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楊諾夫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楊諾夫即列寧是馬克思、恩格思創立的無產階級學說及其事業的繼承者。他創建了俄國布爾什維克黨,並締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他是世界無產階級及其它勞動人民的領袖和導師、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壓迫民族的朋友。

簡介

政治生涯

 列寧於1870年俄歷4月10日(公曆22日)出生在伏爾加河岸的辛比爾斯克城,即現在的烏里揚諾夫斯克。列寧的父親伊里亞·尼古拉也維奇·烏里揚諾夫是一位具有民主進步觀點的中學教師,後來成為辛比爾斯克省國民教育廳的視察員,因多年從事國民教育的勞績,晉升為省國民教育總監,並曾獲得貴族稱號。列寧的母親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夫娜是一位醫生的女兒,結婚前住在農村,雖然只受過親職教育,但由於她勤奮好學,後來仍然通過考試獲得國小教師的稱號。她讀過許多書, 並擅長外語和音樂。她十分關心孩子們的學習和品德教育,終日為他們操勞。烏里揚諾夫一家有六個孩子。列寧的哥哥叫亞歷山大,姐姐是安娜。妹妹奧里婭。弟弟德米特里,最小的妹妹叫瑪麗婭。
聰明活潑的列寧從五歲就開始學習文化,九歲進入辛比爾斯克中學,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因品學兼優曾獲得金質獎章。列寧的哥哥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曾是喀山大學的優等生,民意黨人青年小組的成員。1887年3月13日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因參與謀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而被捕。同年5月20日被殺密。受到極大震驚的列寧從血的教訓中增強了與沙皇專制制度作鬥爭的決心,並堅定地說:"我們不走這條路"。17歲的列寧已在探索著一條與沙皇專制制度作鬥爭的新的道路。1887年6月底,列寧全家遷居喀山,秋天他進了喀山大學法律系學習,入學不久,他因反對大學裡的警察制度而被開除,並被禁止在喀山居住。一年後列寧回到喀山,在那裡參加了當地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開始研究《資本論》。1889年5月,列寧全家遷往薩馬拉城。1891年21歲的列寧以校外生的資格通過了波得堡大學的畢業考試.並被授予優等生畢業文憑。在薩馬拉城,列寧組織了當地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並寫了最早的一篇論文:《農民生活中新的經濟變動》。1893年8月,列寧移居彼得堡(現列寧格勒城)。從此,揭開他革命生涯中新的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