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兒女聯誼會

延安兒女聯誼會

延安兒女聯誼會是繼承“延安精神”和發揚延安革命老前輩優良傳統的子女聯誼會,延安兒女聯誼會是延安抗戰幹部子女在新時代繼承黨的優良傳統的愛國群團組織。其宗旨是:“繼承革命傳統,弘揚延安精神,聯誼革命後代的情誼,謳歌民族正氣”。

基本信息

初始創建

抗戰時宋慶齡捐資延安保育院370名兒童 抗戰時宋慶齡捐資延安保育院370名兒童

延安兒女聯誼會源於1984年4月18日北京一零一中學、師大女附中、育才學校55、56屆老校友的聚會。共同的經歷與同窗之誼使大家感到格外親切,一致要求用個有形的組織把大家聯繫起來,故成立了“新華兒女聯誼會”。在李偉信、韓鑫、邢立統、劉廷曉等老校友為核心的組織領導和眾多校友參與下,聯誼活動範圍越擴越大,到90年代初相互聯誼的校友已擴大到當年的延安“保小”、“抗小”、“延中”、“自然科學院補習班”,晉冀魯豫的“行知”,晉察冀的“光明”、“榮臻”以及進京前後建立的“育才”、“八一”、“育英”“華北”等中國小校友,後來又延伸到“延安保育院” 、“洛杉磯託兒所”、“蘇聯國際兒童院”、“華東幹部子弟學校”、中南“一小”、“二小”等校友。

確定命名

延安兒女聯誼會圖示 延安兒女聯誼會圖示

在籌建中,經過研究和多方協商,最後確定了“延安兒女”的特定概念:即以父輩在延安生活、工作過的後代和在延安出生、學習、成長起來的孩子們,並確定以“北京延安兒女校友聯誼會” 這個新名稱組織了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的活動。1998年,為了增多聯誼機會,多乾實事,將每年的定期春節團拜會改成不定期的多次小會,並陸續組織了合唱、舞蹈、太極拳、書畫、生活保健小組。這年的夏秋季,“北京延安兒女校友聯誼會”調整了組織機構;為了減輕年大體弱的老校友的負擔,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換屆;以育英、一零一、育才、八一、師大女附中、華北國小等中國小校友為主,推薦理事會後選人並選舉產生了以馬青柯為會長的會長會議。2001年在新世紀第一次理事擴大會上又將名稱“北京延安兒女校友聯誼會”中“校友”二字刪去,以適應不是以上六校校友的延安兒女也能參加聯誼會。

範圍範疇

延安兒女聯誼會 延安兒女聯誼會
解放軍報、中國軍網多家媒體採訪延安兒女 解放軍報、中國軍網多家媒體採訪延安兒女

2002年以胡木英為會長組成“北京延安兒女聯誼會” 理事會和會長會議。當時對延安兒女的界定還限在在校享受供給制的校友中。隨著近幾年國家對革命傳統教育的逐步重視,社會上對老一輩的懷念加深,“北京延安兒女聯誼會”組織和參與社會各種活動的增多,這個群體也受到社會上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認可,也有更多的革命後代要求加入到“北京延安兒女聯誼會”的活動中來,經過反覆醞釀,在2008年新春團拜會上明確把“延安兒女”定位在延安老一輩於抗戰時期參加共產黨、參加革命的後代們,也就是說“延安兒女”在延安生、延安長、父母是在延安工作、學習過的幹部,也不局限曾否在校享受過供給制,父輩

在延安無論是領袖、領導人還是普通戰士、幹部、職工之後,都是延安兒女,願意在這個旗幟下一起聯誼、合作的都歡迎。1993年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籌備會上 進行了討論。

辦會宗旨

抗戰時期朱德與兒童 抗戰時期朱德與兒童

延安兒女聯誼會的宗旨是:“繼承革命傳統,弘揚延安精神,聯誼革命後代的情誼,謳歌民族正氣,為老少邊窮地區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組織作風

