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

引流管

臨床上套用的外科引流管種類很多,有的用於導尿,有的用於傷口,胸腔、腦腔、胃腸道、膽道等都有套用。外科引流為的是將人體組織間或體腔中積聚的膿、血、液體導引至體外,防止術後感染與影響傷口癒合。

簡介

引流管 引流管

臨床上套用的外科引流管種類很多,有的用於導尿,有的用於傷口,胸腔、腦腔、胃腸道、膽道等都有套用。外科引流為的是將人體組織間或體腔中積聚的膿、血、液體導引至體外,防止術後感染與影響傷口癒合。在病人套用引流管時,要注意護理。

注意事項

⑴保持引流管管道通暢,隨時注意觀察,不要受壓和扭曲,折轉成角,以免影響引流。還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脫出。

⑵套用引流管時,要注意引流瓶的位置不能高於病人插管口的平面。搬動病人時,應先夾住引流管;引流液超過瓶體一半時,即應傾倒,以防因液面過高所致的逆流污染。

⑶注意保持各種引流管與傷口或黏膜接觸部位的潔淨,以防感染。

⑷做好引流顏色、性狀及量的記錄,並及時報告醫生。

淚道引流管

淚道引流管的規格有Fr2、Fr3(配備專用手術牽引鉤)。

其產品特點包括:

淚道引流管 淚道引流管

1、矽橡膠材料,質地柔軟、彈性好,對淚道組織損傷小;

2、生物相容性好,無刺激及過敏等現象,可長期留置;

3、金屬探子前端呈淚滴狀,平滑過渡,減少對淚道的損傷, 便於自鼻腔鉤取牽出矽橡膠材料,質地柔軟,對淚道組織損傷小。臨床使用淚道引流管時,插管成功率高,引流通暢,無阻塞現象;與傳統手術相比,操作簡便,病人痛苦小、出血少,不易復發,不留瘢痕;在淚道及鼻腔內留置3~6個月,穩定無刺激,無過敏;拔管時不需麻醉,簡單易行,病人無痛苦;對淚小管斷裂吻合效果最好(無可替代),對淚小管、淚小點狹窄及鼻淚管狹窄等療效顯著。

使用淚道引流管的適應症有:

1、 慢性淚囊炎;

2、 淚小管狹窄;

3、鼻淚管狹窄、阻塞;

4、 淚小點狹窄、阻塞;

5、 淚小管斷裂等淚道疾病;

6、鼻腔淚囊吻合術。

胸腔引流管

胸腔引流管的規格型號有:Fr16、 Fr20、Fr24、Fr28、Fr32、Fr36。

其產品的特點包括:

胸腔引流管 胸腔引流管

1、矽橡膠材質,帶有可X光顯影的標記線;

2、導管前段具有光滑的側孔,確保引流通暢;

3、前端具有兩種不同形狀,一種為圓弧型,一種為鱷魚嘴型。

普通引流管

目的

1,引流氣體,液體(消化液,腹腔液,膿液,切口滲出掖)至體外,降低局部壓力,減少粘連,促進癒合。

2,作檢測,治療途徑。

用物

治療車,治療盤,血管鉗1把,別針1隻,一次性引流袋(瓶)1隻,污物桶1隻,消毒彎盤2隻(內放消毒紗布1塊,鑷子1把)5%PVP碘液,棉簽。

操作步驟

1,戴口罩,洗手。

2,將所備用物放置治療車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釋工作。冬天關好門窗,安置病人體位(低半臥或平臥位)

3,檢查傷口,暴露引流管,鬆開別針,注意保暖。

4,檢查無菌引流袋是否密封,過期。打開外包裝,檢查引流袋有無破損或管子扭曲,將引流管掛於床沿,再將引流袋外包裝墊在引流管接口下面。

5,擠壓引流管,用血管鉗夾注引流管尾端上3厘米處。

6,用PVP碘棉簽消毒引流管連線處,先以接口為中心,環行消毒,然後向接口以上及以下各縱形消毒2.5厘米。

7,用左手取消毒紗布捏住連線處的引流管部分,脫開連線處。

8,再用PVP碘棉簽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9,連線無菌引流袋,鬆開血管鉗,並擠壓引流管,觀察是否通暢,將引流管用別針固定於床單上。

