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祿

張正祿

張正祿,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渠縣人。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44年生,1967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工程測量系, 1981年獲該校首屆工學碩士學位,1985年在德國漢諾瓦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自1981年以來,歷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講師、 副教授、教授;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辦審批為博士生導師,1994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先後擔任湖北省測繪學會第四屆、第五屆常務理事兼工程測量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測繪學會第四、五、六、七、八屆《測繪學報》編委會編委及工程測量分會理事,全國特種精密工程測量中心理事,國家測繪局第一、二、三屆科技委員會委員,武漢市科技智囊團專家和特聘研究員,《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和《測繪信息與工程》編委會編委;全國水利水電測繪信息網副理事長、《水利水電測繪》編委和水利水電測繪專家庫專家;民盟湖北省第九屆、第十屆委員會委員,民盟武漢大學委員會副主委,民盟武漢大學信息學部支部主委;西南工學院、桂林工學院以及測繪和遙感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單位兼職教授。國際測量師聯合會(FIG)第5委員會專題組組長,國際大地測量協會(IAG)第4特別委員會秘書長。

主講課程

主講課程為:工程測量學、高等套用測量、精密工程測量、特種精密工程測量、測繪學概論、測繪科學與技術進展。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精密工程測量、變形監測分析與預報、測量數據處理和工程信息系統。

主要貢獻

指導研究生

指導碩士研究生64名(已畢業53人)。

指導博士研究生12名(已畢業7人)。

代表性著作

1)張正祿,吳棟材,楊仁 精密工程測量. 編著教材. 北京:測繪出版社,1992.

2) 張正祿. 現代工程測量控制網的理論和套用.譯著. 北京:測繪出版社,1989.

3) 高時瀏,張正祿. 地籍測量概論. 譯著. 北京:測繪出版社,1988.

4) 陳永奇,張正祿等. 高等套用測量. 編著教材. 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

5) 田應中,張正祿,等. 地下管線網探測與信息管理. 現代測繪科技叢書. 北京:測繪出版社,1997.

6)張項鐸,張正祿. 隧道工程測量. 工程測量經驗叢書. 北京:測繪出版社,1998.

7)張正祿,杜道生等. 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測繪科技與技術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及指南.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張正祿.工程測量學.普通高等教育測繪類規劃教材,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8)寧津生等編著(參編).測繪學概論. 高等學校測繪工程專業核心教材.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9)李青岳,陳永奇(參編).工程測量學.普通高等教育測繪類規劃教材(修訂本). 北京:測繪出版社,1995.

10)張正祿編著.工程測量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學校測繪工程專業核心教材,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11)張正祿. 數學辭海. 第五卷測繪學副主編.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等,2002.8;

12)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簡明華廈百科全書》和《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13) 碩士論文.論隧道施工三角網和邊角網測量誤差對貫通誤差的影響和網的最最佳化設計. 武漢測繪學院.1981.

14) 博士論文.Zur Stabilisierung von wiederholt gemessenenHoehennetzen durch absolute und relative Schweremessungen.Universitaet Hannover. Dissertaion Nr.139, HannoverDeutschland. 1985.

學術論文

1. 張正祿. 隧道施工地面導線網的合理布設. 武漢測繪學院學報,1982(1).

2. 張正祿. 隧道施工三角網和邊角網測量誤差對橫向貫通誤差的影響和網的最最佳化設計.測繪學報,1982(3).

3. 張正祿, A.安東諾甫羅斯 隧道測量的設計和平差.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85(2).

4. 張正祿.監測大區域地殼垂直形變的重複精密重力和水準測量聯合平差模型. 測繪學報,1986(3).

7. 張正祿. 變形監測網的靈敏度分析.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86(3).

8. 張正祿. 重複精密重力測量對水準測量平差成果的加強和改善. 測繪學報,1987(1).

9. 張正祿,李曉東. 變形監測網最佳化設計的一種新算法.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89(2).

10. 張正祿,李曉東. 觀測值的靈敏度影響係數及其在監測網最佳化設計中的套用.測繪學報,1989(4).

11. Zhang Zhenglu, Li Xiaodong. A new optimizationmethod for monitoring networks basedon the sensitivity criterion. ZfV, 1990(6).

12. Zhang Zhenglu, Li Xiaodong. Optimization of monitoringnetworks according to thesensitivity coefficients of observations, FIG Symposium.Beijing: 1991.5.

