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現居北京,香港國際華人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高級客卿書畫師、高級榮譽顧問。中原書畫院高級客座教授。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倉頡書畫院院長。享受國家津貼。清華美院大寫意高研班高級研究員。師承張立辰、王培東、李志向、端木夢錫、張國梁。作品獲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最高榮譽獎、中韓書畫名家作品交流展榮譽金獎、中日韓百位書畫名家作品交流展最高榮譽獎。

基本信息

藝術簡歷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先生自幼酷愛書畫,擅長梅、竹、牡丹、山水。長期從事書法、美術創作與研究。拜在我國著名國畫家、世紀老人端木夢錫先生門下,得國畫家張國梁先生親授。入室學畫二十餘載,得其真傳。主張師古而不泥古,外出造化。在書畫創作上以筆墨為核心,以中國畫傳統為依託,廣泛涉取,融詩情、畫意、樂感與筆墨變化之中。畫風奔放、灑脫,氣勢磅礴。作雪竹,如高天崩雲,似萬馬脫韁,有雷霆萬鈞之勢。畫紅白梅,有高山流水、江南絲竹之韻。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及省市級書畫大展並獲獎。1982年書法、美術作品參加百泉書畫大賽分獲一、二等獎,初露鋒芒。其後,作品《銀蛇狂舞》獲新加坡舉辦的“騰飛杯”中國全國書畫精品大賽精品金獎,“火鳳凰杯”書畫創作大賽之“火鳳凰銀獎”。作品《風雪勁竹》獲河南省首屆新人新作展優秀獎。《紅梅》獲第二屆“東方杯”中國書畫藝術大賽銅獎。多幅作品被國家作為禮品贈送外國友人。1998年6月,國畫《飛雪狂舞》獲新加坡舉辦的“醒獅杯”中國全國精品書畫創作大賽特等獎;1999年3月,作品《墨竹四條屏》由澳洲藝術機構永久收藏;1999年9月,國畫《銀蛇舞袖》獲99年全國民間工藝美術書法大展特別金獎;作品入編大展作品集。2001年11月被香港國際書院授予“國際銀獎藝術家”。2002年7月作品及簡介入編中國新聞出版社出版的《當代市長》雜誌。2002年1書畫作品入編為建市二十周年出版的《濮陽書畫集》。2003年6月被評為濮陽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03年9月書畫作品入編《中華龍書畫百米長卷》。2003年12月書法作品在濮陽市第二屆獻血杯書畫大賽中獲二等獎。2004年8月作品在濮陽市《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暨建市23周年書畫展》中榮獲優秀作品獎。2005年4月作品《雪竹》在中韓書畫名家作品交流展中榮獲“榮譽金獎”。 2005年7月書畫作品刊登在濮陽日報上。2005年9月作品在濮陽市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書畫展中獲“優秀獎”。2006年2月作品在“誠龍杯”第二屆濮陽市臨書大展中榮獲“一等獎”。2006年6月被文化部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書畫研究會、世界華人民族文化研究會及北京中外民間文化藝術交流促進會共同評審,評定為中國“書畫百傑”。2006年9月入編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編撰的大型記實性文化專集《奧運中國藝術瑰寶》。2006年10月在濮陽市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展覽中榮獲優秀獎。2006年10月入編中國畫研究院編撰的《中國當代書畫家翰墨精品集》。2007年1月入編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出版的大型藝術人物專集《中國藝術大家》。2007年2月參加了由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主辦的“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相約香港”中國當代名人文化交流訪問團。2007年4月入編香港大公報等單位聯合出版的《共和國基石》大型書畫專集。2007年4月作品《墨竹》在中日韓百位書畫名家作品交流展中榮獲“最高榮譽獎”。2007年3月入編由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出版的中國藝壇書畫大家與經典作品專集《走近書畫大家》。2007年5月入編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聯合國家有關部門編輯出版的大型史志《大國崛起·中華文化復興代表人物誌》。2007年6月入編中國藝術家協會編撰的《中國藝術大家傳記》2007年9月作品刊登在濮陽《龍鄉旗艦》雜誌上。2007年11月書法作品在濮陽市“清風杯”書法作品評選中榮獲一等獎。2008年7月美術作品《紅梅》入展“2008迎奧運全國職工書畫展暨國際書畫名家作品友好交流展”。2008年8月在濮陽市首屆“慶奧運助學子獻愛心”名家書畫精品義拍會上,國畫《紅梅傲雪》以每平尺2000元的價格,拍賣成功,捐獻給了貧困大學生。2008年10月作品《清風勁節》在濮陽市舉辦的“祝福奧運 情系汶川 與愛同行”書法繪畫大獎賽中榮獲二等獎。

其藝術簡歷及作品,已編入《中國當代書畫家大全》、《中國藝術收藏年鑑》、《中華人物大典》、《中國現代人才庫》等辭書。

主要作品

張同鑄作品: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張同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