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村集鄉

張村集鄉

張村集歷史悠久,早在北宋已形成村落。後發展成為集市,取名張村集。明正德年《臨漳縣誌》記載為張村集。清鹹豐年記載為張村莊集,清光緒年為張村集。村名沿用至今。

基本信息

範圍

(轄56個行政村,68個自然村

簡介

張村集
張村集現轄四個行政村:張村東街,現有耕地2175畝,農業人口1502人。張村南街,現有耕地1836畝,農業人口1155人。張村西南街,現有耕地1439畝,農業人口965人。張村西北街,現有耕地1375畝,農業人口997人。
大碾村
大碾村在張村集南側。據查,明初,從山西洪洞遷來之民在此定居,村中有盤大石碾,故取名大碾村。該村現屬張村集南街轄。
馮莊:
明初馮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名馮家莊。簡稱馮莊。馮莊現有耕地1120畝,農業人口538人。
東於園、西於園:
據查,明初余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打井種菜,取名余家園。清《乾隆彰德府志》記載為余家園。後發展成兩個村。清鹹豐年為東余家園、西余家園,後簡化為東於園、西於園,村名沿用至今。現為一個行政村。現有耕地1070畝,農業人口710人。
東大分莊、西大分莊:
大分莊原名西漳村。明洪武年間,村遭水災,分為兩半,改名大分莊。後發展成為兩個自然村:東大分莊、西大分莊。現為一個行政村。大分莊現有耕地1023畝,農業人口524人。
東屯、西屯:
明初,從山西洪洞遷民到此定居,從事燒盆,取村名為燒盆屯。後村分為二,清鹹豐年為東燒盆屯、西燒盆屯兩個自然村。簡化為東屯、西屯,村名沿用至今。現為兩個行政村。
東屯現有耕地982畝,農業人口675人。
西屯現有耕地2101畝,農業人口1088人。
張看台、閆看台:
東魏、北齊時鮮卑族建都鄴城,在鄴都東35公里處,築一高大台子,觀看牧區,人稱看台,後發展成村落。北宋叫看台,明代有看台社。清乾隆年間有閆家看台、張家看台。清鹹豐年間為看台莊、張看台、任看台、閆看台、岳看台。光緒年間為看台和閆看台。今為岳看台、閆看台、張看台、任看台。
張看台現有耕地800畝,農業人口780人。
閆看台現有耕地1343畝,農業人口931人。
黑龍廟:
明初,從山西洪洞遷民到此定居,因村西原有一座黑龍爺廟,簡稱黑龍廟,村以廟而得名。清乾隆年為黑龍廟,村名沿用至今。黑龍廟現有耕地3543畝,農業人口1690人。
據傳,黑龍廟系明朝吏部尚書郭璞的故鄉。現村東北隅有一片廢墟,原是郭璞的老宅基。
前王村:
明初,山西洪洞王姓遷此定居,因此村位於黑龍廟之南,故名前王村。清《乾隆彰德府志》記載為前王村,村名沿用至今。前王村和黑龍廟為一個行政村。
前王村系著名曲藝家、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鄧豐林的故鄉。
南賈村:
明初,賈姓兄弟三人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故名賈家村。1984年3月2日改為南賈村。南賈村現有耕地1164畝,農業人口742人。
崔村:
明初,崔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取名崔家村。清乾隆年至今為崔家村。後簡化為崔村。崔村現有耕地1700畝,農業人口1174人。
新三村(三官廟、岳看台、任看台):
明初,山西洪洞遷民來此定居。此地原有一座三官爺廟,簡稱三官廟,村以廟而得名。清鹹豐年至今為三官廟。三官廟、岳看台、任看台現為一個行政村,合稱新三村。新三村現有耕地1568畝,農業人口949人。
申家村:
明初,申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取名申家村。村名沿用至今。申家村現有耕地1958畝,農業人口1232人。
黃村:
明初,黃姓從山西洪洞來此定居,取名黃家村,簡稱黃村。該村和申家村為一個行政村。
董村:
明初,董姓從山西洪洞來此定居,取名董家村,簡稱董村。董村現有耕地1235畝,農業人口891人。
前王村(王顯吾村):
前王村位於張村集西偏南。明洪武四年,王顯吾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取名王顯吾村,後演變為前王村。該村耕地面積867畝,農業人口1047人。
南史莊:
明初,史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取名史家莊,簡稱史莊。因位於柏鶴鄉北史莊之南,故名南史莊。南史莊現有耕地907畝,農業人口660人。
張莊:
明初,張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故名張家莊,簡稱張莊。該村和南史莊為一個行政村。
高莊:
清代,漳河多次泛濫,吳村被水沖毀,該村高煥章遷此定居,取名高家莊,簡稱高莊。高莊現有耕地838畝,農業人口787人。
杜堂:
據《杜氏族譜》及杜氏先祖碑文記載,明初杜永資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建村,取村名叫杜家堂。清宣統二年漳水瀑漲,原村沖毀,杜姓一部分搬遷於此,村名仍為杜家堂。為了與漳河南杜家堂有別,改名杜堂。杜堂現有耕地497畝,農業人口408人。
郭少莊:
明初,郭少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取名郭少莊。
郭少莊現有耕地1330畝,農業人口579人。
新村:
新村居民原在漳河大堤南居住。因漳河水患搬至堤北另建村莊,取名新村。新村現有耕地400畝,農業人口472人。
繞兵台(了真堂):
繞兵台歷史悠久,清鹹豐年以來演變了“了真堂”,現該村和南史莊為一個行政村。
據傳,明萬曆年間,朝中李黃門(主管宮庭宿衛的官員)觸犯律條,居家犯抄,滅門九族。皇上派御林軍前往李黃門家(現磚寨營鄉崗上村)查抄。當朝閣老郭璞(和李黃門為兒女親)心急如焚,遂偽造皇帝詔書,說觸犯律條的是山西李黃門。御林軍首領見詔書後信以為真,於是領兵在漳河北邊從一小村繞道向西行軍,直撲山西而去。從此這個村就叫繞兵台,故事流傳至今。李黃門即李秦,為黃門大官,人稱李黃門。
賈河口:
據《賈氏家譜》記載,明初賈姓從山西屯留縣遷此定居,因地處漳河渡口,故取名賈河口。清光緒年為賈河口。賈河口現有耕地4140畝,農業人口1688人。
田馬吾:
據田馬吾村《田氏家譜》記載,此村以前叫中田村。清道光三年,村民田馬武術勝人,保衛民眾安居有功,故村名改為田馬吾村。清鹹豐年為田馬吾莊,光緒年為田馬吾村,村名沿用至今。田馬吾現有耕地1785畝,農業人口922人。
有仙劉:
據傳,明初劉姓遷此定居,村形象鎖口,取名鎖口劉村。後劉仙赴雲南舉官出名,改名有仙劉村,後簡化為有仙劉。有仙劉現有耕地1680畝,農業人口894人。
小王村:
據傳,明初王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村莊不大,取名小王村。小王村現有耕地1350畝,農業人口609人。
潘家村:
據查,明初潘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名潘家村。清《乾隆彰德府志》記載為潘家村,村名沿用至今。潘家村現有耕地825畝,農業人口357人。
東花佛堂:
據明隆慶六年廟碑記載,元末干戈擾攘,此鄉久虛無人。明初程、李二氏自山西洪洞縣遷民此地後,率眾在古寺遺址上重建殿宇,內雕石質花佛,名曰“花佛堂”,村莊隨廟得名,此村位於廟東,故名東花佛堂。清《乾隆彰德府志》記載為東花佛堂,村名沿用至今。廟宇已於五十年代改建為學校。東花佛堂現有耕地960畝,農業人口490人。
張探花:
據傳,此村明代叫河西岸村。因磁州張探花在此占有大片土地和莊園,村名也隨之改為張探花。清鹹豐年為張探花村,村名沿用至今。張探花現有耕地1890畝,農業人口850人。
前安上、後安上:
“安上” 村歷史悠久,早在北宋已形成村落。明《嘉靖彰德府志》記載,此村北宋叫“安昌”,取安居、昌盛之意。清《乾隆彰德府志》記載為東安村、西安村。光緒年為前安上村,後安上村,村名沿用至今。
前安上現有耕地1065畝,農業人口600人。
後安上現有耕地1380畝,農業人口857人。
馬堂:
明初,馬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並建有廟堂,故名馬家堂。清《乾隆彰德府志》記載為馬家堂,村名沿用至今。後簡化為馬堂。馬堂現有耕地1035畝,農業人口667人。
張費:
明《嘉靖彰德府志》記載,此村北宋叫張朏,新月開始發光為朏,趨向光明的意思。清乾隆年至今為張費村。張費現有耕地1410畝,農業人口730人。
胡周村:
明初,胡、周二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名胡周村。清《乾隆彰德府志》記載為胡周村,村名沿用至今。胡周村現有耕地1935畝,農業人口1104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