在八一禮堂春節團拜會場景 在八一禮堂春節團拜會場景

延安兒女聯誼會每次開會,不分級別大小、不分職務高低、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派別、不擺宴席等,一律平等待人,一視同仁,仍然保持著優良的延安樸素而光榮的傳統。

緬懷先烈

緬懷李大釗

2009年7月1日,“北京延安兒女聯誼會”的代表一行40餘人到津參觀李大釗烈士紀念室,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以此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8周年。

他們40餘位“延安兒女”從北京來到李大釗烈士的母校——天津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設在學院的李大釗烈士紀念室,和師生一起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並在李大釗烈士塑像前合影留念。隨後,“延安兒女”向學院贈送了圖書,並和學院師生一起開展了“迎七一黨的生日,緬懷老一輩革命家”主題紀念活動。,“延安兒女”在河東區委黨校贈書,並與河東區離退休老同志、社區代表等共唱革命傳統歌曲。

緬懷張寒暉

延安兒女雕像 延安兒女雕像

2012年10月26日,在《張寒暉》電影正在拍攝之時,延安抗戰幹部兒女鄭燕然到定州緬懷張寒暉。定州市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永紅、辦公室馬鴻英、文化科曲科長、文教科安科長,地方志等部門參加了座談活動。

軍需學院教授鄭燕然的父母及哥哥,曾在抗戰時期的延安與抗戰作曲家、《松花江上》作者張寒暉是鄰居,他們從1942年初至1946年3月,在艱苦的歲月里朝夕相處,無論在生活和工作等方面都有著息息相通的親密往來,尤其是鄭燕然的哥哥鄭雲燕,在延安才不滿十歲,時常與病中療養的張寒暉陪伴在一起,度過了4年時光,結成忘年之交。張寒暉經常教他唱歌作曲,講述戰爭勝利與和平那一天的夢想。在張寒暉彌留去世間,鄭雲燕泣淚嗚聲,一直守候在他身旁。後來,鄭雲燕歷經坎坷,也患肺病英年早逝,臨終前留下遺願,並委託鄭燕然一定帶著他們的夢願到定州看看今昔的變化。實現他們兩代人的遺願。

延安兒女緬懷張寒暉 延安兒女緬懷張寒暉

身為延安兒女的鄭燕然教授參觀了張寒暉廣場,他久久地凝思佇立在張寒暉雕塑像前,懷著深情說:張寒暉是偉大而又傑出的作曲家,他象蠟燭燃盡了自己,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奉獻了終生,在張寒暉的身上充滿愛國情懷和一腔熱血,為後人留下難忘的懷念之情。他偉大的愛國精神永垂不朽,將世代相傳。

定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永紅在座談會上說:鄭燕然教授承載著張寒暉、鄭雲燕兩代人共同的遺願來到定州,並感受到定州人民的淳樸和熱情。張寒暉是抗戰的先鋒,是投身捍衛祖國的愛國志士,也是我們定州人們的驕傲,我們定州人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驅的優良傳統,我們的後代要秉承前輩的遺志,承前啟後,沿著黨指引的路,再鑄輝煌!

2012年9月13日《人民政協報》和10月21日《定州都市報》先後刊登了題為:《與鄰居張寒暉》的文章。

人民日報網等20多家媒體轉載了本文內容。

社會活動

延安兒女頌歌黨的光輝 延安兒女頌歌黨的光輝

2012年6月10—11日,北京延安兒女聯誼會會長鬍木英率老一輩一行8人帶著對革命老區的無限眷戀,帶著對老區人民的深情厚誼,來到南江縣考察。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這是1935年10月毛主席在紅軍長征途中翻越最後一座大山時留下的壯麗詞篇。時隔76年,地處六盤山腳下的固原市革命老區,卻仍然遭受著黃風土霧的肆虐,西部老區人民的生存環境現狀,深深牽動著延安兒女們的心。2011年8月28日,由延安兒女聯誼會開展了“延安兒女情系西部老區,綠化六盤山打造生態固原”啟動儀式在寧夏人大會議中心舉行。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的固原市,黃土高坡,溝壑縱橫,颳風、少雨、烤太陽成為影響當地百姓生活的“三大害”,成為嚴重製約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也成為當地政府搞好老區建設的一塊“心病”。沿著父輩們當年走過的歷史足跡,滿懷對老少邊窮地區人民的深厚情感,延安兒女們以“何時縛住蒼龍”的六盤山精神,發起了“築綠林、縛黃風”的綠化荒山、改造生態行動,他們將以自己的努力和老區人民一起變茫茫荒山為綠洲。

