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律

中國古代律學術語之一。

弦律

內容

由於弦振動與氣柱振動兩大類正律工具及其算律法的差別,因而形成的中國古代律學計算方法體系之一以弦定律者,稱為弦律,為管律之對稱,其特點是根據弦準上的弦長而算律。

弦律的優點在於數據精確,不需如管律再作“管口校正”計算。但由於琴弦張力無定,弦律所用工具並無確定黃鐘音高的能力;外求標準音高(猶如現代國際音高以或為絕對標準),仍須根據“黃鐘”律管的音高而定音。此音既定,其他各種音高皆隨弦律數據而定;方法的簡捷明暢,音高的精確無誤都非管律可比。

傳統的弦律工具(正律器)稱為弦準。《國語》伶州鳩篇稱之為“均鍾”,漢京房北魏陳仲儒稱之為“準”。五代王朴、明'" class=link>朱載稱之為“律準”。中國歷史上的各類弦準,形制皆如琴屬樂器,多弦;與歐洲弦準用一弦計不同。

弦律的數據,傳統以“寸”為制,表面上似律管尺寸,在弦準上實踐時實則化寸為尺,京房、何承天提出的數據皆可為例。

配圖

所屬分類

中國音樂
中國古代樂律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