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情感世界的傷痕

張愛玲情感世界的傷痕

《張愛玲情感世界的傷痕》是2011年知識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月珍,鹿理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張愛玲情感世界的傷痕

《張愛玲情感世界的傷痕》內容簡介:張愛玲是一部傳奇,也是一個迷,她是說不盡的話題。她細數著世界的不是,讓我們不得不細數她的奇的異。《張愛玲情感世界的傷痕》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詳盡記述了她的家世及時代背景:從帶給她貴族血統的的外曾祖到她沉默了一生的弟弟;她步入文壇的領路人到繼承了她全部遺產的宋氏夫婦;從她深愛並深恨的風流男人到她隱居期間唯一接見過的記者……以畫面的形式展示了她生活的環境、在她生命中出現過的人;下部分主要介紹張愛玲的文學觀和對她作品的全新領悟。費這么多周折和筆墨目的就是為了讓張愛者更多地了解她、讀懂她。

編輯推薦

《張愛玲情感世界的傷痕》扣書名中傾聽二字,重在挖掘張愛玲的內心,從她的成長環境、一生波折,到她的作品。脫離以往對張愛玲作品的文學價值剖析,及對張愛玲身世的追問。主要探究張的內心。兩位作者均是張迷,除了對其作品的喜愛,更多的是在內心中,找到了自身與張的內心共鳴。

犀利的文筆、唯美的詩詞、獨特的視角,有史以來文字版張愛玲的最完美呈現。

一代才女、詩人寫盡華麗卻又蒼涼酸楚的一生。

揭露那段謎一樣的年華,還原讀者一個真實的張愛玲。

作者簡介

賈月珍,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會員,親職教育指導師,曾做過十年記者、編輯,現專門從事文學創作。寫作以女性、少兒題材為主,文字風格溫暖輕鬆,側重於情感及心理關愛。已出版《女人一定要赴的12個約會》、《愛到深處會缺氧》,校園小說《受氣包系列》等作品,在多家雜誌有專欄。

鹿理梅,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專職作家。寫作範圍寬廣,文章散見全國各地報刊雜誌,並有劇本在《電影文學》、《影視文學》上發表,曾在多家公司做兼職和職業編劇。

目錄

上 獨特的邊緣性魅力之源

第1章 雄心壯志留笑柄

第2章 帶給子女無盡傷痛的父親

第3章 清爽利落的姑姑+知已張茂淵

第4章 磕磕絆絆的張胡戀

第5章 沉默一生張子靜

第6章 關於後母孫用藩

第7章 問鼎文壇的引路人周瘦鵑

第8章 與胡適之的師生緣

第9章 曾為營救柯靈奔走

第10章 桑弧回憶錄很少提及

第11章 張愛玲與蘇青惺惺相惜

第12章 帶有失落感的“漢奸文學”

第13章 奇異的第二次婚姻

第14章 形影相弔的最後三十年

第15章 人去樓空,留有幾分風華幾分憂

第16章 與宋湛夫婦的親密友情

下 用冷漠的刀削刮世界

第1章 幸與不幸的邊緣——《不幸的她

第2章 唯一的筆名――梁京

第3章 帶鎖的月亮

第4章傾心吐膽話傾城

第5章 容不下愛的地方――《沉香屑,第一爐香》

第6章 青澀傳奇別樣深思--《霸王別姬》

第7章 一襲爬滿蚤子的華袍――《張看》的人生

第8章 張愛玲與畫的不解情緣

第9章 差點招來兩個耳刮子的<十八春>

第10章 《太太萬歲》――被遺忘的笑與淚

第11章 最早的中譯本《老人與海》

第12章 調侃同學少年――自傳性小說《同學少年都不戝》

第13章 十年夢魘迷紅樓

第14章 為時光的消磨――《五四遺事

第15章 男人一生繞不開的兩個女人——紅玫瑰與白玫瑰

第16章 愛的送命——《色·戒》

第17章 也許這是真正的張愛玲——《小團圓》

附錄一:張愛玲的婦女、家庭、婚姻觀

附錄二:張愛玲真言

附錄三:張愛玲另類檔案

附錄四:張愛玲與奇裝異服

附錄五:張愛玲一生大事記

序言

初識張愛玲作品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當時,回歸的張熱迅速席捲了大學校園。在此之前,占據同學們床頭的是《玫瑰門》和《廢都》。那幾年的文風潮流就是把一塊嚼完的泡泡糖塞進人們的喉嚨里,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每當此時,我總是去看金庸的武俠來調節心情,後來有同學向我推薦她的《傾城之戀》,開始以為是象瓊瑤作品一樣的言情小說,及至看後才知道,是把人性的污點抖到明處的東西。她是那樣犀利、尖刻、不留情面。

張愛玲看世界是悲觀的,她的作品也瀰漫著濃厚的悲劇色彩。張愛玲用“男女問題”作為主線,敘述了一個個牽牽絆絆的情愛悲劇,她以一種近乎冷酷的悲劇感敘述一個個悲涼的“傳奇”,營造了一個陰氣森然的世界,男男女女如在鬼蜮進進出出。男女間虛偽、欺騙,男女的世界灰暗、骯髒、瀰漫著窒息的腐爛的氣味。張愛玲筆下“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男女間無真情,在玩著“愛情”的遊戲,進行著玩世不恭享樂主義的精神遊戲。人性的自私、卑瑣、冷漠、虛偽、扭曲、變態,在其筆下一覽無遺;情愛的虛假、無愛的婚姻、生命的殘酷與脆弱,在其作品中處處可見。她的整個創作滲透著一種悲涼的陰氣。

