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發集團

建發集團

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創立於1980年12月,經過三十一年不斷的創新與變革,建發已發展成為註冊資本38億元人民幣,資產總額超過760億元,年營業收入超過940億元,年利潤總額超過40億元的福建省大型實業投資企業集團,主要業務涵蓋供應鏈運營、房地產開發、旅遊酒店、會展業等多個領域,2012年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33名、中國服務業500強第45名、中國企業效益200佳第170位,並連續多年位居福建省企業集團100強首位。今後集團將通過擴大現有核心產業的投資、適度增強現有新興產業投資、積極對現有其他投資企業進行資本運作,並嘗試一些新領域投資,將採取傳統產業項目與高科技項目相結合、產業投資與戰略投資、風險投資相結合、獨立投資經營與合資合作相結合的策略,促進重點領域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與升級,實現投資收益的較大增長和核心產業品牌增值,促使集團穩步發展。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建發股份建發股份
今後集團將通過擴大現有核心產業的投資、適度增強現有新興產業投資、積極對現有其他投資企業進行資本運作,並嘗試一些新領域投資,將採取傳統產業項目與高科技項目相結合、產業投資與戰略投資、風險投資相結合、獨立投資經營與合資合作相結合的策略,促進重點領域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與升級,實現投資收益的較大增長和核心產業品牌增值,促使集團穩步發展。

發展歷程

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初創階段(1980-1984年):伴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的成立而誕生。
作為地方政府屬下的一家外向型投資發展公司,此時的建發公司既有政府的職能又有公司職權,是廈門特區對外引進資金、技術、設備的最重要視窗,代表廈門經濟特區和廈門市政府對外宣傳接待、洽談、參股組建新型的中外合資公司,吸引外資,改造原有的國營老企業。四年間,公司共對外洽談簽訂合資合作項目471個,其中公司參與合資、合作項目共22項。廈華電子公司、廈新電子磁帶公司的創建,印華地磚廠和廈門飲料廠可口可樂生產線的引進,廈門航空有限公司、廈門國際銀行以及華美捲菸廠等的組建都與建發公司息息相關。
轉型階段(1985-1988年):由行政性公司向經營型企業轉變並初具規模。
1984年,廈門特區從湖裡2.5平方公里擴大到全島。公司繼續承擔著市政府引進外資和接待的任務,四年間,共為特區引進投資245項,引進先進技術、設備45項,協定總資金51.71億元人民幣。同時公司因勢利導、擇優選項,開始逐步參與投資一批中外合資、合作和內聯企業,公司以貿易帶投資、以投資促貿易的經濟戰略得到實施,貿易額逐年成倍增長,建發公司也隨之從初創階段企政合一的地方行政事業型公司逐步轉換成為以投資和貿易為主的綜合性經營企業。
改革創新階段(1988年--1995年):實施內部經營機制改革,清理整頓投資項目,創建具有實力的經營實體。
此階段公司開始對內部經營機制進行重大改革並逐步深化改革的內涵,相繼實行了經濟目標責任制、人事制度改革、分配製度改革,創建"貢獻積累獎";實行年終幹部考核制度,建立經理離任審計制度等等,使廉潔自律、民主監督、制度約束相互作用;1995年在廈門率先實行全員勞動契約制,取消福利房,實行職工住房商品化。
同時公司加大力度清理整頓投資項目,通過清盤、中止經營、轉讓股權等方式,壓縮清理了30多家經營管理不善或效益不佳的參股企業,使公司前期粗放型投資的負面影響得到抑制,盤活了部分資金,渡過了生存危機,從1993年開始,公司的經營進入了良性循環軌道。
快速發展階段(1996年--2000年):在生產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的同時,通過抓資本經營,公司進入有規劃的快速發展階段。
此階段公司的生產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均穩步增長,公司經營的幾項主要行業在此階段呈迅速發展趨勢,並在生產經營規模和效益不斷增長的同時,開始涉足資本經營。1998年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設立、上市,不僅使集團公司具備了在資本市場上直接融資的功能,也使公司實力進一步增強。公司先後收購廈門聯發公司、廈門華僑電子企業有限公司、接管新悅華發展公司和悅華酒店、收購廈門航空公司20%股權、接受市政府委託管理投資十幾億元的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這之後公司迅速擴大了經營規模和實業,實現了資產規模和經濟效益同步增長,生產經營和資本經營共創佳績。
核心行業形成階段(2001年-2003年):完成了集團三年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集團核心產業突顯,業務、實業和品牌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此階段公司努力完成第二個三年規劃(2001年至2003年)制訂的戰略目標。通過這調整發展的三年,公司的貿易、房地產開發和旅遊酒店等核心業務的規模和效益快速增長,同時還接管了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完成了建發信託與廈門國際信託公司的合併重組工作,參股了法拉電子股份公司,完成了建發股份公司增發9000萬股等一系列重大事項。三年來,公司內部對集團組織管理架構和管理辦法進行調整、對分配體系等進行較大改革,總結提煉出了“團結和諧、敬業守信、穩健務實、創新進取”的建發企業文化。公司的經濟實力、品牌知名度和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

