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海市北海中學

廣西北海市北海中學

廣西市北海中學位於珠城北海市,是一所享譽桂粵的歷史名校。學校創建於1926年,最早稱為合浦一中,建校時得到了愛國將領陳銘樞將軍的大力支持。建校第二年,陳銘樞將軍以個人名義捐款在校內建成一座圖書館(西式建築,現為市級保護文物)。1949年改名為北海中學,校園面積約6.2萬平方米。經過80年的風風雨雨,如今的北海中學已成為廣西自治區首批示範性高中和整體改革試點學校、廣西壯族自治區裝備示範學校、廣西區中學計算機網路建設試驗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國家教育部表彰的全國傳統體育項目先進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概述

校園概貌

廣西北海市北海中學廣西北海市北海中學
校園面積為61986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28.18平方米。綠化面積及科技用地面積28407平方米,生均面積12.91平方米。校園布局合理,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與校辦產業區能明顯分開,互不干擾,學校環境優雅,校園乾淨整潔。
教學樓6棟,設60間教室,其中36間教室配備了電腦投影儀等多媒體器材,輔助教學樓3棟(體育館、校史館、綜合樓),教學建築面積35318平方米,生均16.05平方米以上。學生宿舍居住總面積6900平方米,住校學生834人,學生食堂使用面積2050平方米,教職工宿舍6棟128套,建築面積12346平方米。
科技樓1棟,物理儀器室4間、化學儀器室4間、生物儀器室3間、科技活動室1間,多媒體教室37間、語音教室1間、計算機教室3間,學生用計算機210台,勞技室1間,課外活動室1間。學生電子閱覽室1間,教師專用計算機35台。
圖書館1棟,面積2489平方米,投資250萬元。藏書83466冊,電子圖書15552冊,報刊230種。懂業務的專職圖書、資料管理人員4人。圖書館採用電子監控系統管理和借閱圖書,1998年被列為廣西區普通中學示範圖書館。
運動場1個,塑膠田徑跑道400米,足球場1個,籃球場5個,排球場4個,羽毛球場10個,室外木質桌球台12張,室內木製桌球台8張,各種體育設備、器材齊全。校園整潔、優美,道路平整、堅實、暢通。
辦公樓1棟,面積2000平方米,設有4個大會議室,2個電視監控室,60個辦公室,各處室、各級組、各教研組分室
廣西北海市北海中學廣西北海市北海中學
辦公、備課。
音樂、美術教室1間、舞蹈排練廳1個,音樂美術教學設施基本達到國家規定的I類標準。
衛生室1個,面積80平方米,按標準配備各種醫藥、器械,專職校醫2名。
學生飯堂1個,可容納600人就餐,學生宿舍可容納900人住宿。

辦學理念

北中精神:追求卓越、敢為人先
辦學思想:和諧教育
辦學特色:大氣開放、創新見長、和諧發展
校訓:誠、毅、勤、朴
校風:誠、愛、優、活
教風:嚴謹、篤教、敬業、愛生
學風:勤奮、好學、善思、求真

師資力量

北海中學人才濟濟,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才華橫溢、攜手奮進的教師隊伍。北海中學現有專職教師187人,其中在編教師156人,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74人,中級教師38人,他們擁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每年還有畢業於名牌大學的青年教師不斷充實和壯大教師隊伍,老中青教師之間互幫互教,保持了整個教師隊伍的高素質水平。該校教師有1/3來自新疆、內蒙、黑龍江、湖南、重慶等21個省市,1/3來自廣西區內、北海市外的兄弟地市,1/3來自北海本地。大家從五湖四海走到一起來,彼此交流,互相協作,既有利於智慧的碰撞、先進文化的融匯,又充分顯示了北海中學辦學的大氣、開放性。

辦學條件

北海中學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集實驗、競賽輔導、科研報告、語音廣播、多媒體平台等現代化教學功能於一體的綜合科技樓氣派大方,並已投入使用,其中理、化、生各科實驗室和儀器室裝備精良,高配置的網路系統體現了現代教學潮流趨向;現代化的教學大樓中,多媒體平台和多功能語言廣播系統進入每一間教室,圖書館採用電子監控系統和電子借閱系統管理。具有廣西一流水準的兩個分別為300M和400M塑膠跑道和人工草皮足球場的標準運動場敞亮開闊,配置了獨立衛生間、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學生公寓舒適方便。
辦學規模:北海中學現為高級中學建制,共有60個教學班,三個年級,現有在校學生約3200人。

