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南[海洋底棲生物研究人]

張志南[海洋底棲生物研究人]

張志南,男,中共黨員,1961年中國海洋大學(原山東海洋學院)海洋生物系畢業留校工作至今。現任中國海洋大學生命學院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國家級重點學科海洋生態方向學科帶頭人,教育部211高校優秀學術帶頭人。國際小型底棲生物學會會員,國際海洋生命普查(CoML)中國委員會委員。

張志南教授是我國海洋小型底棲生物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建立了從潮間帶至陸架淺海的取樣、室內分選、數據處理和集成的一整套符合我國國情的小型底棲生物研究方法,已編入新的海洋調查規範GB-國家標準(2007)並被列入國家908項目的技術操作規程,自2006年以來開展了全國性的調查;已鑑定自由生活海洋線蟲近400種,其中包括新種40個、新屬3個,填補我國該領域的空白;論證了水深、沉積物粒級特徵、葉綠素(Chl-a)和脫鎂葉綠酸(Pha-a)含量是控制小型底棲生物數量的關鍵因子;在黃河口水下三角洲高沉積速率環境下,發現海洋線蟲的微尺度(cm級)的分布並論證了食物的可獲性和幼體的大量補充是影響和控制關鍵因子;開展了海洋線蟲的實驗室培養、生活史及用同位素示蹤技術進行的底棲食物網動力學研究,論證了小型生物是該食物網的中心環節。

他首次在我國海域開展了大型、小型和微型底棲生物的綜合集成研究,並率先在我國海域開展了底棲生物粒徑譜的研究,建立了標準化的粒徑譜和能量譜,為大尺度底棲生物生產力的計算,為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的健康評估和食物網結構的分析比較提供了一種新的手段。

張教授在我國率先開展了養蝦池生態系能流和物流的研究,建立了養蝦池生態系統模型;開展了養蝦池日本刺沙蠶大規模移植的現場實驗,為生態系養蝦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並且作為國家“攀B”生態環境的一部分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他主持建立了建立了我國第一代生物擾動實驗系統(AFS)和底棲生物群落生產力現場測試系統(BCPTS),開創了我國底棲生物沉積物-海水界面過程現場實驗研究的新階段。

在我國率先提出了水層-底棲耦合的思路並開展了多學科交叉,與合作者一起先後建立了膠州灣、渤海和南黃海冷水團的水層-底棲耦合模式並進行了預測分析,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山東省重點實驗室-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的建立、國家重大基金和國家973項目的參與以及國家重點基金的獲得創造了條件。

張教授組建和領導的中國海洋大學底棲生物實驗室已成為我國底棲生物對外交流的一個重要視窗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已培養博士生和碩士生30餘名,其中,絕大部分已成為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術帶頭人和重要骨幹。

張教授還多次作為中國海洋大學中方首席科學家或主要參與者,開展國際合作項目,包括“中-美”(1985-1987),“中-英”(1995-1997;1998-2000),“中-法”(2004-2006),“中-日”(1997-2006)等。通過這些國際合作引進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加速了實驗室的建設和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擴大了我國的科研影響力。

多年來,張志南教授先後主持完成20餘項國家級和部委級科研項目,包括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中國海洋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項目1項,指導博士生2名。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30餘篇。先後獲省(部委)級一、二等獎多項。

目前,張教授帶領其團隊立足於國家資源環境需求和全球變化等國際前沿,繼續開展有實效的國際合作,在巨觀生態系統和微觀分子水平上,開展多學科交叉,開展我國近海底棲生物生產力和生物多樣性的集成研究,力爭把我國海洋生態系統水層-底棲耦合的研究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