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文廟大成殿四配享牌位

建水文廟大成殿四配享牌位

此展品為木質牌位,後麵塑像是泥塑。供奉復聖顏子、述聖子思子;西邊設宗聖曾子、亞聖孟子四位“配享”,是配祀中的第一等。現收藏於雲南建水文廟。

基本信息

數據:位高一尺七寸,廣四寸五分,厚五分
收藏:建水文廟

文物介紹

大成殿的東邊設復聖顏子、述聖子思子;西邊設宗聖曾子、亞聖孟子。
木牌尺寸都有規定,位高一尺七寸,廣四寸五分,厚五分。赤地金書。小座高三寸五分,大座高一尺五分,東西連,二龕合座。
由於孔廟中的主祀是孔子,所以“配享”其實是孔廟奉祀的第二等,但是是配祀中的第一等,因孔廟中共有四人配享所以被後世之人稱為“四配”。
根據明《陋巷志》,漢高祖十二年劉邦過魯國,“以太牢祀孔子,以顏子配享”。唐總章元年(668年),命以顏回、曾參配祀,故配祀增至兩人。開元八年(729年),命以十哲從祀,顏回位居十哲之首,曾參位居十哲之後,配享成了十一位。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孔子及弟子爵號,孔子為文宣王,顏回為兗公,十哲中另九人為侯,其他弟子為伯,顏回地位高於其他弟子。宋元豐七年(1084年)命以孟軻配享,位居顏回之次,崇年三年(1104年)增加王安石配享,位居孟子之次。但建康元年(1126年),右諫議大夫楊時上疏,說王安石學術荒謬,建議削去王安石的配享,朝廷同意,罷免了王安石。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增加曾參、孔�(字子思)配享,從此確定了孔子廟的四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