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廣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是一所主要研究油料、豆類、纖維、薯類、菸草等作物的研究機構。

前身為1957年在南寧成立的廣西農科所經濟作物研究室。經過多年的發展,本所已成為一所頗有影響力的研究機構,現有職工43人,研究人員23人,其中研究員3人,博士3人,碩士7人,高中級職稱12人;現設有油料、大豆、薯類、生物技術、麻類共5個研究室,擁有植物組培、脂肪蛋白分析、植物病原菌培養鑑定等實驗室;有本院作物遺傳育種開放重點實驗室作依託。主要研究油料、豆類、纖維、薯類、菸草等作物。目前以花生(包括各種特色花生)、大豆(毛豆)、馬鈴薯、淮山、木薯、芋頭、葛根、紅薯等作物(面積近2000萬畝,占廣西作物面積三分之一以上)的資源評價利用、新品種選育、組培脫毒快繁、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及配套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計畫開展中草藥、香料作物和農產品加工等研究。
近年來,承擔完成了一批國家、自治區的重大課題,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選育的作物品種有賀粵一號、桂油28、桂花14、桂花15、桂花16、桂花17、桂花20、桂花21、桂花22、桂花23、桂花26等花生良種;桂早一號、桂早二號等大豆新品種;紅麻良種“南選”、苧麻良種“黑皮蔸”;紅薯良種“桂薯一號”,淮山良種“桂淮2號”、“桂淮5號”、“桂淮6號”、木薯良種“桂經引983”。建所以來共獲得各種獎項29項,其中《優質苧麻和高檔苧麻紡織品的開發》獲國家星火科技獎;《花生屬野生種幾種利用途徑的研究》、《花生高產優質新品種桂花17的選育》、《廣西大豆新品種選育及引進研究》、《廣西大豆良種工程》獲廣西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廣西農業科學院科技進步獎2項,廣西農牧漁業科技進步獎1項,全國科學大會優秀科技成果獎1項,區級優秀科技成果獎2項,廣西農牧漁業科技改進獎3項,廣西農牧漁業豐收獎1項,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