2014春節團拜採訪延安兒女鄭澤延 2014春節團拜採訪延安兒女鄭澤延

榜樣楷模

在石家莊與百姓見面 在石家莊與百姓見面

習近平的父母抗戰時期都是延安幹部,他作為延安幹部兒女始終保持著黨的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為廣大黨員幹部樹立榜樣。

延安兒女聯誼會 延安兒女聯誼會

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在石家莊正定縣期間,還看望了30多年前在一個班子一起工作的老同事。他說,一個人對一個地方感情深不深,主要不在時間長短。焦裕祿在蘭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精神永存。我們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有了這份感情,只要在一個地方工作過,就永遠不會忘記那裡的民眾。11日下午,習近平來到平山縣西柏坡參觀。他對當地幹部民眾說,西柏坡我來過多次,每次都懷著崇敬之心來,帶著許多思考走。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學習多重溫,心中會增添許多正能量。 參觀期間,習近平說,毛澤東同志當年提出的“兩個務必”,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鑑,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鬥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

(左圖;延安兒女深入基層)

春節團拜

2016年團拜會

延安兒女聯誼會 延安兒女聯誼會
延安兒女聯誼會 延安兒女聯誼會

北京延安兒女聯誼會在京舉辦了簡樸熱烈的2016新春團拜會。近八百名革命後代齊聚一堂,暢敘友情,共賀新春,並為黨中央的工作點讚加油。春節期間舉行團拜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開創的優良傳統。延安兒女聯誼會繼承這個傳統,三十年來每年舉辦春節團拜會。團拜會形式簡單,延安兒女們聚集起來,印一頁小報,介紹這一年的活動發展情況。雖然不發吃的喝的,但大家踴躍發言,氣氛活躍熱烈。

胡木英還呼籲革命後代繼承父輩的信仰和鬥志,活到老,學到老,乾到老。“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同時,她建議老同志們在身體允許的前提下,積極回響黨中央從嚴治黨的要求,為傳承黨的優良作風、恢復黨的健康肌體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以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文化為主題的“金果核兒夢想”版塊也是今年團拜會的一大特色。首先,在小果核兒姐姐臻仁的帶領下,北京東城區燈市口國小金帆合唱團的35名同學向在場的爺爺奶奶和叔叔阿姨們拜年。《給孩子讀首詩》公益平台推薦的年僅9歲的胡夢蕊與另一位小朋友共同朗誦了由她本人創作的詩歌《閃亮的信仰》,贏得台下觀眾的交口稱讚。在天安門國旗護衛隊首任國旗班班長董立敢率領下,燈市口國小少年國旗護衛隊邁著整齊的步伐,將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請”上舞台,並由董班長講述了國旗背後精彩難忘的故事。接著,與會的老中青革命後代代表為金帆合唱團的同學們親手戴上鮮艷的紅領巾,並與孩子們一起朗誦《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