13. Zhang Zhenglu. Zur Auswertung undAnalyse der horizontalen Verschiebungen einesgebauten Damms von Bao Gang Wasserumleitungsreservoir,6th International FIGSymposium on Deformation Measurements. HannoverF. R. Germany: 1992.2.

14. 張正祿,鄧克寰. 寶鋼引水庫大壩水平位移監測評價和變形分析.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 1992(4).

15. 張正祿,金國勝,李清泉. 礦岩界線的自動推斷.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94(3).

16. Zhang Zhenglu, Jin Guosheng, Li Qingquan. The study ofgraphic dataprocessing ingeology and surve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underground mine. Das Markscheidewesen,1995(2).

17. 張正祿,楊振濤,徐紹銓. 秦嶺特長隧道洞外精密高程控制測量. 地殼形變與地震增刊,1996(6)。

18. Zhang Zhenglu, Zhang Chuanyin. Stadying of new idersand methods of deformationanalysis,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formationSurvey. HongKang:1996.6.

19. Zhang Zhenglu, Guo Jiming, Huang Quanyi, Chao Boching,Luo Nianxue. Research into anautomatic system of terrestrial control surveying datagathering and processing. Festschriftfuer Univ-Prof. Dr.-Ing. Habil. Dr. h. c. mult. Hans.Pelzer zum 60. Geburtstag. Hannover:1996.

20. 章傳銀,張正祿. 變形體的穩定性及其定量分析方法初探.測繪學報,1997(4).

21. Zhang Zhenglu, Huang Quanyi, et al. Research into aconnected sequence and automaticsystem in terrestrial surveying engineering on totalstation. Symposium on Geodesy forGeotechnica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EisenstadtAustria. 1998.4.

22. 鄧躍進,王葆元,張正祿. 邊坡變形分析與預報的模糊人工神經網路方法.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98(1),26-31。

23. 馮琰,張正祿,羅年學. 最小獨立閉合環與附合導線自動生成算法.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98(3),255-259。

24.鄧躍進,張正祿. 測量控制網最佳化設計專家系統研究.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98(2),105-110.

25. 張正祿,黃全義,羅年學,巢佰崇. 全站式地面測量工程一體化自動化系統研究.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99(1).

26. 鄧躍進,董兆偉,張正祿. 大壩變形失穩的尖點突變模型.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92(2).

27. Jiang Zheng, Zhang Zhenglu. Model recognition ofdeformation object under the constraintsof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s. 9th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Deformation Survey. Hashar, Poland:1999.9.

28. Deng Yuejin, Zhang Zhenglu. Nonlinear dynamic modelof deformable body and its motionstability analysis.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Deformation Survey. Hashar, Poland:1999.9.

29. 張正祿. 工程測量學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增刊,1999.2.System Intergrated by GPS and Totalstation.The 3rd Across-the-Strait GeomaticsConference. HongKong,China: 2000.12。

30. 郭際明,梅文勝,張正祿等. 測量機器人系統構成與精度研究.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2000(5),421~425。

31. Zhang Zhenglu et al. Precise levling of very longQinling Mountain Tunnel. Geo- Spatial InformationScince,Vol.3 No.1 2000(1)57~61。

32. 張正祿 工程測量學的發展評述 測繪通報, 2000(1),11~14。

33. 張正祿 工程測量學的發展評述 測繪通報,2000(2),9~10。

34. 張正祿,黃全義,羅年學,巢佰崇. 論測繪工程專業本科教育的實踐性教學,武漢測 繪科技大學學報,Vol.25 2000 增刊,25~26.

35. 郭際明,張正祿等. GPS 與TPS 集成超站儀的數據轉換研.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Vol 26,2001(1),46~50。

36. 張正祿,郭際明,黃全義, 羅年學. 超站式集成測繪系統STGPS研究.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Vol 26,2001(5),446-450。

37. 張正祿, 羅年學, 黃全義,梅文勝. 一種基於可靠性的工程控制網最佳化設計新方法.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Vol 26,2001(4),354-360。

38. Zhang Zhenglu, HUANG Qianyi,CHEMELINA Klaus. Researchon Geological Landslide Problems Related on the Three GorgesProject. IAG Workshop on Monitoring of Constructions andLocal Geodynamic Process .Wuhan, China, May 22-24 2001,36-44。