10,整理用物,妥善安置病人。

11,嚴格記錄引流液量和性質。

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於引流部位,引流袋可1周更換1-2次(引流液有性狀,顏色改變的需每日更換)。

2,保持引流管通暢,定時擠壓,避免引流管摺疊,扭曲。

3,觀察引流液的量,性狀,色澤變化,與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記錄,發現異常,及時與醫生聯繫。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脫,病人活動時勿將引流管拉脫。

5,負壓引流瓶更換方法相同。

氣管切開吸痰

目的

氣管內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暢的必要手段,可刺激病人咳嗽並吸出氣道分泌物,防止肺部併發症。

用物

消毒手套,消毒吸痰管,一次性消毒杯,生理鹽水,裝有濕化液5毫升注射器,裝有10毫升呋喃西林或生理鹽水的針筒,負壓吸引裝置,必要時呼吸氣囊與氧氣連線。

操作步驟

1,戴口罩,洗手。

2,評估病人是否需要氣管內吸痰,指征包括:(1)呼吸音粗糙(2)咳嗽(3)呼吸頻率加快。

3,向病人(清醒者)或家屬(昏迷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

4,開動吸引器,將壓力調節至13.3-16.0kpa(100-120mmHg),最大不超過26.7kpa(200mmHg)。

5,將滅菌生理鹽水倒入一次性滅菌杯內,打開吸痰管,暴露末端,右手戴上手套保持無菌。

6右手持吸痰管與左手持吸引管連線,並用左手拇指控制吸引閥門,用消毒生理鹽水浸濕吸痰管試吸。

7,將吸痰管經氣管套管插入氣管內,快速地開啟吸引閥門做間歇性吸引,以鏇轉手法邊吸邊退,一次抽出痰液。切忌上下多次抽動,避免缺氧,一般單次吸引時間5-8s,不宜超過15s。

8,吸氧或休息片刻(3min)後可再次吸引,但最多不能超過4次。

9,如分泌物粘稠,可注入2-5毫升生理鹽水於氣管內,然後加壓呼吸3-4次,使滴入的液體到小支氣管以稀釋滯積的痰液並刺激咳嗽。。

10,吸痰畢,分離吸痰管,將吸引管頭泡於消毒液中,手套及吸痰管按一次性物品處理。

11,將2隻藥杯,剪去底部,兩杯之間套入紗布蓋於氣管切開口上,用生理鹽水浸濕紗布。

12,安置病人,整理床單位,整理用物,洗手。

注意事項

1,缺氧病人於吸痰前宜加大氧流量或用呼吸皮囊加100%氧氣加壓呼吸,如病情需要,可按照步驟重複吸引,但最多不超過4次,重複吸痰中間應充分給氧後再吸痰,可用呼吸皮囊加100%氧氣加壓呼吸。

2,操作時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吸痰管,手套,吸痰溶液及容器必須每次更換,避免因操作不當而引起交叉感染。

3,操作時注意動作輕,快,避免損傷氣管黏膜。

4,吸引器各管道連線要準確,無漏氣,吸引瓶及時傾倒,水面不超過2/3,每日要浸泡消毒。

5,使用人工呼吸機病人吸痰以後與呼吸機連線,調節參數。

6,氣管切開處敷料,一般每日更換一次。

胸腔引流管

目的

排出胸膜腔內氣體,液體,重建負壓,使肺復張。

用物

治療車,治療盤,治療巾,消毒水封瓶,彎盤2隻(一底一蓋),內裝無齒鑷2把,PVP碘棉球3顆(或2%碘酒,75%酒精棉球各3顆,紗布一塊),血管鉗2把,外用生理鹽水,開瓶器,膠布,別針,污物桶。

