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展

張惠展

張惠展,1958年11月出生於上海,中共黨員,教授,1993年11月至今,在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任教,本科生課程主講教授,研究生課程主講教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惠展,1958年11月出生於上海,中共黨員,教授。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生物化工二級博士點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方向博士生導師,化學生物技術二級博士點化學生物調控技術方向博士生導師。學歷及工作經歷1982年2月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套用化學系抗生素製造專業1984年7月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生化工程系,獲工科碩士學位 1984年9月至1989年2月,在華東理工大學生化工程系任教1993年10月畢業於聯邦德國WUPPERTAL大學化學系,獲微生物學理科博士學位1993年11月至今,在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任教,本科生課程主講教授,研究生課程主講教師。

工作經歷

1982年2月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套用化學系抗生素製造專業

1984年7月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生化工程系,獲工科碩士學位

1984年9月至1989年2月,在華東理工大學生化工程系任教

1993年10月畢業於聯邦德國WUPPERTAL大學化學系,獲微生物學理科博士學位

1993年11月至今,在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任教,本科生課程主講教授,研究生課程主講教師

校內職務

華東理工大學套用生物學系系主任

華東理工大學生物技術基礎實驗中心主任

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示範實驗教學中心主任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四屆編委會委員社會兼職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工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基因與基因組專業委員會理事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部兼職教授

獲獎情況

校2002年度研究生課程教學優秀任課教師一等獎;

校2002年度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校2005年度本科優秀教師一等獎;

主講的《基因工程》2003年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

主編的《基因工程概論》獲上海市2003年優秀教材三等獎;

“基因工程精品課程的創建”2004年獲校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序第一);

“受體期望教學法在研究生分子生物學教學中的套用”2004年獲校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序第一);

“理工優秀生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2004年獲校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序第五);

獲“立達獎”和“寶鋼獎”

研究成果

“分子燈標:三苯甲基保護的巰烷臂寡核苷酸的合成幾螢光標記”通過上海市科學技術成果鑑定

近年研究方向

微生物基因的表達調控,微生物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途徑工程。近幾年緊緊圍繞途徑工程這一學術方向,主要研究內容集中在途徑工程基本原理的探索、相關戰略和技術的發展、以及具有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質的開發三個方面,其最終將之套用於醫藥、輕工、食品、紡織、環保、能源等相關領域。尤其擅長抗生素等小分子生物物質生物合成途徑的研究,在這些物質的基因工程菌改良和構建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

主要研究項目

基因工程技術改良林肯黴素生產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海洋鰻弧菌減毒活疫苗的研製(國家海洋863計畫項目)

大腸桿菌輔酶Q10生物合成基因在光合細菌中的表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一步發酵生產7-ADCA的基因工程菌的構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分子燈標的設計與套用(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項目)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造紅黴素生產菌種(企業橫向合作項目)

由腺苷合成腺苷三磷酸的基因工程菌構建(企業橫向合作項目)

產蘇氨酸菌種的基因改良(企業橫向合作項目)

輔酶Q10基因工程菌的構建(企業橫向合作項目)

1999年以來代表性論著

自2000年以來共發表以本人為通訊作者的學術論文28篇,其中國核心心期刊24篇,SCI收錄2篇,SCIE收錄2篇。出版專著2部,參編著作1部。發表教學研究論文4篇。

主要論著如下:

(01)張長生,張惠展,姚峰等. 林黴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迴轉化. 中國抗生素雜誌,1999,24(2) : 90~92

(02)孫麗萍吳海珍,張惠展. 第三代基因工程——代謝工程. 藥物生物技術,2000,7(2) : 71~76

(03)蔣建雄,段世偉,張惠展. 大腸桿菌caiDE的基因克隆與表達. 微生物學報,2000,49(6) : 633~637

(04) 唐雅珺,吳海珍,葉 江,張惠展. 林可鏈黴菌中的同源重組. 微生物學報,2001,41(5) : 559~566

(05) 錢紅亮,曾 洋,葉 江,張惠展. 大腸桿菌腺苷脫氨酶基因的克隆、表達與缺失. 微生物學報,2002,42(6) : 686~692

(06) 沈 瓊,吳海珍,唐雅珺,張惠展. 林可黴素生物合成缺陷的同源重組菌鑑定. 中國醫藥工業雜誌,2003,34(4),164~166

(07) Lü Xiao-Bing,Wu Hai-Zhen,Ye Jiang,Fan Yi,Zhang Hui-Zhan.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ecombinan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denosine Kinase. ACTA BIOC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2003,35(7),666-670

(08) Wu Hai-Zhen,Zhang Hui-Zhan,Lü Cai-Xia,Liang Na,Jin Hui-Yi,Ma Yue,Zhang Yuan-Xing. DNA Sequencing of a Plasmid with Viru-lence from Marine Fish Pathogen Vibrio anguillarum. ACTA BIOC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2003,35(10),956-959

(09) H. Wu,Y. Ma,Y. Zhang and H. Zhang. Complete Sequence of Virulence Plasmid pEIB1 from the Marine Fish Pathogen Vibrio anguillarum Strain MVM425 and Location of Its Replication Region.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2004,97(5),1021-1028(SCI)

(10) Yaqin Jiang,Jiang Ye,Haizhen Wu,Huizhan Zhang.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the Polyhydroxyalkanote Depolymerase Gene from Pseudomonas putida,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ene Product. Biotechnology Letters.,2004,26(20),1585-1588(SCI)

(11) 張惠展編著. 《基因工程概論》.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

(12) 張惠展編著. 途徑工程—第三代基因工程.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13)葉勤主編. 現代生物技術原理及其套用(第三章).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