39. JIANG Zheng, ZHANG ZhengLu. Stochastic process of Landslideand Prediction. IAG Workshop on Monitoring of Constructions andLocal Geodynamic Process Wuhan, China, May 22-24 2001,129-136。

40 .GUO Jiming, LUO Nianxue, ZHANG Zhenglu, Samwel Simon Katambi.GPS Network Adjustment and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forDeformation Monitoring Project. IAG Workshop on Monitoring ofConstructions and Local Geodynamic Process Wuhan, China,May 22-24 2001,237-242。

41.WEN Hongyan, ZHANG Zhenglu. Detection of the PeriodicalSignal in the Deformation Analysis. IAG Workshop on Monitoringof Constructions and Local Geodynamic Process Wuhan, China,May 22-24 2001,170-177。

42. ZHANG Chuanyin, ZHANG Zhenglu. Deformation Data ProcessingApproach from the Viewpoint of Deformation Reference Frame. IAGWorkshop on Monitoring of Constructionsand Local GeodynamicProcess Wuhan, China, May 22-24 2001,204-215。

43. HUANG Quanyi, ZHANG Zhenglu. Dam Deformation Predictionb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 IAG Workshop on Monitoringof Constructions and Local Geodynamic Process Wuhan, China,May 22-24 2001.123-128。

44. 張正祿、張松林、黃全義、王瀛勇. 大壩安全監測、分析與預報的發展綜述. 大壩與安全.2002(5),13-16。

45. 梅文勝、張正祿、郭際明、黃全義.測量機器人變形監測軟體系統研究.武漢大學學報.2002(2),165-171。

46. 蔣征,張正祿.滑坡變形的模式識別.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Vol 27,2002(2)。

47. 張正祿, 羅年學,馮 琰. 多維粗差定位與定值的算法研究及實現.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Vol 28,2003(4),400-404.

48. 張正祿,張松林,伍志剛,王衛國. 20~50km超長隧道(洞)橫向貫通誤差允許值研究. 測繪學報,Vol 33,2004(1):83-88。

49. ZHANG Zhenglu, ZHANG Songlin. A Method for design of GPShorizontal network with simulative calculating. FestschriftUniv-Prof. Dr.-Ing. Habil. Dr. h. c. mult. Hans. Pelzer zurEmeritierung anlaesslich seines 68.Geburtstages.211-219.Hannover:2004.

50. ZHANG Zhenglu,ZHANG Songlin. Research on the allowablevalue of Lateral Breakthrough Error for super long Tunnelfrom 20 to 50 Kilometers. Ingenieurvermessung 2004. 14thInternational Course on Engineering Surveying ETH ZuerichContributions. 51-60。

51. ZHANG Zhenglu, ZHANG Songlin. Allowance of LateralBreakthrough Error for super long Tunnel from 20 km to 50 Km.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Vol.7 2004(3) 198-203。

52. ZHANG Zhenglu ZHANG Kun DENG Yong LUO Changlin.Research on Precise Triangulated Height in place of FirstOrder Leveling。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Vol.82005(4),235-239。

53. ZHANG Zhenglu, ZHANG Songlin. Allowance of LateralBreakthrough Error for super long Tunnel from 20 to 50Kilometers.“The Proceedings of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54. ZHANG Jun, ZHANG Zhenglu, WANG Hong. An Approachof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to Prevent Group PrematureConvergence based on Distanc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Intelligence Computation & Application(ISICA'2005)2005.3 56~62。

55. 張正祿,鄧勇,羅長林等. 精密三角高程代替一等水準測量的研究. 武漢大學學報. 信息科學版Vol.31, 2006(1):5-8 )。

56. 張正祿,鄧勇,羅長林等.論精密工程測量及其套用.測繪通報,2006(5):17~20。

57. 張正祿,鄧勇,羅長林等.瑞士的測繪教育述評.測繪通報,2006(3):64~66。

主要教學、科研和科技開發項目:

1. “工程測量學的現代化改造”, 國家測繪局和湖北省教委教學研究項目, 1991~1995.

2. “地面測量工程計算機輔助教學實習改革”, 國家測繪局教學研究項目. 1998~1999.

3. “人機互動圖形數據處理系統”. 國家教委優秀年輕教師基金項目. 1990.~1993.

4. “高邊坡穩定性監測動態模型和專家系統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994-1996.

5. “工程的形變分析和突發性災害預防的系統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998~2000.

