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張榮,男,是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信息

張榮,男,1964年6月7日生於甘肅天水,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

2013.12-2014-12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

張榮[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張榮[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2011.08-12,美國堪薩斯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

2002.06-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2000.12-2002.06,河北師範大學法政管理學院教授

1999.10-2000.09,瑞士伯爾尼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

1997.7-1999.09,河北師範大學法政管理學院副教授

1989.07-1994.08,河北師範大學政教系助教、講師

教育背景

1994—1997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博士論文:“存在即服從——奧古斯丁的否定人類學批判”,導師苗力田教授。

1986—1989山東大學哲學系,哲學碩士,碩士論文:“費希特的構造理論”。導師譚鑫田、龔興教授。

1982—1986蘭州大學哲學系,哲學學士,學士論文:“論康德的先驗統覺”,指導老師:袁義江教授。

外語能力

德語、英語四會,拉丁語中級

學術兼職

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康德著作全集》編委會委員

教學工作

開設課程

本科:《歐洲哲學史》、《西方哲學通論》、《基督宗教研究》

碩士:《人本主義研究》、《康德哲學研究》、《歐洲中世紀哲學》

博士:《基督宗教倫理學》、《德國哲學專題》、《中世紀哲學專題》

指導研究生

至今指導碩士生25名,博士生20名。

研究領域

中世紀哲學 、德國近現代哲學、基督教哲學、生命哲學與倫理學

科研成果

專著

1.《神聖的呼喚:奧古斯丁的宗教人類學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2.《自由、心靈與時間:奧古斯丁心靈轉向問題的文本學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鳳凰文庫,“純粹哲學叢書”,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

3.《愛、自由與責任:中世紀哲學的道德闡釋》,社科文獻出版社,2015年。2014年入選國家社科規劃辦主持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參編與合著

1.《現代西方哲學教程》(合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年。

2.《西方哲學教程》(參編),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年。

3.《世紀的交融與選擇》(合著),安徽大學出版社,1996年。

4.《西方哲學範疇理論》 (合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3年

5.《西方哲學詞典》(參編),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

譯著

1、漢斯·約納斯:《技術、醫學與倫理學:責任原理的實踐》,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

2、康德:《道德形上學》,張榮、李秋零譯,李秋零主編《康德著作全集》第六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3、英格博格·布羅伊爾 等:《德國哲學家圓桌》,華夏出版社,2003年。

4、康德:《物理單子論》,由拉丁文譯出,李秋零主編 《康德著作全集》第一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5、漢斯·約納斯:《奧施威辛之後的上帝觀念》,華夏出版社,2002年。

論文(含譯文)

1.先驗統覺的思想物抑或物自體?——康德先驗對象概念歧義性之辨,第二作者,《哲學研究》2015 (9)。一流期刊

2.托馬斯論激情與德性,《思想戰線》2015(5)。CSSCI

3.思的危險與思者的迷途——阿倫特對海德格爾“純粹之思”的批評,第二作者,《江蘇社會科學》2015(4),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2015(12)全文轉載。CSSCI

4.當代哲學家究竟怎樣為世界負責?——以約納斯為例的一個分析,獨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10月20日,A06版。

5.論托馬斯實踐理性的超驗原理,《世界宗教研究》2014(3),第一作者。一流期刊

6.從先驗想像力到本源時間:海德格爾通向時間性之途,《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4(1),第二作者。CSSCI

7.論阿伯拉爾的榜樣倫理學,載於《宗教與哲學》第二輯,2013(4)

8.論奧古斯丁的自由之思與時間追問——存在論奠基的一個嘗試,《貴州社會科學》2012(3)。CSSCI

9.中世紀哲學的合法性及其道德向度,《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1(5),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2012(2)、《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3)全文轉載。CSSCI

10.康德自由概念的四個存在論維度,第二作者,《現代哲學》2011(4)。CSSCI

11.論阿伯拉爾的至善與德性觀,《哲學研究》2010(2)。一流期刊

12.阿伯拉爾的對話倫理學,《貴州社會科學》2010(5),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倫理學》2010(9)全文轉載。CSSCI

13.科學研究者的責任需要限定(on Hans Jonas),《科學時報》2010.05.21.

14.自然法與永恆法:托馬斯論行為的合道德性,《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0(2)。CSSCI

15.同一與差異:論愛留根納的存在論及其對希臘哲學的繼承與改造,第二作者,《復旦學報》2009(3),CSSCI

16.論意志的根據:奧古斯丁《論自由決斷》中的意志追問,《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8(6),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2008(12)全文轉載。CSSCI

17.同一與差異:海德格爾論柏拉圖的辯證法,第二作者,《貴州社會科學》2008(3),CSSCI

18.罪惡的起源、本質與和解之路:阿伯拉爾的意圖倫理學及其意義,《文史哲》,2008(4),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倫理學》2008(10)全文轉載。CSSCI

