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合山市

廣西合山市

合山市地處桂中腹地的紅水河之濱,東、西、南和廣西來賓縣毗鄰,北面與忻城縣接壤。全市總面積為350平方公里。有十三個民族,其中壯族占63%,漢族占35%,蒙、回、苗、瑤、彝、滿、侗、水、仫佬、毛南、京等族占2%。

基本信息

合山概況

合山新興廣場合山新興廣場
合山市地處桂中腹地的紅水河之濱,東、西、南和廣西來賓縣毗鄰,北面與忻城縣接壤。全市總面積為350平方公里。有十三個民族,其中壯族占63%,漢族占35%,蒙、回、苗、瑤、彝、滿、侗、水、仫佬、毛南、京等族占2%。

地理位置

合山地圖合山地圖
合山市是新興的工礦城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最大的能源生產基地,素有“光熱城”的美稱。合山市地處桂中腹地的紅水河之濱,東、西、南和廣西來賓縣毗鄰,北面與 忻城縣 忻城縣位於廣西中部,忻城縣原屬柳州地區管轄的縣份,現屬新成立的地級來賓市管轄,位於廣西中部,紅水河下游,東南臨來賓市興賓區合山市,西依河池市都安縣,南接南寧市上林縣,北連宜州市,東北靠柳州市柳江縣
接壤。全市總面積為350平方公里。市區有目前廣西最大的煤礦企業——合山礦務局和廣西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合山電廠。

行政區劃

合山歷史源遠流長。秦屬桂林郡地,漢為領方縣地,三國屬臨浦縣地,兩晉至隋,復屬領方縣城地,唐屬羈糜思剛州轄地,宋至民國屬遷江縣。解放後,遷江縣併入來賓縣。1981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從來賓縣劃出設立合山市,轄兩鄉一鎮,總人口14.3萬,非農業人口農業人口近持平。有十三個民族,其中壯族占63%,漢族占35%,蒙、回、苗、瑤、彝、滿、侗、水、仫佬、毛南、京等族占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0人,除藏、寧、疆、青、台等省區外,其餘全國26個省、區、市籍均有,民族團結和睦。

地理資源

合山市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屬石灰岩溶蝕盆地和丘陵谷地,境內有兩個9萬多畝的準平原,土壤多為第四世紀紅土母質,土壤肥沃,宜種糧蔗果等作物。合山市屬亞熱帶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0.6℃,無霜期320天左右,年降雨量1203.9至1719毫米。有林面積約7萬畝,森林覆蓋率15%,主要種類有松、杉、荷竹、榕樹等。 合山市地下資源非常豐富。主要礦產有煤炭、煤甘石、鐵礦、大理石、方解石石炭岩石等,尤以盛產煤炭而為廣西“煤都”。合山市煤田地質儲量約7億多噸,煤田面積300多平方公里,占市境總面積的73%。大理石儲量1649萬立方米,是桂中大理石基地之一。碳酸鈣含量大於90%的石灰石分布近萬畝,方解石其白度在90%以上,這些都是生產水泥、石灰粉等建築材料的重要原料。合山市地下資源非常豐富。主要礦產有煤炭、煤甘石、鐵礦、大理石、方解石、石炭岩石等,尤以盛產煤炭而為廣西“煤都”。合山市煤田地質儲量約7億多噸,煤田面積300多平方公里,占市境總面積的73%。大理石儲量1649萬立方米,是桂中大理石基地之一。碳酸鈣含量大於90%的石灰石分布近萬畝,方解石其白度在90%以上,這些都是生產水泥、石灰粉等建築材料的重要原料。