過早接觸人生苦難的她,處處感到生存威脅,用局外人的眼光打量著這個世界,因此她能冷靜地將人性的失落、畸形描繪得深入骨髓。《封鎖》中的一對男女在非常時期因故被封鎖了電車車廂內,兩個生活中不失為“好人”形象的男女,竟然極短的時間內產生自而然的愛情,卻又愛得那么真誠。但當封鎖打開後,他們便又恢復慣常的生活狀態,乖乖地像烏殼蟲躲回“巢里”去了,他們又匯入各自的人流中,“封鎖期間的一切,等於沒有發生”,人的情感被壓制到何種地步。翠遠與吳宗楨兩人只有在非常態下才能撞出一絲火花,他們二人都是沒落文化長期浸染的產物,他們走不出沒落文化的圈套,他們明知掙扎無益,也不掙扎了,不敢正視真實自我的存在。

早年的失落於家庭,又與家庭一起失落於時代及戰時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失落感三者相結合,形成了作者深深的悲劇意識。這也形成了作者複雜的心靈,也決定了作者對人性的悲觀,對歷史的悲觀,對現實的悲觀,也形成了作者獨特的悲情的藝術審美感和創作觀。那不是淡淡的哀愁,也不是美麗的憂傷,而是令人徹骨的冰涼的悲觀。

看她的作品,人們會認為她對於人是過份挑剔而偏狹的。事實並不是如此,她對於胡蘭成的愛是刻骨銘心的。對於胡的一再負情,她是一再讓步。難怪有人說再聰明的女人在愛情面前都變成了笨蛋,她這樣一個冷眼觀世界的人也逃不了這個困惑。其實胡蘭成這個愛情老手只是把一句“臨水照花人”獻給了她就令她痴情不已,類似的話他也會說給其他幾個女人聽。

通過她留下的言語文字,我們可以體味到,在她的一生中少有敞開心扉的快樂,短暫的幼年裡有一點,跟胡蘭成熱戀時有過稍縱的歡娛,此後再也不見了。直至晚年離群索居,死後很久才被人發現。

她帶了許多光環,冷漠地來,冷漠地走,不帶走一絲塵埃,留給人們的是凝結了人間蒼涼與美的財富。在歲月的這邊,讓我們用心去傾聽張愛玲的那些有點苦澀的人生故事,走回過去,感悟才女的坎坷,傾聽那些遙遠的故事。

文摘

貴族光環下的圈套

在政壇上,位高權重的官員中,唯一沒被張佩綸攻擊過的人就是李鴻章。因為李鴻章是張佩綸父親的朋友,也是他的引路人。張佩綸的貴族光環,有一半是李鴻章給予的。

張佩綸一生三次婚姻。原配朱芷薌的父親是大理寺卿、軍機章京朱學勤,繼室邊粹玉的父親邊寶泉從陝西按察使做到閩浙總督。就在張佩綸發配邊關時,於1886年,他的夫人邊氏也故去。

1888年,皇上大婚慶典,大赦天下,李鴻章立即替他交了2500兩戍邊費,張佩綸的流放歲月才告結束。5月,時年40歲的張佩綸隻身離開張家口戍所,想到當年被流放時至少還有家小跟隨,而現在,夫人已埋骨邊關,自己形單影隻而回,不禁感慨良多。人生起落真如潮湧潮退,捋捋訾須,長嘆一聲,不知道此生還會不會有翻身之日!

張佩綸首要做的事是趕到天津向李鴻章拜謝救命之恩,再說,除了李處,他再無去處。直到此時,張佩綸也許心中稍許明白一點:豎一個敵人等於封死一條路,豎太多的敵人只會讓自己無路可走。

張佩綸被引進書房,李鴻章正在桌前坐著,身旁站著一位姑娘。張佩綸上前先是跪謝,不敢正眼觀看,只覺得那姑娘盯著自己打量不止,不由自主地有些不自在,想到自己流亡之人,風塵僕僕,在姑娘眼裡肯定像大怪物。

“鞠耦,這便是為父常對你提起的幼樵。”李鴻章向姑娘介紹。

這時候,張佩綸才敢正眼看姑娘,剎那間驚住了。真是一位端莊的千金大小姐,身材婀娜,皮膚白淨,兩隻靈秀的眼睛顧盼生輝。

女孩輕輕向他施禮,一轉身離開了。

“幼樵不要見笑,被老夫慣壞了。”李鴻章笑笑,眉眼裡充滿幸福之情,可見是多么喜愛這個女兒了。

張佩綸輕輕陪笑。

“哎,可能是我的錯,一直不捨得把她嫁出去,以至於23歲了還待字閨中。難怪人常說,‘愛女如害女。’”李鴻章續道。

“喔?令愛至今未定親?”張佩綸很是疑惑。憑李鴻章的權勢和地位,別說是女兒等到23歲,可能在10歲就會有提親者踢破門檻。誰不想與這朝中第一大員結為連理呢?

李鴻章默然不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