延安兒女聯誼會 延安兒女聯誼會
胡木英會長與延安兒女交流劇情 胡木英會長與延安兒女交流劇情

北京延安兒女聯誼會在京舉辦了簡樸熱烈的2016新春團拜會。近八百名革命後代齊聚一堂,暢敘友情,共賀新春,並為黨中央的工作點讚加油。 春節期間舉行團拜是我黨在延安時期開創的優良傳統。延安兒女聯誼會繼承這個傳統,三十年來每年舉辦春節團拜會。本次團拜會由王金波和小果核兒姐姐主持,在全場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紅軍不怕遠征難》(《長征組歌》選曲)的雄壯歌聲中拉開帷幕。北京延安兒女聯誼會、新四軍研究會、八路軍研究會、北京開國元勛文化促進會、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井岡紅軍人物研究分會、西花廳聯誼會、紅岩兒女聯誼會、西路軍研究會(籌)、中共東北軍工委後代聯誼會、劉志丹暨西北革命根據地後代聯誼會、北京八路軍山東抗日根據地研究會、北京抗聯後代研究會、十八軍(進藏)後代聯誼會、北京中直育英同學會、北京八一學校校友會、北京育才學校校友會、北京華北國小校友會、中南幹部子弟學校校友會、華東幹部子弟學校校友會等十九家社團代表登台集體拜年,並以“延安兒女多保重,同心助力中國夢”的祝詞相互勉勵。多位青年革命後代也集體向到場各位老前輩送上猴年新春祝福。

(右圖:胡木英會長了解延安兒女寫的弘揚延安精神電視劇本)

2017年團拜會

2月12日正月十六,北京延安兒女聯誼會2017年新春團拜會在京舉行。

團拜會概況 團拜會概況

團拜會在全場高唱的《國際歌》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歌聲中開始。來自北京中直育英學校同學會、華東幹部子弟學校、八路軍研究會、開國元勛文化促進會等19家社團的代表一同登台向在場革命後代拜年。

緊接著,二十多位青年革命後代代表也走上舞台,用一首原創詩歌為前輩送上了新春祝福。“……長征豐碑永不倒,後生自應信念牢。變革深入堅信黨,橘子洲頭盼富強”,堅定的朗誦聲中傳遞出的是青年一代人確保紅色江山代代傳的決心。

延安兒女聯誼會 延安兒女聯誼會

革命後代青年代表范寶琪在致辭中表示,我們的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卻依然頑強的生存發展著,這就是我們老一輩留下來的傳統:堅韌不拔,勇往直前,迎難而上,繼往開來。我們是紅色的後代,是紅色的傳人,是國家的未來,是社會的擔當,現在是我們年輕人頂天立地,接過紅旗的時候了。延安兒女聯誼會會長鬍木英發言中:當今的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高科技都在迅猛發展,其對生產力的推進影響了整個社會的發展,也使得我們的生活方式與思維意識都在改變。但是,我們不變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則能夠指引我們順應變化。面對複雜局勢,我們要把父輩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傳遞給當代青年,讓中國共產黨人的理念與信仰不斷傳承下去。

團拜會上,新四軍研究會張光東、八路軍研究會曾大力、井岡兒女聯誼會何繼明、川陝革命根據地歷史研究會李洋分別介紹了各自社團在2016年的工作成果,並送上了新春的祝願。

延安作風

延安兒女聯誼會 延安兒女聯誼會

(延安精神,延安作風,一律不乘小轎車,都用大轎車接送

紅色影視

在延安長大的兒女們,將自己成長的故事、自己父輩留下來的故事匯成了《延安兒女的故事》這一紀錄片,該片的主創人員全部已過花甲之年。首發式上,《延安兒女的故事》的主創人員向大家介紹了創作歷程,並與到場的延安兒女一起分享了許多創作過程中經歷的點滴。

延安兒女聯誼會 延安兒女聯誼會

(延安兒女撰寫延安炮兵學校的故事)

參加座談

西柏坡紀念館召開延安兒女與西柏坡精神座談會。平山縣與西柏坡紀念館的多位領導,十幾位老一輩革命家的子女等共同出席了座談會。

延安兒女聯誼會 延安兒女聯誼會

座談會開始後,延安兒女聯誼會會長鬍木英首先介紹了參加座談會的老一輩革命家的後代,隨後,西柏坡管理局黨工委書記、平山縣委書記李旭陽現場發言,介紹了平山縣的當前形勢與在中國革命歷史與新時期建設中所作出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