經濟發展

合山市的工業以發展煤、電為主,另外還有建築材料、機械修造、電器設備、水泥、電石、氧氣、陶瓷、食品加工、飼料加工等。合山煤礦的開採始於1905年,至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合山礦務局1994年原煤產量達250多萬噸,占廣西煤炭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合山電廠始建於1967年,1986年全部建成,總裝機容量為50.5萬千瓦,單機最大容量為10萬千瓦。年發電量由1971年的0.32億度上升到1994年的33億度,占廣西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占廣西火電發電量的65%。該廠投產以來累計發電達360多億千瓦時,創工業總產值30多億元,相當於國家建廠投資的7倍多。 農業是合山市三大經濟支柱之一。農作物以種植水稻為主,還有玉米、黃豆、甘蔗、花生等;合山市的大米以顆大而香名聲遠揚,尤以北泗鄉河裡鄉一帶為甚,曾流傳著“欲食香禾米,到北泗河里”的民謠佳話。近年來,合山市大力抓提水工程,全市提水工程總裝機容量為2256千瓦,灌溉面積3.08萬畝,占水田面積的61.76%。與此同時,在不影響國營大礦井生產的前提下,以小煤礦為主體的鄉鎮企業蓬勃發展。煤炭生產已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當地農村農民脫貧致富的一條重要門路。

交通通訊

合山市交通方便,通訊發達。322國道線南(寧)柳(州)二級公路橫穿市區,南至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165公里,北距廣西工業重鎮柳州市僅110公里之遙。市郊的公路與鄉村公路密如蛛網。每天由合山市發往各地的客車達28個班次,過境客車也有30多個班次。火車通達兩鄉一鎮和六礦一廠,每天還有客貨混合列車往返於合山市與來賓縣之間,在來賓縣與湘桂線相接,通往全國各地。紅水河自西向南繞市而過,沿岸碼頭港口與公路連線,水上運輸一年四季均可通航。合山市郵電通訊發展迅速,1991年以來,相繼開通了長途直撥電話和城鄉程控電話,全市兩鄉一鎮隨時可與世界各地直撥電話。無線尋呼行動電話、傳真方便快捷,大大縮短了合山市與國內外交往的距離。

改革開放

建市以來,合山市的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縣級醫院由1所增至3所,國家、集體、個人三結合的市、鄉(鎮)、村三級醫療網已初步形成。醫院病床由244張增至563張,平均每萬人口有病床位35.57張,平均每萬人口有醫務人員20.35人。全市中學由5所增至15所,國小由24所增至43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8%,小學生在校率達99.7%,鞏固率達98.6%,畢業率達99.8%,青少年13至15周歲普及率達98%。電大、函大、業餘學校等不同層次的成為教育相當普及。科技項目獲全國獎88個,獲自治區獎407個。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方面發展迅速。到1993年,國民生產總值已提前翻兩番,1994年以來先後獲得全國農村電氣化達標縣(市)、自治區計畫生育工作達標縣(市)、造林滅荒工作達標縣(市)、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合山市是能源城,防治污染,保護環境衛生,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擺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重要課題。建市伊始,市委、市政府即著手建立大氣監測機構,興建城區主要街道,及時鋪上瀝青或水泥路面,購置灑水車,綠化城區。園林化房屋、道路建設同步進行。至1994年,城區先後種下各種林要木25.08萬株,城區人均有綠化面積28平方米。路林、花草、噴泉、假山……嵌鑲在城區主要街道和生活區。
合山市不僅是一塊能源寶地,而且還是山清水秀風景區。有玉屏山的清秀,仙掌山的突兀,寨山的多姿,天堂山的恢宏,司煙山的神秘;有潭洞相輝的馬蹄洞,九曲十八彎的牛岩,南北貫通的仙岩,這些岩洞中,有鍾乳、石幔、石柱、石台石花奇觀;有奔騰澎湃的紅水河,清甜的龍王泉水,飛流直下的拉的瀑布;有千姿百態的佛山石林馬鞍彩陶石;有特遼王的美好的傳說;還有素有“合山石玩天下奇”美稱的瑰麗萬千的合山奇石合山奇石已漂洋過海傳送友情,合山人更是以石待人,地久天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