投資大事

2007年-2009年

–2008年7月,建發股份參股設立龍源海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持40%的股權。
–2008年1月,建發股份與台灣人壽獲準共同籌建君龍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建發股份持新公司50%的股權,2008年9月獲準設立。
–2007年9月,建發股份增發7306萬股,募得近15億元人民幣的資金。
–2007年4月,建發股份參股公司紫金銅冠成功要約收購英國AIM上市公司蒙特瑞科公司。
2004年-2006年

–2006年12月,建發旅遊集團設立廈門新怡酒店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建發股份參股設立四川永豐漿紙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0%。
–2006年3月,建發股份控股設立廈門金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2006年1月,建發旅遊集團設立廈門海悅酒店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建發股份與象嶼集團合資設立廈門現代碼頭有限公司,建發股份持50%的股權。
–2005年11月,廈門國際會展集團組建成立,建發股份持其母公司95%的股權。
–2004年12月,建發股份控股子公司建發製藥與廈門星鯊實業公司合併,成立廈門星鯊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建發股份持該公司30%股權。
–2004年7月,建發旅遊集團在泉州設立泉州悅華酒店
–2004年7月,聯發集團與建發股份共同設立廈門金原擔保投資有限公司。
–2004年5月,建發旅遊集團投資設立廈門廈賓酒店有限公司,該公司於7月1日起開始正式受託經營管理廈門賓館的資產。
2001年-2003年

–2003年9月,建發股份公司通過增發9000萬公眾股,收購了廈門國際會展新城投資建設公司95%股權。
–2003年6月,建發旅遊集團參與投資設立了武夷山悅華酒店有限公司,占該公司70%的股權。
–2002年12月,廈門建發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成立。
–2002年12月,建發集團參股的廈門法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於在上海交易所上市。上市後,建發集團持有該公司3000萬股,占總股本的20%。
–2002年2月,原廈門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和廈門建發信託投資公司合併,獲準重新登記為廈門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建發集團持有該公司51%的股權。
–2002年2月,建發股份對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幣5000萬元,持該公司20%股權。
–2002年1月,悅華酒店收購廈門金海岸大酒店全部股權。
–2001年1月,建發股份全資子公司建發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前

–2000年10月,建發集團投資參股廈門法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8月,建發股份首次配股5550萬股,大股東建發集團以其持有的廈門航空公司40%權益作價5.91億元參與配股,並向社會募集現金1.8億元。
–1999年12月,建發集團參股大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999年10月,建發集團受讓廈門航空公司20%股權,使建發集團所持的廈航股權增至40%。
–1998年底,建發集團接管廈門新悅華發展公司和悅華酒店,從而擁有了廈門當時唯一的一家五星級酒店---悅華酒店。
–1998年12月,建發股份收購廈門製藥廠70%股權,與廈門國有資產投資公司合資組建廈門建發製藥有限公司。
–1998年5月,由集團作為獨家發起人以募集方式對其部分資產及業務進行改組,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設立了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6月16日,該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98年初,建發集團收購廈門市電子行業的龍頭企業--廈門華僑電子企業有限公司52.97%的股權,成為廈華公司的控股股東。
–1997年初,建發集團受讓聯發44%股權,使建發集團所持的聯發股權增至95%。