19.一種科技倫理何以可能:論漢斯約納斯的責任原理及其實踐,第二作者,《科學· 經濟· 社會》2008(1)。CSSCI

20.決斷還是任意(抑或其他)?——從中世紀的liberum arbitrium 看康德Willkür概念的漢譯,《江蘇社會科學》2007(3),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2007(8)全文轉載。CSSCI

21.論傳統神正論的當代轉換——從奧古斯丁的傳統神正論到約納斯的責任哲學,《文史哲》2006(6),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2006(12)全文轉載。CSSCI

22.純粹理性還是敬畏理性?——從哈曼的觀點看康德的純粹主義,載於:《斯人在思——葉秀山先生誕辰70周年紀念文集》,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23.奧古斯丁論法律,《宗教研究》2006年。

24.約納斯的責任概念辨析,第一作者,《哲學動態》2005(12)。CSSCI

25.形上學與終極關懷,《江蘇社會科學》2005(4)。CSSCI

26.創造與伸展:奧古斯丁時間觀的兩個向度,《現代哲學》2005(3),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2005(10)全文轉載。CSSCI

27.“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之辨:《純粹理性批判》導言的一個微觀考察,《南京大學學報》2004(4)。CSSCI

28.康德對傳統抽象論的批判及其意義,《上海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4),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2004(10)全文轉載。 CSSCI

29.先驗想像力: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載於:貝爾格勒大學出版的《康德逝世200周年紀念文集》(塞爾維亞文)2004年。

30.在激情中迸發的抽象思維:《有限意識批判》中的人文關懷,《河北學刊》2004(2)。

31.語言、記憶與光照——奧古斯丁的真理之路,《南京大學學報》2003(5),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2003(11)全文轉載。CSSCI

32.奧古斯丁基督教幸福觀辨正,《哲學研究》2003(5)。一流期刊

33.自私與同情的和諧,《光明日報》2002.04.5.

34.哲學教學與學術風格的培養,《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版)2002(3)。

35.道德的主客體與以德治國,第一作者,《道德與文明》2002(2),CSSCI

36.宗教的世俗化及其問題,第一作者,《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2(1)。

37.試論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第一作者,《福建宗教》2000(2)。

38.奧古斯丁對自愛的批判——超越利己主義的一個嘗試,《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0(1),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倫理學》2000(4)全文轉載。

39.信、望、愛——奧古斯丁的德行之路,載《思辨之幸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40.Si fallor,ergo sum——奧古斯丁對希臘哲學的批判與改造,41.《哲學研究》1998(10),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1998(12)全文轉載。一流期刊。

41.奧古斯丁的靈魂觀,《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98(3)。

42.費希特實踐知識學中的實踐觀,《河北學刊》1998(2),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全文轉載。CSSCI

43.費希特與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第一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2)。CSSCI

44.信仰就是贊同地思考——奧古斯丁論信仰,《世界宗教文化》1998(1)。CSSCI

45.論人性的三個基本特徵,《文史哲》1996(5),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哲學原理》1996(10)全文轉載。CSSCI

46.費希特的理智直觀初探,《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93(1),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1993(1) 全文轉載。

47.試論費希特的“想像力”理論,《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91(3)。

48.阿那克薩戈拉的“努斯”說初探,第二作者,《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0(5)。

49.康德“圖型說”芻議,第二作者,《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988(1)。

50.譯文: 漢斯·倫克:亞里士多德為什麼沒有元階方法,《哲學研究》2003(9)。一流期刊

51.譯文:伽達默爾:在現象學與辯證法之間:一個自我批判的嘗試,嚴平 主編:《伽達默爾集》,上海遠東出版公司1997年。

科研項目

1.“伽達默爾著作集漢譯與研究”,國家社科規劃重大課題(15ZDB026),子課題負責人。

2.“漢斯.約納斯哲學思想及其效應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BZX),國家社科規劃辦公室(2012-2015)。

3.“中世紀哲學的道德闡釋及其當代意義”,國家社科基金項目(05BZX044),國家社科規劃辦公室(2005-2010)。

4.“後現代視野下的宗教哲學——約納斯思想研究”,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04ZXB012),江蘇省社科規劃(2004-2006)。

5.“基督教哲學源與流”,985二期工程“宗教與文化”子課題(2005-2008)。

學術獲獎

1.《康德著作全集》(編委),獲第六屆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排名第三(2013)

2.專著《自由、心靈與時間》獲江蘇省第12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012)

3.論文“si fallor ,ergo sum——奧古斯丁對希臘哲學的批判與改造”,獲河北省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000)

4.論文“論人性的三個基本特徵”,河北省高校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998)

5.論文“論人性的三個基本特徵”,1998年獲河北省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附錄

學術貢獻及學術觀點簡介

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致力於中世紀哲學研究,研究成果豐富,是國內奧古斯丁研究的主要代表之一。主要學術觀點包括:第一,奧古斯丁關於自由與時間的追問是西方哲學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產生了劃時代影響。第二,阿伯拉爾和托馬斯對奧古斯丁奠基的意志主義具有重要的推進和發展。第三,中世紀哲學的主要貢獻在道德哲學方面,這是其合法性的集中表現。第四,愛、自由與責任,這是中世紀道德哲學及其效應的三個關鍵字。

