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齡[國民黨將領]

張壽齡(1897—1994)別號鶴舫,河北良鄉(今北京房山縣)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九期)畢業,最高軍銜中將。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率部參加南苑對日激戰,其雙耳被日軍飛機投下的重磅炸彈震聾。之後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部軍法督察部督察官、幹部訓練團教育處處長、高參,漢中行營總務處長、北平行轅總務處中將處長等。1949年隨傅作義部參加和平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居武漢後移居上海,並任上海市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1999年9月25日在上海富民路寓所病逝。

人物經歷

1923年8月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九期步兵科)畢業後,分發到陸軍第七混成旅見習,後任旅司令部學兵團教官。
1924年6月任南苑軍官教導團軍士隊長,後又任國民一軍第一師第二十一旅(佟麟閣)司令部參謀長等;10月任西北軍第一混成旅司令部參謀長。
1925年1月任西北軍第二師第二十一旅司令部參謀長;10月任國民軍駐甘肅督軍署參謀處長。
1926年春任國民軍西路軍總司令(宋哲元)部參謀處副處長;10月任國民聯軍駐甘肅總司令部參謀部參謀處處長,兼任軍事政治學校副校長、校長。
1928年11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駐甘肅總司令部參謀長,並繼續兼任軍事政治學校校長;
1930年隨部參加中原大戰,西北軍戰敗後投宋哲元部,任暫編第九師參謀處處長。
1931年暫編第九師改編為陸軍第二十八師任該師軍官教導大隊大隊長。
1932年任第二十九軍暫編第一旅旅長、北平警備總司令部參謀處處長並受宋哲元委託創建南苑軍事訓練團。
1935年4月16日授予陸軍少將。
1936年冬任第二十九軍司令部代參謀長,南苑軍事訓練教育長。
1937年抗戰爆發前任第一戰區第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哲元)部高參。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率部參加南苑對日激戰,其雙耳被日軍飛機投下的重磅炸彈震聾,後經治療恢復聽力。
1938年起歷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部軍法督察部督察官、幹部訓練團教育處處長、高參並負責司令長官部辦公室日場工作。
1943年9月任漢中行營總務處長。
1946年任北平行轅總務處中將處長。
1948年初任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部高參,3月當選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河北省代表)。
1949年隨傅作義部參加和平起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居武漢後移居上海,並任上海市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
1999年9月25日在上海富民路寓所病逝,享年102歲。

其他信息

著有《抗戰初期我的一段經歷》、《抗戰帷幕時怎樣揭開的》、《國民軍二師劉郁芬部在甘肅》、《往事滄桑憶襄樊》、《在五戰區長官部五年的回憶》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