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與音樂

◆建築與音樂 ◆建築中的時間 ◆羅馬式的建築與音樂

內容簡介

建築與音樂》介紹的是西方文化,出發點就是用空間和時間的概念來分析建築和音樂的問題。我們認為:時間和空間是跨越國界的,是人類共通的問題。非常有意思的是,空間和時間在英文中是『space』和『time』兩個完全不同的單詞,而用漢字表達這兩個概念的時候則是「空間」和「時間」'兩個詞都有一個「間」字。在空間和時間裡,都存在著音程的問題,如果從漢語文化的角度來考慮的話,我們認為與中國讀者更親近。我們對中國的音樂理論也非常感興趣'但是中國的音樂理論博大精深,此次書中我們沒有談及,希望中國的讀者讀完這《建築與音樂》之後,能夠對此問題展開研究和討論。

作者簡介

五十嵐太郎,生於1967年,建築史學家和建築評論家,畢業於東京大學研究生院,工學博士,現從事於東北大學準教授工作。同時。五十嵐太郎還是“第十一屆威尼斯雙年展”國際建築展日本館的最高負責人。著述有《終結的建築/起源的建築》(ENA×出版)、《戰爭與建築》(晶文社)、《現代建築中的遠近法》(光文社)、《美麗的都市·醜陋的都市》(中公新書)、《有關現代建築的16章》(講談社現代新書)、《新編新宗教和巨大建築》(築摩書房)、《“結婚儀式教堂”的誕生》(春秋社)等。
野格子,出生於1968年,1991年畢業於橫濱國立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1993年於同一所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94年在橫濱國立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作為助手進行相關工作,2006年成為同一工學研究院的特別研究教員。2006年至2007年攻讀費倫澤大學建築學部客座研究院工學博士。營野裕子的研究方向為西洋建築歷史。著有《讀書:建築的書籍/都市的書籍》(合著,INAX出版)。另外著有論文《西洋建築與音樂的比較藝術歷史研究》(橫濱國立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目錄

序 至死不渝地戀慕繆斯女神的戴米烏爾格
◆音樂與建築
◆比例論派系
◆視覺與聽覺的互換
◆比例論的界線
◆自古以來就有的說法:建築等於凍結了的音樂
◆分析方法以及本書的構成
◆建築與音樂
第一章 體驗時間與空間
◆藝術的分類方法
◆建築中的時間
◆圓環與直線
◆人類與世界
◆體驗作為空間的音樂
◆羅馬式的建築與音樂
第二章 哥德式建築與聖母院樂派
◆關於問題的框架
◆關於哥德式建築的理論
◆增值的理論過程:特洛普斯的中世紀音樂
◆增值的理論過程:開放構造的哥德式建築
◆增值的基本單位:由調式和節奏構成的時間單位
◆附加的基本單位:間隔系統的空間構造
◆基本單位的詳細劃分
第三章 關於中世紀的象徵
◆與自由七學科相關聯的建築和音樂
◆哥德式建築的象徵功能
第四章 文藝復興的邂逅——布魯內萊斯基和紀堯姆·都費依的比例理論
第五章 邏輯上的單位理論——模量和塔克圖斯
第六章 風格主義的實驗與融合
第七章 巴洛克時期的不完整性
第八章 以巴赫為跳板考察建築與音樂
第九章 聖馬可大教堂和威尼斯樂派
第十章 莫扎特和建築
第十一章 寄生蟲的標註——樂庫、薩蒂和舒曼
第十二章 澤納基斯和勒,柯布西耶的菲利普斯館
第十三章 線與面之間——里伯斯金論

精彩書摘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塞巴斯蒂亞的《建築論》這本書一注六10該書第四篇--一五三七年一記述了五種柱式,它們分別是塔司乾柱式、多立斯柱式、愛奧尼亞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在關於多立斯柱式的記載中提到,多立斯柱子中套用到了與柱子半徑長度相等的模數,而在其他四種柱式中沒有用到模數這一概念。然而,在多立斯柱式中,只以模數為單位決定了柱子的半徑、柱子底端的高度、柱頭的高度、柱子下楣的高度以及三聯淺槽飾的高度和寬度,在除此以外的細微部分並沒有用到模數。取而代之的是,通過分割具體部分的大小這種方式來表示周圍其他建築部分的大小。也就是說,在建造柱子的時候,沒有用到通用的尺寸,也並不是所有的部分都是以模數為單位來決定大小的。另外,與阿爾貝蒂一樣,《建築論》這本書中所提到的建築各個部分的大小也是通過相互關係而決定的。
另一方面,在十六世紀後半期維尼奧拉所著的《建築的五種柱式規範》一書中,作者提到五種柱式的建造過程中都用了模數這一單位。模數和建築物各個部分的具體比例關係雖然有點不同,但無論在哪種情況下,模數都通過分割從柱子基礎部分到柱子下楣這~方法而適用於各種柱式,模數的大小就與柱子基底部分的半徑達到了一致。之後,就形成了這樣一個原則,即記錄柱子的時候,柱子所有部分的大小都由模數來表示,而圖紙中每一部分的大小都由數值來表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