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協狀元校釋

寫書生張協赴考遇盜,得貧女相救,後結為夫婦。 曾參與《中國美學範疇辭典》、《唐宋詩詞評析辭典》、《元曲鑑賞辭典》的撰寫。 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戲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

內容介紹

《張協狀元》 中國宋元南戲作品。南宋時溫州九山書會才人編撰。載於明《永樂大典》第13991卷,今存全本。寫書生張協赴考遇盜,得貧女相救,後結為夫婦。張協中狀元後,雖拒絕樞密使王德用的招贅,但貧女尋夫至京,嫌她“貌陋身卑,家貧世薄”,不肯相認,竟於赴任路上劍劈貧女。後貧女為王德用收為義女,終於重圓。此劇與久已流傳的《趙貞女蔡二郎》、《王魁負桂英》等作品一樣 ,寫男子發跡負心主題。貧女勤勞善良,嚴斥張協忘恩負義,楚楚動人;而張協則心狠手毒,名利薰心,但最後大團圓結局,削弱了作品的感人力量。人物形象鮮明,情節貫串主線清晰,曲文質直淺近,具有濃郁的民間文學氣息,提供了不少早期南戲的戲曲史料。

作者介紹

胡雪岡,原名胡煥光,1925年出生在溫州市區,原溫州師範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浙江省作協會員、中國紅樓夢學會會員。編著有《孔尚任和桃花扇》、《高則誠集》(合作)、《溫州南戲考述》、《〈紅樓夢〉回評本注釋》、《意象範疇的流變》、《美學範疇新探》。曾參與《中國美學範疇辭典》、《唐宋詩詞評析辭典》、《元曲鑑賞辭典》的撰寫。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戲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