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一中

延邊一中

延邊第一中學,全稱為吉林省延邊第一中學。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是用自己民族語言文字授課的朝鮮族高級中學。是延吉市唯一一個省級朝鮮族高中。創建於1952年11月16日。

基本信息

建校歷史

延邊一中延邊第一中學,全稱為吉林省延邊第一中學。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是用自己民族語言文字授課的朝鮮族高級中學。是延吉市唯一一個省級朝鮮族高中。創建於1952年11月16日

教育方針

延邊第一中學經過55年來的辦學實踐,立足於國家教育方針,著眼於21世紀對人才的需求和民族教育的特點,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辦三校,育三人”的辦學目標與培養人才目標,即把延邊第一中學辦成“造就民族精英的基地學校,全國一流的名牌學校,現代化的民族學校”,把學生培養成“出眾的民族人,優秀的中華人,開放的世界人”。
延邊第一中學是培養民族精英的基地學校。55年來,培養出一萬六千餘名學生,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升入全國高等學府深造。特別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校堅持改革,大抓教育質量,每年輸送名牌大學和重點大學的人數在省內屬前茅,成為在全國也是廣為人知的中學。每年的聯考升學率都能保持90%以上。

2008年聯考中取得突出成績:

文科考生許美善以672分的優異成績成為全省文科狀元,趙雪蓮以668分名列全省第二名。在全州前20名文、理考生中,延邊一中分別占了16名和12名,其中理科前2名和文科前6名均為我校學生;我校共有27名學生考入全國名牌大學。其中,北京大學9名,清華大學12名,中國科技大學6名。

延邊第一中學是民族教育改革的實驗校。長期以來延邊一中根據民族教育的特點,以改革與實驗為先導,以三語(漢語,朝鮮語,外語)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向綜合實驗、整體改革發展,摸索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新路子,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步步上新台階。1997年被定為國家級在少數民族學校中推行中國漢語水平考試試點校,試驗結束時合格率達到百分之百,將“雙語”“三語”教改實驗推向更高層次發展。

學校榮譽

延邊第一中學是培養特色人才的基地學校。延邊第一中學堅持“全面發展打基礎,發揮特長育人才”的指導思想,挖掘潛力,發展個性,以數學科為中心,在語文、外語、物理、化學、電子計算機、足球等各學科各個方面大批地培養學業有特長的人才。1978年以來我校學生參加國家和省級學科競賽獲獎者共達500多人次,近五年來竟達400多人次。其中數學科自1982年以來15次參加全國數學聯賽獲獎人數達350多次,吉林賽區個人冠軍5名,91、93、94、95,97, 99,獲吉林賽區集體冠軍,1999年成績更輝煌,一等獎12人,相當於長春地區的獲獎者總數,參加全國數學冬令營,我省有6人,我校就占了3人,成了省內乃至全國培養數學特長生名校之一,成了省普通高中培養數學特長生基地。足球方面的成績也喜人,1982年參加全國中學生“三好杯”足球賽,獲得了文化科考試第一名、足球賽第一名和《精神文明隊》錦旗;1992年參加全國朝鮮族足球賽獲得亞軍,同年代表吉林省參加全國中學生足球錦標賽東三省選拔賽,獲得第一名,同年又代表東三省參加全國第六屆中學運動會足球賽獲第五名;1997年5月參加省第六屆中學生運動會獲足球賽第一名;1998年參加全國第七屆中學生運動會“天康杯”足球比賽獲第四名;1999年參加全國第七屆中學生運動會足球比賽獲第五名。參加2000年“華晨杯”全國中學生足球聯賽,延邊一中一隊、二隊獲得吉林賽區第一名和第三名並參加2000年“華晨杯”中學生足球聯賽,取得第三名。
延邊第一中學是視窗學校。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已經成了不僅在國內少數民族中,而且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族視窗校,成了對外宣傳我國民族政策、民族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視窗。

延邊一中獎學金介紹

為了民族教育的興旺、為了延邊第一中學的教育改革的突飛猛進,國外和一些關心教育的有志之士和友人非常重視教育投資,慷慨解囊,在我校學生中選出品德好,學習成績優秀、生活困難的學生,發放獎學金,鼓勵他們早日成為出眾的民族人,優秀的中華人,開放的世界人。