控股企業

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
建發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建發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聯發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國際會展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參股企業

廈門航空有限公司
廈門國際銀行
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法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榮譽

中國企業500強
中國馳名商標
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全國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
全國守契約重信用企業
中國紅十字總會“紅十字勳章”
福建省企業知名字號
福建省文明單位
福建省經濟社會突出貢獻單位

企業足跡

1980年,伴隨著廈門經濟特區成立的號角,建發集團的前身-----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公司在這塊拓荒的土地上誕生了。27年來,在廈門市政府的領導與支持下,經過一代又一代建發人無悔的奮鬥拼搏,它始終堅定地和特區一起茁壯成長並逐漸走向成熟,形成了以供應鏈運營、房地產開發、旅遊酒店為產業核心的綜合性國有大型投資企業,探索出了一條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之路。28個春秋,28度風雨,從一家行政公司向經營企業的轉變,從小型國有公司向大型投資集團的升格,每一個前進的步伐都浸透著建發人的汗水和智慧,每一項業績的取得都閃爍著建發人永不滿足、不斷創新的精神之光。
初創階段(1980-1984年):伴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的成立而誕生。
作為地方政府屬下的一家外向型投資發展公司,此時的建發公司既有政府的職能又有公司職權,是廈門特區對外引進資金、技術、設備的最重要視窗,代表廈門經濟特區和廈門市政府對外宣傳接待、洽談、參股組建新型的中外合資公司,吸引外資,改造原有的國營老企業。四年間,公司共對外洽談簽訂合資合作項目471個,其中公司參與合資、合作項目共22項。廈華電子公司、廈新電子磁帶公司的創建,印華地磚廠和廈門飲料廠可口可樂生產線的引進,廈門航空有限公司、廈門國際銀行以及華美捲菸廠等的組建都與建發公司息息相關。
轉型階段(1985-1988年):由行政性公司向經營型企業轉變並初具規模。
1984年,廈門特區從湖裡2.5平方公里擴大到全島。公司繼續承擔著市政府引進外資和接待的任務,四年間,共為特區引進投資245項,引進先進技術、設備45項,協定總資金51.71億元人民幣。同時公司因勢利導、擇優選項,開始逐步參與投資一批中外合資、合作和內聯企業,公司以貿易帶投資、以投資促貿易的經濟戰略得到實施,貿易額逐年成倍增長,建發公司也隨之從初創階段企政合一的地方行政事業型公司逐步轉換成為以投資和貿易為主的綜合性經營企業。
改革創新階段(1988年--1995年):實施內部經營機制改革,清理整頓投資項目,創建具有實力的經營實體。
此階段公司開始對內部經營機制進行重大改革並逐步深化改革的內涵,相繼實行了經濟目標責任制、
人事制度改革、分配製度改革,創建"貢獻積累獎";實行年終幹部考核制度,建立經理離任審計制度等等,使廉潔自律、民主監督、制度約束相互作用;1995年在廈門率先實行全員勞動契約制,取消福利房,實行職工住房商品化。
同時公司加大力度清理整頓投資項目,通過清盤、中止經營、轉讓股權等方式,壓縮清理了30多家經營管理不善或效益不佳的參股企業,使公司前期粗放型投資的負面影響得到抑制,盤活了部分資金,渡過了生存危機,從1993年開始,公司的經營進入了良性循環軌道。
快速發展階段(1996年--2000年):在生產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的同時,通過抓資本經營,公司進入有規劃的快速發展階段。
此階段公司的生產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均穩步增長,公司經營的幾項主要行業在此階段呈迅速發展趨勢,並在生產經營規模和效益不斷增長的同時,開始涉足資本經營。1998年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設立、上市,不僅使集團公司具備了在資本市場上直接融資的功能,也使公司實力進一步增強。公司先後收購廈門聯發公司、廈門華僑電子企業有限公司、接管新悅華發展公司和悅華酒店、收購廈門航空公司20%股權、接受市政府委託管理投資十幾億元的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這之後公司迅速擴大了經營規模和實業,實現了資產規模和經濟效益同步增長,生產經營和資本經營共創佳績。
核心行業形成階段(2001年-2003年):實施集團第二個三年發展規劃確定的戰略,集團核心產業突顯,業務、實業和品牌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此階段公司努力實現第二個三年規劃(2001-2003年)制訂的戰略目標,通過整合,公司的貿易和物流、房地產開發和旅遊酒店三大核心行業已經突顯,所有的貿易和物流企業歸入建發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管理,並設立了建發房地產集團和旅遊集團。同時完成了建發信託與廈門國際信託公司的合併重組,參股法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建發股份公司增發9000萬股,收購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等一系列重大事項。在這一階段,公司內部還對集團組織管理架構和管理辦法、分配體系等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和改革,總結提煉出了“團結和諧、敬業守信、穩健務實、創新進取”的建發企業文化內涵。公司的經濟實力、品牌知名度和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
核心行業快速成長階段(2004年-2006年):實施集團第三個三年發展規劃確定的戰略,集團規模和效益快速增長,集團的管理架構更加清晰,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集團綜合實力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此階段公司全面完成了第三個三年規劃(2004-2006年)制定的戰略目標,公司的貿易和物流、房地產開發和旅遊酒店三大核心行業的規模和效益快速增長,公司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同時通過整合、重組、轉讓資產,集團的管理架構更加清晰。
在這一階段,公司在加強經營管理規範化的同時,還加大品牌推廣力度,推出新的品牌標誌,樹立了新形象,“建發”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團結、敬業、誠信、進取”的核心企業文化已深入員工心中。集團綜合實力再邁上一個新台階。
展望未來(2007-)
2007年,公司將開始實施第四個三年發展規劃(2007-2009年),規劃期內,將通過擴大現有核心行業的投資、適度增強現有培育行業的投資、積極對現有其他投資業務進行資產運作以及嘗試一些新領域投資,加大資本運籌力度,實現投資收益的較大增長;促進重點領域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與升級,提升品牌價值,使建發集團成為在國內聲譽較佳的,具有綜合運營能力的大型投資集團企業。
目前,公司正按照新的三年規劃確定的方向,堅定不移地做專、做強、做大核心產業,培育新興產業,貫徹實施人才梯隊戰略,不斷提高投資效益和改革管理中不適應業務發展的部分,使集團能在經濟實力、人才素質、管理體制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再躍上一個新台階。

