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陽

張學陽

張學陽先生,1962年10月生,中國籍,本科,高級工程師,精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創始人,現持有該公司22.70%的股份。1984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系。現任公司董事、董事長兼總經理,兼任上海鮑麥克斯電子科技公司董事長。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曾獲1995、1996、1997年度武漢市優秀企業經營者稱號,1998年度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章,2001年度湖北省職工勞動模範,2004 年度湖北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2004 年度全國“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2006 年“全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人物軼事

1984年,張學陽從華師物理系畢業時被分配到武漢市68中,這種四平八穩的工作跟張學陽實在格格不入。帶著一腔理想,張學陽放棄了分配。但那時並不流行自主創業,要不然就做個體戶,不過個體戶沒法做技術,這讓準備在自己熱愛的產品設計大展拳腳的張學陽很遺憾,於是他選擇了為一些中小企業做電腦程式、改進電路或講解電腦知識等的“自由職業”。這種自由職業在當年收入並不穩定   。

1989年,在理想與現實中掙扎的張學陽還是選擇了武漢大學下屬的一個研究所,開始了每月90多塊固定工資的穩定生活。但沒什麼項目可做,上班非常無聊。這對滿懷熱情的張學陽又是一個新的打擊。

兩年下來,張學陽沒有看到能讓自己激動的事業。1992年,被理想占據上風的張學陽毅然辭職,臨走時還拉上了當時在武大物理系做老師的曹若欣。為了給當時的公司發展積蓄力量,張和曹還從武大畢業學生的檔案中看中了來自湖北天門的農家子弟蔡遠宏。有了三個技術骨幹,再加上幾位朋友四處借來的10萬元就誕生了精倫電子的前身,憑藉幾位合伙人的技術優勢,1992年底他們就還清了10萬元外債。

1994年12月精倫電子成立,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隨後,張學陽和他夥伴用10年的時間將精倫神話一步步演繹成為現實。神話雖然實現了,張學陽還是感到壓力和困惑,因為他想將精倫做實、做強、做大,也想讓所有的精倫員工都能實現自己的憧憬和期望。

1998年,精倫開始研製IC卡公用電話機,一年內推出了適應不同要求的5款機型,被列入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和“雙高一優”項目,在市場上將施倫貝謝、阿爾卡特等國際品牌擊退,迄今已占據國內近35%的市場份額。

2000年,張學陽提出國內“僅此一家”的新構想:網際網路時代必將導致公話革命,傳統公話的“語音”模式將向多業務信息終端發展。是年底,精倫集中100多位技術人員攻關“信息公話”。2002年初,產品定型投產,不僅可打電話,還可上網看新聞、查信息、做商務、發簡訊。

在張學陽眼裡,企業可分為三類:市場運作型、資本營運型、技術驅動型。他說:“精倫要堅持做技術驅動型企業,用技術引領市場。”

2002年,公司上市,是中國首家以全自然人作為發起人的上市公司,註冊資本2.4億元。2003年底,張學陽持有“精倫電子”22.70%的股票,為第一大股東。截止2011年7月19日收盤,張學陽持有精倫4787.9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46%),仍為精倫電子第一大股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