教學模式

北海中學創新進取,致力於培養多元化人才。北海中學組織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有100多人次獲國家級獎勵,300多人次獲得自治區級獎勵,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的祝江威、蘇茂、楊兆萬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此外,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絢麗多彩,學生自采、自寫、自編的校園刊物《海貝》、《時空》雙雙獲得“全國優秀校園刊物”稱號;校園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開展得紅紅火火,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和個性的廣闊舞台,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2003-2004年,北海中學又榮獲了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稱號,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項目實驗學校。

對外交流

北海中學立足北海,放眼世界。北海中學是廣西唯一的中美兩國政府簽約的中美青少年友好交流項目學校,每年互派師生訪問學習,在與國際接軌、增進國際交流方面走在了廣西乃至全國的前列。

歷史沿革

北海中學始建於1926年,最早稱為合浦縣立中學校,由地方鄉紳集資創辦,第二年陳銘樞將軍當年在校內捐建了“合浦圖書館”(現為國家級文物),並親自題寫館名,原校址設於千年古郡合浦縣城內,當年招收國中一年級兩個班(含一個預備班),由縣政府委派中山大學畢業的岑福祥為第一任校長。
1929年3月至1951年2月,更名為合浦縣立第一中學,又稱北海縣立一中,其中1942年秋至1946年夏曾改名稱縣立一中“北海分校”,隸屬合浦縣;1951年3月至1952年8月改名為北海市中學,兼併私立新民中學(原旭國中學),隸屬北海市;1952年9月至1955年5月,廣西省北海中學(廣西省代管時期),屬省立重點中學;1955年6月至1965年12月,因回歸廣東,更名為廣東北海中學;1966年1月至1966年8月,劃歸廣西省立,更名為廣西北海中學;1966年9月起,正式改名為北海市北海中學。
1996年北海中學撤銷國中部,只設高中部。1984年北海中學被確定為自治區十六重點中學之一,2003年5月列為自治區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2009年12月通過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複查評估驗收。

領導班子

北海中學領導班子北海中學領導班子
苫佑文,校長,1963年8月生,北海中學校長及中共北海市北海中學黨總支副書記,生物高級教師,大學本科,北海市第八屆政協委員,自治區優秀教育工作者,二等功臣,北海市“十佳校長”,北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連年被評為北海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員。
楊迅,副校長,語文特級教師,廣西二期21世紀園丁工程A類學員,全國“三八”紅旗手,自治區優秀教師,二等功臣,自治區德育先進工作者,自治區優秀語文教師,北海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北海市優秀教師。
潘康林,男,副校長,數學高級教師。2010年3月,任北海市第九中學副校長,分管德育工作,負責學校的德育與安全工作。2013年8月調任北海中學副校長。2007年,獲中共北海市委員會、北海市人民政府授予“北海市第五批優秀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稱號。曾獲北海市教育局黨委授予“2006—2007年度北海市教育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1年被評為“北海市教育局優秀共產黨員”。
全梅山,副校長,女,1984年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化學系,中學化學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自治區優秀教師,廣西“三八”紅旗手,北海市“十佳教師”,北海市首屆“十百千名師工程”教學能手,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優秀輔導教師。

辦學成果

時間 榮譽
1999—11 廣西中學計算機網路建設實驗學校
2006—06 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3—11 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2003—12 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實驗學校
(時間不詳) 自治區文明單位
2006—05 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
2006—12 全區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
2007—09 北海市衛生優秀學校
2007—04 廣西五一勞動獎狀
2007—11 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

領導關懷

1997年、1999年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曾兩次視察北海中學,並在第一次視察時欣然提筆為北海中學題寫了校名且留下了“南珠光世,名校生輝”的親筆題詞。
200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劉奇葆書記的陪同下視察北海中學校。

展望北中

為擴大北海中學辦學規模,北海市委市政府於2007年開始籌劃北海中學的整體搬遷;2008年將北海中學的整體搬遷列入了議事日程,並做好前期工作;2009年北海市北海中學異地搬遷項目列入市政府“三個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北海市十三屆政府第57次常務會議決定該項目計畫投資25548萬元,選址在金海岸大道北、南珠大道東,用地面積為420畝。2010年,北海市委、市政府把北海中學異地搬遷項目列入北海三年跨越發展工程重大項目。
北海中學新校區項目占地420畝,總投資4.8億元,第一期工程於2010年12月21日開工建設,已經在2013年8月完工,投資3.79億元,建成後可容納在校學生5000人。項目總建築規模為16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築面積為9.4萬平方米,二期建築面積為6.6萬平方米,兩期工程建成後可容納在校生10000人。
項目一期建設內容包括:征地420畝;建設學生宿舍樓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教學樓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多功能樓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教學配套用房8400平方米,學生食堂建築面積7600平方米,綜合體育館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圖書館建築面積7200平方米,學校大門及配套設備用房695平方米;運動場2個,籃球場16個,網球場4個,排球場17個,羽毛球場13個,以及廣場和部分校內道路、綠化、供電、供水、排水等建設。
2013年9月2日,北海中學正式在馮家江新校區開學上課。
第二期工程計畫於2015年動工建設,投資1億元,建成後可使在校學生人數增加到10000人,並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單個校區占地面積最大的中學。2013年9月2日,新學期在新校區啟動開學。

