,飛檐獸吻,挑脊寶頂,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獅頭石鼓柱礎,石條台階,方磚方石鋪地,是中國傳統的仿王府式建築。這裡占地39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60平方米,房屋共13棟,計57間。

在張作霖主政期間,四合院的前兩進院為辦公官邸,三進院為眷屬私宅,傳承了古代前朝後寢的封建帝王宮殿建築風格。

關帝廟

依據遼南民俗,張作霖在帥府的東北角建了一座三間屋的小廟,叫家廟。這座家廟的正殿供奉的是關公,因為張作霖行伍出身,崇信關羽,他把關公的仁義道德作為自己的終身信仰。並在四壁上彩繪了“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誅顏良‘斬文丑’”等故事。

趙一荻故居

趙四小姐樓趙四小姐樓

俗稱趙四小姐樓,因1928—1931年,趙一荻女士曾在此居住而得名。1928年秋,趙一荻不顧家庭阻撓,在不計較任何名分的情況下來到張學良身邊。心胸大度、賢惠的于鳳至感念趙一荻的一片真情,力主將此樓買下,並親自督工設計裝飾。

趙一荻故居占地547平方米,建築面積428平方米,共分上下兩層,內設會客廳、舞廳、琴房、起居室、書房、辦公室等房間。整棟小樓裝飾精美別致,既有中國傳統風格的描金彩繪,又有歐式雕刻廊柱,是中外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

邊業銀行

張氏父子作為東北三省實際的統治者,不僅希翼在政治上占據統治地位,同時也企圖控制東北地區的經濟命脈。為達到這一目的,其重要舉措就是籌辦邊業銀行。1925年,張作霖籌辦的邊業銀行在天津正式成立後,便開始在奉天張氏帥府的正東修建新址。

1930年,“手槍”形的邊業銀行大樓落成,整座大樓占地4967平方米,建築面積7440平方米。其前樓主體建築為四層,後樓一次為三層、二層,呈中西合璧式建築風格。正門6根由花崗岩雕刻成的巨型羅馬式門柱,直排到三樓,三樓以上為一座西式門樓,由6根柱頂飾花垂穗門柱作為裝飾。門前11級石階形成的高大平台兩側裝有華麗飾燈,十分壯觀。

邊業銀行除辦理存款放貸、貼現、匯兌等一般銀行業務外,還擁有發行貨幣和代理國庫之權,成為與東三省官銀號並駕齊驅的東北最大銀行之一,資本總額超過2000萬元,而張家的股份占其95%以上,實際上邊業銀行就是張氏父子的私家銀行。

西院紅樓群

張學良主政後,鑒於帥府已有建築不敷使用,遂決定將其父所修的西院衛隊營部、兩套四合院及網球場拆除,在此基礎上修建紅樓群,即後人所說的“少帥府”。紅樓群由國內著名設計師楊廷寶設計,並面向國際招標,最後選定正在給葫蘆島施工的荷蘭建築公司承建。

紅樓群是帥府規模最大、房屋最多的建築。大樓均為3層,另有地下室,其中有廂樓2幢,正樓4幢。大樓以北歐古典主義風格為主要特點,屬於英國都鐸式和哥德式的設計風格。紅磚外牆,局部以混凝土飾面,紅白相間。屋面陡峭的坡頂上點綴著突起的老虎窗,形態動人,格調統一。四幢建築沿南北向的中軸線由前向後排為一列,另兩幢樓呈東西向分別列於第一幢樓的兩廂,形成一個“U”字形的前院,建築布局規整而活潑,設計手法成熟而高超。每一幢樓的平面、立面造型各具特色,但風格大致相同。它們均採用三角形的山花、紅磚牆體、堅立比例的矩形方窗,壁柱、線腳、門窗框、檐部系採用白色石頭,色彩明快。西院紅樓群的建成,標誌著張氏帥府園區這一龐大建築群正式形成。

帥府舞廳

帥府舞廳帥府舞廳

帥府辦事處亦稱帥府舞廳,因張氏父子經常在這裡舉辦舞會而得名。位於帥府大院的東南側,建於1925年,全院占地3291.2平方米(含空間占地面積),總建築面積為2996平方米,是一座羅馬式磚混結構帶地下室的三層青磚樓房。帥府辦事處坐南朝北,建築考究,樓內有裝飾十分豪華的大廳,一、二層迴廊後面都有客房包間。主樓東西兩側建有拐角式中式青磚瓦房,每側均為13間。

帥府辦事處曾是張氏父子接待重要賓客的外交活動場所。許多重要歷史人物都曾在此留下足跡。帥府辦事處在張氏父子內政外交上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

館內陳列

張氏帥府內大量的石雕、木雕、磚雕和壁畫作品飽含濃郁的東北民俗風情,它們取材廣泛、寓意深遠、製作精美,個個栩栩如生,是研究中國建築藝術與民間習俗的珍貴藝術資料。

館內基本陳列《千古功臣——張學良將軍業績展》、《張作霖生平大事與張氏家族展》、《張學思將軍業績展》,全面展示了張氏父子兩代人不同的人生經歷;張作霖辦公室、張學良辦公室、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老虎廳、小青樓、趙四小姐樓等一系列的復原陳列展覽,再現了張氏家族當年生活及重大歷史事件的場景。