企業標誌

標誌是一個品牌的視覺符號,同時也傳達著品牌的精神與理念,它對一個品牌形象的體現有著重要的作用。建發集團的標誌取自建發的品牌名:C&D。由英文名稱“Construction&Development/建設與發展”的縮寫組成。通過突破的一筆,運用手寫體的形式,以及選用與藍色形成強烈對比的紅色,視覺化地表現了建發集團敢想肯做的品牌特性。

媒體報導

8家廈企進《財富》中國500強——廈門建發排名第51位,繼續領跑閩企。
昨日,美國《財富》雜誌公布了2013年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廈門有8家企業入圍。其中,廈門建發繼續領跑,去年全年營收911.67億元,利潤21.56億,排名上升6位。
對比去年的榜單,入圍500強的8家廈企仍是老面孔:廈門建發(51名)、紫金礦業(107名)、廈門國貿(121名)、廈門象嶼(163名)、廈門金龍(228名)、廈門信達(248名),廈門鎢業(430名)、廈門廈工(453名)。
公司還是那些公司,但遭遇卻大不相同。排名上升最快的是紫金礦業,比去年上升了13名;廈門廈工的跌幅最大,比去年下跌153名,廈門鎢業的跌幅次之,下跌126名。此外,廈門國貿下降11名,廈門象嶼下降27名,廈門金龍下降15名,廈門信達上升3名。
廈企業之外還有4家閩企業上榜,分別是興業銀行(今年排名55)、永輝超市(今年排名197)、福建三鋼閩光(237)、福耀玻璃(385)。冠城大通去年排名372,今年則跌出榜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