一、機構

1,學校建立獎學金管理委員會。設理事若干名,組成理事會,選出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

2,獎學金管理委員會的重大事宜,有理事長主持。

3,獎學金管理委員會的一切事情由理事長委任秘書長執行。

二、獎學金種類

我校現有13項獎學金。

1,美國李康準、金勛東兩位先生建立的“圓光獎學金”;

發放對象:代表我校在全國、全省各科競賽中獲獎的學生和在各項活動中有特殊貢獻的學生。

2,邊榮益院長建立的“美國世界文化交流院獎學金”;

發放對象:在我校2年級學生中選品德好、學習成績良好、家境困難的學生。

3,韓國閔洪基教授建立的“閔洪基獎學金”;

發放對象:農村學生中家境困難的學生。

4,加拿大楊三五教授建立的“楊三五獎學金”

發放對象:品德好、學習成績良好、家境困難的學生。

5,韓國的S.K海運集團建立的“S.K獎學金”;

發放對象:考入三大院校的學生和考入名牌大學的學生。

6,金龍洙牧師建立的“草原文化獎學金”;

發放對象:品德好、學習成績良好、家境困難的學生。

7,朝興銀行建立的“朝興銀行獎學金”;

發放對象:品質好、學習成績特優的每學年成績在前五名的學生。

8,權泰日會長建立的“愛心獎學金”;

發放對象:家境特困的學生(孤兒)中選拔。

9,韓國勞迪獎學財團建立的“勞迪獎學財團獎學金”;

發放對象:學校指定的雙特困生、品質好、學習成績良好的學生

10,延邊利建木製品有限公司建立的“利建產業獎學金”;

發放對象:品德好、學習成績良好、家境困難的學生。

11,延邊科技大學建立的“夢、希望、未來獎學金”;

發放對象:在高三學生中品質好、學習成績良好、家境特困難的學生。

12,延邊文學雜誌社姜玉等建立的“關心下一代年輕文人”獎學金;

發放對象:有特殊才能、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13,日本(金哲)獎學金;

發放對象:家境特困的學生。

優美校園

延邊第一中學是環境優美的園林化學校。經長期的努力,已達到“一年四季綠滿園,校園勝過花園美”的境地,為學生學習生活和陶冶情操,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延邊一中延邊一中校園風景
延邊一中延邊一中校園後院
延邊一中延邊一中學生宿舍樓
延邊一中延邊一中標識台
延邊一中學校廣場
延邊一中延一的春天
延邊一中暴雪後的學院

延邊第一中學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首位。1993年制定了培養名校長、名教師工程,要求到2000年,校一級領導大部分達到碩士水平以上,校長要成為知識淵博的學者和教育家;大部分學科教研組要有一、二名以上碩士,要有學者型、研究型學科帶頭人和富於探索精神的學科教學能手,由此形成層次高、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現以校長為首的10名骨幹教師參加“教育學原理”碩士生進修班,有7名教師成為全州“學科帶頭人”、有3名教師成了全州“教學能手”、有一名教師被評為吉林省“有特殊貢獻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另有一人被評為“吉林省十佳民族語言教師”、有一名全國數學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特級教練和十餘名一級教練員、有五名省級學科帶頭人。
為首批進入全國1000所重點高中的行列,我校加快硬軟體建設,學校教育教學裝備日趨現代化,走在吉林省前列,校內教學微機網和閉路網已經全部開通,教師自製課件的數量和質量水漲船高,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延邊第一中學建校四十八年來碩果纍纍,獲得了不少榮譽。曾於1960年參加全國文教群英會,被評為全國文教系統先進單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獲得了更多的榮譽:省模範集體、省基層先進黨組織、省文明單位、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整體改革先進實驗校、省文教系統精神文明建設示範校、省教育工會先進職工之家、省優秀團委等等,僅1999年就被評為省模範集體、省精神文明單位、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集體。
延邊第一中學已經走過了55年的光輝歷程,正以更加昂揚的精神,以更堅實的步伐,在黨的民族政策的陽光雨露滋潤下,為實現自己的辦學目標和育人目標,奮勇前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