建館以來的基本陳列包括《千古功臣張學良將軍業績展》、《張作霖與奉系軍閥大事記展》、《人民海軍好參謀長張學思將軍業績展》及《名人訪帥府》等展覽。近年來,先後舉辦了《中國近現代史文物圖片展》、《紀念九一八事變六十周年文物圖片展》、《一個日本憲本的懺悔》、《紀念閻寶航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展覽》、《慶祝張學良將軍九八華誕蘭花特展》等90餘個專題展覽。

復原陳列包括《張作霖臥室、辦公室、書房、議事廳復原陳列展》、《張學良、于鳳至臥室復原陳列展》、《張學良辦公室復原陳列展》、《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復原陳列展》、《老虎廳“槍斃楊常”復原陳列展》、《張氏家廟》等近10項展覽。

該館還引進了有關張學良將軍一生足跡的音像供大家觀看。該館的科研學術成果豐碩,曾出版發行了《張氏帥府》、《張學良舊居》、《張學良將軍畫冊》等多部專著

從1988年以來,該館每年都舉辦張學良將軍的各種形式的祝壽活動,2000年5月末6月初該館參與的瀋陽、北京和美國夏威夷三地的祝賀張學良將軍百歲華誕的系列活動在海內外取得較大的社會影響,拓展了該館的知名度。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瑞環、劉華清、楊尚昆等先後來此視察。建館10餘年來累計接待海內外遊客180餘萬人,是瀋陽市享有盛名的旅遊觀光勝地,是該市著名旅遊景觀之一。作為遼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視窗,多次被遼寧省和瀋陽市授予先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

開放時間

夏季(5月1日——10月15日)

冬季(10月16日——4月30日)

售票時間:

夏季:8:30——17:00

冬季:8:30——16:30

開閉館時間:

夏季:8:30——18:00

冬季:8:30——17:30

服務項目

一、全年無休,365天為廣大觀眾提供優質服務。

二、以遊客服務中心為平台,推行特色服務。

1、對觀眾中行走不便的老人、兒童及殘疾人,我們給予特殊的照顧,無償為其提供輪椅、拐杖、嬰兒車,製作了殘疾人通道。

2、為方便人們在雨天參觀,免費為觀眾提供雨傘。

3、對於攜帶包裹不便參觀的觀眾,推出免費存包服務。

4、為觀眾提供針線包、代辦郵政、免費諮詢等服務。

5、為方便外地觀眾到我市其他景點參觀,我們製作了帥府至瀋陽各個景點的路線圖,並標明乘車路線。同時要求講解員熟記到各景點的路線,對於觀眾的詢問能耐心解答。

6、博物館還配備了常用儀器和藥品,與遼寧省醫院簽訂定點救護協定,以便觀眾發生意外時能夠及時提供救護和幫助。

三、以觀眾滿意為宗旨,推行至上服務。

1、在日常服務中,博物館時刻以觀眾為上帝,堅持推行微笑服務。

2、做到有問必答、百問不厭、禮貌待人,使觀眾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3、為便於民眾監督,為觀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博物館要求講解員統一著裝,掛牌上崗,製作講解員公示牌,張貼在醒目的位置,以觀眾滿意作為部室的服務宗旨。

四、注重社會效益,推行優惠服務。

為充分發揮出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和青年文明號的使命,博物館推行減免票優惠辦法:離休幹部憑離休證、殘疾人持殘疾證、軍人持有效證件、70歲以上老年人持身份證到我館參觀均可享受免票,對於文博系統的職工及導遊證件也一律給予免票。同時,對於60歲—70歲老年人持身份證和未成年人參觀實行半價。另外,在特殊節慶日,博物館也對中小學生集體參觀及特殊群體等實行減免票政策。

地理位置

地址:瀋陽市瀋河區朝陽街少帥府巷46號

錯用照片事件

張氏帥府博物館工作人員展示歷史資料張氏帥府博物館工作人員展示歷史資料

2013年1月,媒體報導了2007年之前人教社歷史教科書中採用了一張歷史人物張作霖的老照片,書上標明有錯,這個人物不是張作霖而是湖南一位督軍何海清的照片。張作霖第六子張學浚的兒子張閭實也認為,這張照片並不是自己的祖父。

2013年1月17日,張氏帥府博物館特別展示了一張圖片——1924年9月14日出版的《國聞周報》第一卷第七期的封面。封面是一張寫著“張作霖肖像”字樣的照片,與網上傳的照片是同一幅。在該刊物上,這張“張作霖肖像”同時被用了兩次,一是在封面上,二是為介紹內文的《名人錄:張作霖》作配片。

張氏帥府博物館就此事正式對記者張陽及公眾作出證實:《國聞周報》張作霖照片確係張作霖本人照片。雲南陸軍講武堂紀念館所用照片不準確,非“督軍何海清”照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