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崇龍[上饒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張崇龍[上饒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崇龍,江西省德興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1990年畢業於江西醫學院臨床醫療系,內科副主任醫師,贛南醫學院特聘內科學副教授,現任江西省德興市人民醫院大內科主任,業務副院長,上饒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基本信息

簡介

張崇龍[上饒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張崇龍[上饒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科室: 德興市人民醫院內科

職稱: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擅長: 內科領域中慢性病、疑難病的診斷治療

1990年畢業於江西醫學院臨床醫療系,獲學士學位,1996年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進修學習1年。專業特長:普內科、呼吸內科、急救醫學。精於呼吸道、消化道、心腦血管、各種中毒性疾病的診治。擅長於內科領域中慢性病、疑難病的診斷治療,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哮喘、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腦血栓、腦出血、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潰瘍、各類腎病、糖尿病等。熟練掌握呼吸機、纖維支氣管鏡等技術,在我市率先開展無創通氣技術套用於臨床急救。《搶救有機磷中毒致阿托品中毒臨床分析》、《甘露醇致過敏性休克一例報導》、《以肺外表現為首發症狀肺癌的臨床分析》等多篇論文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工作認真、作風嚴謹,曾先後榮獲德興市十大傑出青年、上饒市"十佳"醫生、德興市科普先進個人、江西省司法鑑定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工作信條:竭誠為患者朋友提供優質服務。

業績

張崇龍醫療技術精湛,在急救醫學、呼吸病學、心腦血管疾病專業領域具備很高的造詣,尤其是呼吸機的套用技術更為突出,率先在德興市開展了無創通氣技術套用於臨床急救。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珍愛生命,把每位患者當作自己的親人,他從不暗示、索要紅包或禮品,哪怕是家屬為了表示謝意,執意要送給他的紅包或請吃,也總是被他婉言謝絕。他常對全院的醫護人員說:“醫務人員要有慈悲胸懷,把千方百計解除病人的痛苦作為自己首要的宗旨和職責”。行醫這么多年,他從未收受病人及親屬的錢財及請吃,深受廣大患者及家屬的好評。風風雨雨幾十年如一日,可謂是醫療戰線上的楷模,廣大醫務人員學習的榜樣。

救死扶傷著春秋

他出生於偏僻的農村,熟知農村的生活情況,對農民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從小立志當一名醫生,改變農村缺醫少藥,農民看病難的現狀,為農村的父老鄉親實實在在的做一點事。在平時的工作中,他從不以貌取人,不分高低貴賤,在醫院享有“平民的醫生”的美譽。有一位農村患者,因急性心肌梗塞入院,他為病人精心設計了最佳治療方案,使用最經濟實用的藥品,不僅長泡在病房內,而且堅持每天晚上都要去病床邊觀察病情。在他的精心治療下,患者恢復良好,很快出院。患者和家屬非常感激,為了表示謝意,出院當天下午把裝有400元錢的信封塞入他的工作服,他發現後,家屬已經搭車遠遠離去,無法追上。第二天他把“紅包”交到院辦,由院方負責退回給了患者。

作為一名醫生他廢寢忘食,待病人勝似親人,早晨7:30未到,他就早早地在醫生辦公室等候著許多病人,有上了年紀的老人,有年輕人,也有父母帶來的小孩;有市區的居民,有遠道而來的鄉下農民,也有提前預約從外地而來的患者,本來醫院上午上班的時間是八點,為了不讓病人等候,他提早來上班。讓人們印象深的是:工作勤勤懇懇、治病認認真真、對待病人象自己的親人一樣,病人有問他必耐心解答,有些病人對自己的病情想多了解一些,就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的問,他總是不厭其煩地給病人作解釋。為了看完等候著的病人,他經常不能按時下班。在2007年8月份下午6點左右,一位來自德興市界田鄉的患者蔡有根,因夫妻口角自服大量劇毒農藥甲胺磷致深昏迷,呼吸衰竭,生命垂危。他正值下班時間,毅然放棄了休息和進餐全力投身於搶救工作,由於患者喉痙攣而不能川頁利地進行插胃管洗胃排毒。當機立段切開洗胃。夜晚12點左右患者突然出現急性重度肺水腫而肺出血,鮮血從口腔、鼻腔湧出,再次生命垂危,經過積極努力搶救,直到凌晨4點左右患者逐漸病情好轉,神志清楚,各項生命體徵正常,才離病房進餐、休息。經過半個月的精心治療,病人才痊癒出院。患者家屬為了表示感謝,真心誠意送上一個裝有四佰元的紅包,但被斷然回絕了,且被批評了一頓。病人及家屬非常感動,從此,病人與他成為真誠的朋友。

醫德高尚無私奉獻,廉潔行醫受人敬仰,多年來他以精湛的醫術讓人尊敬與佩服,更以其精益求精,認真負責的精神,鼓舞和教育著年輕一代醫務工作者,贏得了同行的讚譽與好評,他始終認為只有尊重病人才會得到病人的尊重。在日常工作中,他總是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榮譽和方便讓給別人,設身處地的為同事著想,為病人著想,院裡有醫生有事或身體不好,他總是熱情地幫助他們。17年如一日,總是默默地把愛奉獻給別人,從不圖回報,他堅決抵制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正之風,去年,是治理商業賄賂專項整治之年,他不僅認真學習有關檔案規定還認真貫徹落實,他拒收“紅包”,看到有些貧苦的病人還慷慨解囊、奉獻愛心。

作為業務副院長,醫院的高層管理者,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安排好醫院的臨床工作,狠抓醫療質量,確保病人的醫療安全,強化醫德醫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是工作重申之重。近幾年來在我市陸續發生多起傳染病小範圍流行,集體食物中毒的及較大規模的交通事故,他積極組織醫護力量,指揮搶救工作,每次都圓滿完成任務,把老百姓的損失減少到最小範圍。在擔任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時,加強自己本專業的業務學習,開拓創新,率先在我市開展無創通氣技術套用於臨床急救工作,積極撰寫論文,《以肺外表現為首發症狀肺癌的臨床分析》、《重症哮喘20例搶救體會}等多篇論文在省、國家醫學刊物上發表,目前在進行《中藥燈盞生脈膠囊干預缺血中風》這一國家支撐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並擔任組長。

張崇龍同志在醫療戰線奮鬥了近20年,挽救了無數個生命。“病人就是我的親人”,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以自己的所作所為詮釋了“大醫精誠、德技雙馨”地深刻內涵。黨和人民也給予他很多榮譽,2002年被評為“上饒市十佳醫生”,2003年被評為“德興市十大傑出青年”,2004年被評為“抗擊非典先進個人”,2007年被評為“德興市醫德醫風先進個人”2008年德興市總工會“十佳職業道德標兵”,2009年被推選為“全省衛生系統醫德醫風標兵”。在眾多的榮譽面前他始終保持著謙和的心態,但他坦言,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在今後的行醫道路上,路也許會更漫長,更艱辛,從今天開始,不斷磨練自己,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全部投入到救死扶傷的神聖而偉大的衛生事業中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