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山[副教授張小山]

張小山,1962年7月生,碩士,副教授,社會學理論與方法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社會學理論與方法。

科研課題

參與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的研究,主持的主要項目有“湖北省城市居民的道德觀念研究”,校研究生教改基金課題“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底線”等。

科研成果

合著、合編專著及教材多部,其中《公務調研原理》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1994-1998)三等獎;主編《西方社會學理論》;在《社會學研究》、《國外社會學》等權威、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其代表作有"實證主義社會學面臨挑戰","從現代性看當代西方社會理論"。

主要承擔課程

社會學研究方法、 古典社會學理論 、當代社會學理論

研究論文

《文化主體性與家庭的現代變遷——費孝通家庭社會學思想研究》(合作者:石艷),《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年第2期。

《誰是後現代社會理論家》,《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2.28。

《城市國中生的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合作者:劉影),《青年研究》2013年第2期。

《對社會研究方法的反思:後現代主義範式探索》,《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5.21。

《齊美爾社會研究方法論中的後現代主義特徵》,《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第3期。

《社會學古典大家塑造過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12.6.

《從醫學話語看B肝病毒攜帶者的污名》(合作者:南豪峰),《醫學與哲學》2009年第3期。

《社會研究中有關分析單位的若干問題》,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08年第9期。

《後現代社會理論相關概念辨析》,《理論探討》2007年第3期。

《怎樣看待社會學的科學身份》,《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6年第3期。

《簡論後現代理論的基本特徵》,《理論探討》2006年第6期。

《城市居民社會公德意識調查》(合作者:劉影),《統計與決策》2006年第3期。

《論現代性的四層含義》,《理論探討》2005年第6期。

《企業併購過程中的心理契約重建》(合作者:胡小美),《統計與決策》2005年第6期。

《華中某市高校同性戀的個案研究》(合作者:劉影),《青年研究》2004年第8期。

《對信息化時代女性話語仍被“消音”的思考》(合作者:石艷),《青年研究》2003年第5期。

《讓女性走入網路世界的“半邊天”》(合作者:石艷),《社會》2003年第7期。

《二維視野下的社會理論——哈貝馬斯論現代性與宗教》(合作者:熊芳亮),《社會》2003年第3期。

《社會學視野中的理性》(合作者:陶艷蘭),《社會》2002年第4期。

《從現代性看當代西方社會理論》,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01年第9期。

《簡論科學的特性》,《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1年第3期。

《我國中西部地區發展私營經濟大有可為》,《湖北社會科學》1999年第7期。

《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看我國私營企業的存在和發展》,《社會主義研究》1999年第1期。

出版著作及教材

《簡明社會學教程》(參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年。

《社會統計學與SPSS運用》(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年。

《社會調查教程》(第五版)(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社會學導論》(參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年。

《參與觀察法》(合譯),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年。

《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學名著20種》(參編),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組織診斷:方法、模型與過程》(合譯),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年。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評論》(參編),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年。

《社會研究方法》(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西方社會學理論》(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年。

《私營企業勞資關係研究》(合著),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年。

《社會管理學概論》(參編),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