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白湖

《江南通志》稱:白湖周圍七十餘里,跨六鄉之地。 ”《清康熙・廬江縣誌》記述:“白湖,治(廬江縣)東北三十里。 ”又記:“排字湖,治(廬江縣)東北三十里。

【廬江白湖】
在廬江縣黃陂湖與巢湖之間,即巢、無、廬三區縣交界處之廬江境內。《江南通志》稱:白湖周圍七十餘里,跨六鄉之地。《清史稿・地理志》記曰:(白湖)“南迤為(巢湖)後湖,西播為黃陂湖。”《清康熙・廬江縣誌》記述:“白湖,治(廬江縣)東北三十里。其東有姥山入水中,周連百餘里,一方巨浸也。水出史家口、西河,注於(長)江。”又記:“排字湖,治(廬江縣)東北三十里。與白湖相連。”據1995年版《巢湖地區簡志》所記:“(白湖)面積為150平方公里,湖岸長40餘公里,湖底高程0.6米。”上世紀五十年代,一是白湖年年遭受泥砂淤積而日趨乾涸,同時又因上級號召“以糧為綱”而大興圍墾之風,白湖終被“墾”而成為“白湖農場”。農場由省政法部門直管,並分東大圩與西大圩,兩圩之間有兆河分割,水入黃陂湖。每當西河遇到較大洪水、缺口水位達11.73米時,即開啟所圍的圩區蓄洪,以緩解水災之害。白湖經此圍墾,已名存實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