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秀烈士

生於貧苦漁民家庭。15歲到石碼、廈門一帶做工,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閱讀革命文學作品。北伐戰爭後期,他決心跟著共產黨走革命道路。1930年夏,在廈門參加“普羅學社”,與廈門地下黨組織發生關係,由學術團體變為地下黨的外圍組織,在黨組織的直接領導下開展革命活動。1931年初,赴上海,參加互濟會工作,同年春夏交接間,由黨組織派去瀋陽,開展黨的工作,不幸被捕,經受反動派的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嚴守機密。“九一八”事變後,獲釋。1931年冬,回到家鄉,以報社記者身份為掩護,參加反帝大同盟的黨團工作,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底,受中共廈門中心市委派遣到晉南一帶開展革命工作,發展黨員,成立中共晉南臨時特支,並任書記。他組織學生反日會、赤色工會,農民協會、婦女會和姐妹會,發展20多名青年團員,建立6個團支部,使晉南革命活動逐步擴大,1932年2月,擔任中共廈門中心市委執委、常委。1933年11月,廈門中心市委調他到漳州紅三團游擊區工作。1934年9月,到廈門中心市委聯繫工作,途經漳浦時,不幸被捕遇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