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棉驛

張棉驛

張棉驛是絲綢之路關隴道上的重要驛站,漢代由張騫主持建立,一直到清末撤銷。 現屬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所管轄。

地理位置

張棉驛在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北部張棉鄉,至今,還是一個村子的名字(張棉村)。

歷史變遷

關於這個名字的來歷,據史料載,西漢時期外交家張騫於建元三年(前1 38年)經匈奴被俘後,匈奴王單于見其一表人才、有膽有識,便將公主許配為妻,但張騫始終秉持漢節。後來匈奴發生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返回中原途中,恐帶妻兒回長安漢武帝以叛逆罪殺掉他,便在途經張家川時,將匈奴公主和孩子安置在張家川。張騫回長安面君復旨,漢武帝見其一片丹心,不但赦免其罪,封張騫為“博望侯”,並欽定張騫長子張綿為亭驛官職,建立驛站在今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石橋村,轄行政、軍事為一體。後因羌人不斷騷擾,張綿便將驛站遷移到今張家川張棉鄉所在地。因驛官名叫張綿,後人稱此為張棉驛(棉是綿的同音),名傳至今。

張棉驛一直是絲綢之路關隴道上的重要驛站,一直到清末撤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