北海中學新校區校園配置

新北海中學新北海中學
北海中學新校區占地420畝,總投資3.79億元,建設6幢教學樓、教室108間,全部安裝空調,配備全新的課桌椅,安裝了可以調控分組的智慧型語音廣播系統,每間教室都安裝有最先進的可接入網際網路的電子白板多媒體系統。9幢宿舍樓594間宿舍,每個寢室均安裝有空調、太陽能空氣能熱水系統,配有2個衛生間、洗漱間、陽台。實驗大樓、多功能樓設定了通用技術實驗室,探究實驗室,歷史、地理實驗室;專門的音樂、舞蹈、美術教室;心理輔導中心設有談心室、放鬆室、宣洩室、沙盤治療室、團體輔導室、心理課專用教室;醫務室設有接待室、診斷室、觀察室、休息室等。圖書館有10萬冊藏書,300餘種報刊,全開架借閱;現代化信息中心可一次性容納700餘人同時上機操作。3層樓的學生食堂可容納5000人就餐,體育設施齊全。
新校區實行全天候全方位安全管理,在校園圍牆、教學樓、宿舍周邊等公共區域安裝了300餘個攝像頭的監控系統,確保全全監控無死角。學校實行全封閉式住宿制度,24小時生活老師值班。學校離城區僅12公里,設有公交專線。學校還設有銀行ATM機、超市等一應俱全的生活服務設施,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北海中學馮家江新校區已於2013年秋季學期正式啟用。

特級教師工作坊

楊迅特級教師工作坊

主持人:楊迅
指導者:張彬福、余昱、彭吉和、周燕
幫扶者:黃鵬、陸峰、劉曉玲、龐東、楊世俊、龍薇、張振述、李惠嬌、孫雪珺、陸聰慧、高衡
參與者:賴永勝、鄧胤、向淼、黃越華、陽雲、黎敬峰、劉虹、韓麗珍、劉國嬌、丁紹國、梁苑峰、王小賓、潘蒽英

全梅山特級教師工作坊

主持人:全梅山北海中學化學特級教師
指導者:王磊::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化學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
黃都:廣西師範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副教授
韋義平: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教授
洪元贊:北海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書記、副所長、化學教研員

聯考成績

北中碩果纍纍,教育教學質量一流。進入新的世紀,該校立足“和諧教育”的辦學理念,秉承“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優良校風,在“廣西一流、全國示範”的辦學目標下孜孜以求,聯考成績連年邁上新台階:2000年以來,該校考入清華、北大55人,530多人考入全國十大名校,6人獲得廣西區單科狀元。特別是繼2004、2005年取得輝煌成績後,2007年再傳捷報:一本上線354人,比06年多38人,上線率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二本以上上線1097人,首次突破千人大關,比上年多165人,上線率比上年提高5.8個百分點;三本以上上線1483人,比上年多203人,其中北中考生上線率比上年提高6.4個百分點,首次突破90%,達92.6%。更喜米國浩同學以688分排全區理工類總分第10名,北海市理科狀元;廖雪婷以636分排全區文史類第50名,北海市文科狀元。北海地區理工類進入全區前100名均為我校學生,米國浩688分(含奧賽一等獎加分)排全區第十名;肖義涵668分排全區第57名,李陽667分全區第59名,勞成龍661分(含自治區優秀學生加分)全區第89名。文史類進入全區100名的為我校廖雪婷636分排全區第50名,陳洋洋629分排全區第100名。入圍北大清華錄取線三人,分別是米國浩、肖義涵、李陽。文理科總分600分以上人數高達81人。再次以絕對優勢雄踞全市第一,位居廣西前列。2012年聯考中,關雯方分689全區第6名,被清華大學錄取。

學校地址

北海中學位於金海岸大道以北、南珠大道以東,西臨南海路,位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東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