操作步驟

1,戴口罩,洗手。

2,在治療室內檢查消毒日期,打開消毒水封瓶包,檢查水封瓶有無破損,連線是否準確。

3,向瓶內倒入外用生理鹽水,蓋緊瓶塞,長玻璃管置在液面下,保持直立位,並用膠布在瓶外做好水平面標記。

4,將所備用物放置在治療車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釋取得合作。

5,正確放置引流瓶,瓶的位置與胸腔間距60-100厘米。

6,檢查傷口,鬆開別針,注意保暖,擠壓引流管,暴露胸腔引流管接口處,並接彎盤用2把血管鉗夾住胸腔引流管近端。

7,消毒接口處,並正確連線引流管。

8,檢查引流裝置是否正確,放開血管鉗,再次擠壓胸腔引流管,觀察水封瓶內水柱波動情況.

9,妥善固定,安置病人,整理用物,記錄引流液量,色,性狀.

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操作,水封瓶每日更換.

2,任何情況下引流瓶不能高於病人的胸部.

3,要避免引流管受壓,折曲,滑脫及阻塞,保持引流通暢.

4,要保持引流系統密封,胸壁傷口在引流管周圍要用凡士林紗布包蓋嚴密.如水封瓶破損,要立即夾注引流管,另換水封瓶,如胸管不斷排出大量氣體時水封管爆破,不要夾閉胸管,可立即換一水封瓶,以免造成氣胸.

5,如病人呼吸改善引流管無氣體排出,8小時內引流液少於50毫升,肺完全復張,可考慮拔管.

6,拔管後要觀察病人有無氣急情況,皮下氣腫或氣胸.

7,一次性胸腔引流裝置方法同前,並參考說明書.

三腔二囊管

目的

1,抽吸盡胃管內積液(血),積氣,減輕胃擴張。

2,肝硬化病人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的壓迫止血。

3,了解胃液的量及性質,為臨床上判斷疾病和治療提供依據。

用物

治療盤,治療巾,三腔二囊管,石蠟油,紗布,棉簽,50毫升注射器,血管鉗2把,沙袋(0.5kg),膠布,治療碗內盛開水,胃腸減壓器,滑車牽引固定架,繩,剪刀。

操作步驟

1,戴好口罩,洗手。

2,向病人解釋,取得合作。

3,將三腔管的三個腔分別做好標記,用50毫升注射器抽癟胃及食管氣囊內氣體,然後往胃氣囊注氣200毫升,食管氣囊150毫升,放在水中觀察氣囊有無漏氣變形。

4,石蠟油潤滑胃管及雙氣囊,同鼻飼插胃管法插入三腔管(胃管),抽吸胃液,有胃液抽出時,證明在胃內。

5,先在胃氣囊內注氣200毫升,用夾子夾緊胃氣囊開口端,並作好標記,向外牽拉三腔管至有輕度彈性阻力感,然後用膠布固定三腔管,在管尾扎一根粗紗繩,用0.5kg沙袋,通過滑車裝置牽引三腔管壓迫胃底,梢抬高床腳。

6,牽引方向應順身體縱軸與鼻唇部呈45度角,再用注射器往食管氣囊注氣150毫升,用夾子夾緊食管氣囊開口端,並作好標記。

7,胃管腔接胃腸減壓器,負壓調至8kPa,定時抽吸。

8,整理用物,安置病人。

注意事項

1,放置三腔管氣囊壓迫時間不超過48h,每隔12h氣囊放氣5-10毫升,以防食管胃底黏膜發生糜爛,壞死。

2,氣囊壓迫12h後,應放氣一次。氣囊壓迫48h後胃管內仍有鮮紅血液吸出,說明氣囊壓迫止血無效,應立即報告醫生。

3,記錄每日胃液吸出量及性質,以供每日補充水,電解質時參考。

4,每日口腔護理2-4次,從鼻腔沿三腔管滴石蠟油數滴。

5,防止過度牽拉或滑脫而造成食管氣囊阻塞咽喉導致窒息,特別在氣囊注氣牽引時,如病人發生呼吸困難,要立即放鬆牽引和抽出食管氣囊內空氣,如發生嚴重呼吸困難或窒息,應立即剪斷二囊管。

