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波

張楊波

張楊波,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8年7月在武漢大學社會學系任教至今。

簡介

張楊波,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3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獲法學學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博連讀),獲法學博士學位。2008年7月在武漢大學社會學系任教至今。研究方向是消費社會學,西方社會學理論(側重現代部分),住房政策與城市發展和社會學方法。
張楊波

代表作

1、張楊波,2013,《民間社會意識:概念辨析與分析進路》,《現代哲學》,第3期,頁26—32。
2、張楊波,2012,《從房子到家:產權建構的社會邏輯——一項關於廣州地區新移民的實證研究》,《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64—71。說明:《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12期轉載,頁140—141。
3、張楊波、吳喜,2011,《西方“住房階級”理論演變與經驗爭辯》,《國外社會科學》,第2期,頁32—37。
4、張楊波,2011,《重構案例研究的邏輯——基於受控比較視角下的方法論探索》,《浙江學刊》,第1期,頁189—194。
5、張楊波,2010,《住房體制轉型中的國家、市場與社會——一項基於廣州地區案例的考察》,《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114—122。說明: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社會學》2010年第11期全文轉載,頁63—72。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社會學文摘》2011年第1期全文轉載,頁19—20。
6、張楊波,2010,《重構社會研究的邏輯——基於受控比較視角下的社會科學方法探索》,《甘肅行政學院學報》,第3期,頁65—72。說明: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社會學》2010年第10期全文轉載,頁44—52。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社會學文摘》2010年第4期全文轉載,頁31—34。
7、張楊波,2010,《方舟船票:災難面前誰得救——由《鐵達尼號》和《2012》引發的思考》,《社會學家茶座》,第2輯,頁135—141。
8、張楊波,2009,《地方身份秩序、住房產權與競爭式地方政府——關於中國移民政策變遷的制度邏輯》,《人文雜誌》,第6期,頁153—160。說明:本文收錄於石英主編,《中國社會變遷:60年回顧與思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9、張楊波,2008,《音樂天才的成與敗:一個社會學視角》,《二十一世紀》(香港),4月號,頁155—159。

講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消費社會學,西方社會學理論(現代),社會研究方法,社會學方法論
研究生課程:社會學方法,消費社會學,定性研究方法(紮根理論部分)
全校通識課: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電影中的社會學

課題研究

1、課題名稱:“樹典型:一個社會學分析視角”,課題來源:2012年度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自主科研項目,立項時間:2012年,課題主持人。
2、課題名稱:“組織社會學視野下的小產權房問題研究”,課題來源:201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立項時間:2011年,課題主持人。
3、課題名稱:“案例研究方法:優勢、局限與出路”,課題來源:2010年度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自主科研項目(70後計畫),立項時間:2010年,課題主持人。
4、課題名稱:“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課題來源:2009年度武漢大學通識課程建設項目,立項時間:2009年,課題主持人。

獲得獎勵

1、2012年12月,被評選為武漢大學“尊師愛學”學生最喜愛的十佳優秀教師,武漢大學學生會。
2、2012年6月,《社會學理論教學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獲“武漢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5,武漢大學。
3、2010年7月,《重構案例研究的邏輯——基於受控比較視角下的方法論探索》獲“首屆湖北青年學者論壇——學術創新與社會科學發展”優秀論文一等獎,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4、2009年7月,《地方身份秩序、住房產權與競爭式地方政府——關於中國移民政策變遷的制度邏輯》獲中國社會學年會(西安)“中國社會變遷:60年回顧與思考”優秀論文二等獎,中國社會學會
5、2002年11月,《市場轉型、社會分層與高等教育不平等》獲中山大學2002年“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社會科學類一等獎,中山大學團委。說明:後來本文獲廣東省2003年“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社會科學類三等獎,共青團廣東省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