代表性專著有《愛、自由與責任:中世紀哲學的道德闡釋》(2015年)、《自由、心靈與時間:奧古斯丁心靈轉向問題的文本學研究》(2010年)、《神聖的呼喚:奧古斯丁的宗教人類學研究》(1999年)。

代表性論文有《論托馬斯實踐理性的超驗原理》(2014年)《中世紀哲學的合法性及其道德向度》(2011年)、《論阿伯拉爾的至善與德性觀》(2010年)、《論意志的根據:奧古斯丁<論自由決斷>中的意志追問》(2008年)、《罪惡的起源、本質與和解之路:阿伯拉爾的意圖倫理學及其意義》(2008年)、《創造與伸展:奧古斯丁時間觀的兩個向度》(2005年)、《語言、記憶與光照——奧古斯丁的真理之路》(2003年)、《奧古斯丁基督教幸福觀辨正》(2003年)、 《Si fallor, ergo sum——奧古斯丁對希臘哲學的批判與改造》(1998年),等等。

著作反響:專著《神聖的呼喚:奧古斯丁宗教人類學研究》出版後,著名學者傅有德、李秋零、王瑩放分別在《哲學動態》、《河北學刊》和《社會科學論壇》撰文評論,稱該書是“西方哲學的補白之作”、“中世紀哲學的拓荒作品”、“奧古斯丁研究的一部力作”。專著《自由、心靈與時間:奧古斯丁心靈轉向問題的文本學研究》2010年出版後,通過專家評審,入選“鳳凰文庫·純粹哲學系列”,於2011年11月再版。本書及其相關成果合計被 CNKI 引用 31 篇次,被 CSSCI 引用 3 篇次。 胡萬年以“奧古斯丁哲學的微言大義”為題撰寫書評,發表於《河北師範大學學報》 2012年第6期。專著《愛、自由與責任:中世紀哲學的道德闡釋》是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的結項成果,並最終入選2014年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在近現代德國哲學領域的翻譯和研究主要集中於康德、費希特、伽達默爾與約納斯。他是約納斯研究的主要代表;費希特研究方面的重要文章,曾受到中國社科院著名的費希特專家梁志學教授肯定。代表性譯著、譯文有:《在現象學與辯證法之間:一個自我批判的嘗試》(伽達默爾,譯文,1997年)、《物理單子論》(康德,譯文,2003年)、 《道德形上學》(康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技術、醫學與倫理學:責任原理的實踐》(約納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奧施威辛之後的上帝觀念》(約納斯,華夏出版社,2002年),等等。

代表性論文有:《決斷還是任意(抑或其他)?——從中世紀的liberum arbitrium 看康德Willkür概念的漢譯》(2007年)、《“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之辨:<純粹理性批判>導言的一個微觀考察》(2004年)、《費希特與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1998年)、《費希特的理智直觀》(1993年)、《試論費希特的“想像力”理論》(1991年)、《一種科技倫理何以可能:論漢斯約納斯的責任原理及其實踐》(2008年)、《論傳統神正論的當代轉換——從奧古斯丁的傳統神正論到約納斯的責任哲學》(2006年)、《約納斯的責任概念辨析》(2005年),等等。

指導博士生名單和博士論文題目

1.崇秀全: 耶穌圖像的象徵藝術研究——以義大利12-15世紀被訂十字架耶穌圖像為例(2005-09)

2.盧傳斌:神聖與世俗的二維建構:托馬斯法哲學思想研究(2005-08)

3.張柯:道路之思——海德格爾“存在論差異”思想研究(2006-09)

4.李孟國:從去蔽到澄明:海德格爾的無蔽之思 (2006-10)

5.屠興勇:有限性與可能性之間:海德格爾的死亡思想研究(2007-10)

6.胡萬年:康德自由概念的辯護:從可能性到現實性(2007-10)

7.周小結:阿伯拉爾倫理學研究(2008-12)

8.楊振華:虛無主義和責任:約納斯哲學研究(2008-)

9.李世平:阿倫特的政治之思:基於行動概念的一個哲學考察(2009-15)

10.王詠詩:康德的批判哲學和時間論題:時間主觀化疑難的分析語解決 (2009-13)

11.姜勇軍:否定性:從有限主體到無限主體: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自我意識”篇研究)(2010- 15)

12.居俊:康德論靈魂不死 (2011-)

13.劉尚勵:康德前後期上帝證明範式的差異性辨析 (2011-)

14.黃睿:費希特早期思想研究:從1791-92年的《沉思》到《全部知識學基礎》(2012-)

15.牛俊友:康德《判斷力批判》中的目的論思想研究 (2012- 15)

16.董碧:康德與胡塞爾時間問題比較研究(2013-)

17.唐樹生:康德範疇演繹的構成 (2013-)

18.林吳婧:海德格爾的終結觀研究. (2014-)

19.李成龍:內在邏各斯與外在邏各斯:伽達默爾語言哲學中的二元困境研究((2015-)

20.朱涵葆:海德格爾的黑格爾闡釋研究(201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