6,胃腸減壓器負壓維持在8kPa以利引流,用畢要清洗消毒。

7,出血停止12h後,方可從胃管內注入藥液,注入前要認清標記,嚴防灌錯到食管氣囊或胃氣囊,引起氣囊破裂。

8,肝病病人為避免誘發肝昏迷,可通過胃管注入藥液,促使腸道內積血和其他含氮物質排出,同時抑制腸道細菌以減少氨的產生。

9,出血停止48-72h後,可考慮拔管,拔管前先完全抽去氣囊內空氣,繼續觀察12h,如無出血,吞服石蠟油30-50毫升,潤滑胃壁後再拔管,以免因血塊的粘滯拉破黏膜再次出血。

腹腔引流管

分類

1、皮管:橡膠管和矽膠管二類 2、特殊引流管:T形管、U形管等

適應症

1、空腔臟器產孔或外傷破裂,常以發生繼發腹膜炎

2、腹膜及臟器內的膿腫,為了治療目的可用穿刺置管或手術切開引流

3、手術創面很大,局部滲液,滲血多,易繼發感染時

護理

1、根據病情需要觀察腹腔內可能安置幾種引流物和數根引流管,病人轉入病房必須清點,最好根據作用或名稱作好標記病接引流瓶。

2、分別觀察記錄引流出物質的性狀和量,外層敷料濕透及時更換並估計液體量,引流管如無引流物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為血液且流速快或多,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3、病人翻身、下床、排便時應防止引流管脫出或折斷滑入腹腔,滑出者應更換新管插入。

4、需負壓引流者應調整好所需負壓壓力,並注意維持負壓狀態。

5、紗布或凡士林紗布填塞止血者應密切觀察全身情況,若以穩定應在48—72小時拔除,或換新的紗布再填塞。

6、預防性套用的引流管應在48-72小時拔除,如為防止吻合口破裂後消化液漏入腹腔則應在4-6日拔除,如引流腹膜炎的膿液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7、腹腔內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則每2-3日應轉動皮管一次,以免長期固定壓迫造成繼發性損傷

8、如需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藥物或作管腔沖洗,應嚴格執行無菌原則操作

9、觀察引流物可能引起的併發症如壓迫組織壞死出血、腸瘺,繼法感染,疼痛等應當及時拔除或換管,處理併發症。

10、若膽囊術後使用T形引流管,需在術後14天后拔出,避免造成膽汁進入腹腔造成腹膜刺激征或感染。

註冊號 國食藥監械(進)字2012第3662493號 生產廠商名稱(中文)
產品性能結構及組成 引流管為一PVC軟導管,帶圓形頭,前端有一開口的吸引區,帶有深度標記線。為環氧乙烷滅菌,一次性使用。 產品適用範圍 左心室引流導管(E061、PE062)用於體外循環過程中的左心室引流。從左心室開口導入引流管。PE062用於兒童。心房引流導管(E060)用於體外循環過程中的左心引流。行心室切開術時,切勿直接穿過二尖瓣進入左心房。
註冊代理 美國愛德華生命科學世界貿易公司上海代表處 售後服務機構 美國愛德華生命科學世界貿易公司上海代表處
批准日期 2012.07.19 有效期截止日 2016.07.18
生產廠商名稱(英文) Edwards Lifesciences LLC 生產廠地址(中文) One Edwards Way, Irvine, CA 92614, USA
生產場所 12050 Lone Peak Parkway, Draper, UT 84020, USA 生產國(中文) 美國
產品名稱(中文) 引流管 產品名稱(英文) Vent Catheters
規格型號 E060, E061, PE062 產品標準 進口產品註冊標準 YZB/USA 2631-2012《引流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