6. 秦嶺特長隧道洞外GPS平面控制和精密高程控制測量.隧道局測量隊. 1996.~1997.

7. “鐵路施工測量工程一體化自動化處理系統”.鐵二局. 1997.~1999.

8. DiNi20和Elta50的試驗研究.德國蔡司公司. 1995.~1996.

9. POWERSET 2000漢化軟體研製.日本索佳公司.1997.~1999.

10.油氣資源實用管理系統研究.膠州華東勘測院. 1996.~1998.

11.大型廠區管線網信息系統研製.保定勘測院. 1998~1999.

12.閩江下游福州段水下地形測量工程.福建省水利規劃院. 1996~1997.

13.廣州市捷運工程GPS控制網複測.隧道局測量隊. 1998.

14.深圳市捷運工程GPS控制網複測.隧道局測量隊. 1999.

15.南京市捷運工程GPS控制網複測.隧道局測量隊. 2000.

16.超站式集成測繪系統STGPS研究.華達集成技術有限公司.2001~2001.

17.杭州灣大橋工程首級控制網網專題監理.杭州灣大橋工程指揮部項目.2001~2002.

18.中奧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滑坡災害預報專家系統研究”.1999.-2001.

19.數字東湖水下地形和清淤工程測量項目.長委三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2002.3.~2002.12.

20.數字水果湖水下地形和淤泥厚度測量.武漢市水務局.2002.3.~2002.12.

21.2005年度教育部重點資助聘請外國專家項目.滑坡預警系統集成與最佳化. 2005.1~2006.12。

22.中國歐盟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IntergratedOptimization of Landslide Alert Systems(滑坡預警系統集成與最佳化)”.2003.1.-2005.12.

2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項目:“滑坡預警系統集成與最佳化”. .2003.1.-2006.12。

24.湖北省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滑坡預警系統集成與最佳化”. 2003.3.~2005.12。

25.武漢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統開發. 武漢市規劃土地管理信息中心.2004.5~2005.12。

26.金沙江烏東德壩址區金坪子斜坡測量機器人(自動)變形監測系統研究與套用.長江水利委員會三峽勘測研究院. 2005.1~2006.12。

27.衡陽市蒸水河大橋工程測量.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2004.10.-2005.5。

28.江埡水利樞紐工程大壩外部觀測.長委長江中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2004.9~2005.2。

29.錦屏電站交通隧道GPS控制網布設.中南電力設計院,2005.09~2006.09。

獲獎記錄

1. 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1994年10月.

2. 國務院學位辦審批博士生導師. 1993年.

3. 昆明市官渡區GPS地籍控制網套用研究.科技進步一等獎, 雲南省土管局,1992~1993.

4. 全球定位系統在福清閩江調水工程中套用研究.科技進步一等獎. 福建省水利水電廳, 1994.

5. 閩江下游福州段水下地形測量工程.科技進步二等獎,福建省水利水電廳. 1997.

6. 昆明市官渡區GPS地籍控制網套用研究.科技進步三等獎. 國家土管局. 1993.

7.. 全球定位系統在福清閩江調水工程中套用研究.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5.

8. 變形監測網最佳化設計方法研究.科技進步三等獎. 國家測繪局. 1995.

9. 地面控制與施工測量工程一體化自動化系統研究.科技進步三等獎. 國家測繪局,1998.

10. 工程測量學教學的現代化改造.教學成果三等獎. 湖北省人民政府. 1997.

11. 精密工程測量.優秀測繪教材三等獎. 國家測繪局. 1995.

12. 高等套用測量.全國優秀測繪科技圖書一等獎. 國家測繪局. 1998.

13. 高等套用測量.優秀教材一等獎. 中國大學出版社協會. 1998.

14. 鐵路施工測量工程一體化自動化處理系統.科技進步三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1999.

15. 地面測量工程計算機輔助教學實習改革.教學成果一等獎.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00.

16. 地面測量工程計算機輔助教學實習改革.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國家教育部.2001。

17. 湖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獎. 湖北省.2003。

18.《工程測量學》湖北省高等學校第三屆省級優質課程獎,湖北省.2003。

武漢大學研究生院導師盤點(一)

武漢大學研究生教育發端於1935年,至今已有70年的歷史。 1955年,武漢大學招收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研究生;1978年,重新恢復因"文革"而中斷了達十餘年之久的研究生教育;1981年,成為全國第一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4年,為全國第一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