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書法家協會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的前身是廣東書法篆刻研究會。它創建於1963年,1981年更名中國書法家協會廣東分會,1992年改用現名。它不僅是我省歷史上的第一個全省性書法藝術團體,而且是全國成立較早、成績較大的書會之一。創建之初,即與北京、上海的書法組織一起,為活躍60年代的中國書壇作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信息

簡介

它不僅是我省歷史上的第一個全省性書法藝術團體,而且是全國成立較早、成績較大的書會之一。創建之初,即與北京上海書法組織一起,為活躍60年代的中國書壇作出了重要貢獻。

創建

我會創建時,會員雖只20餘人,但有14人在1957年的第一次中日書法交流展上露過頭角,創作了全部100件作品中的18件,是一支頗為精幹的隊伍。他們以廣州文化公園為陣地,短短的幾年間,不僅成功舉辦過廣東歷代書法展覽和歷代碑帖展覽,而且舉辦了毛主席詩詞書法篆刻展、王傑日記書法展、援越抗美書法展和日本豐道春海書法展等重大展事,透過星期講座、文史夜學院課堂和書法家各自家中的教學,把書壇搞得如火如荼,不僅開創了我省書法史上的一個黃金時期,而且為廣東書壇培養了一支堅強的後備力量。就是在“文革”時期處於組織癱瘓的環境中,仍組織起1973年、1975年的省展和1977年的省婦女展,這與當初打下的基礎是分不開的。

“文革”過後

“文革”一過,我會工作迅即恢復。1979年第一期書法學習班,招生1700餘人,創辦時間之早、學習人數之多均居全國之冠,在全國書壇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由1979年至1984年的5年間,參加學習的達6500人(次),其蓬勃興旺,可想而知。在此期間,我會不但成功舉辦了1981年、1983年的省展、1985年的篆刻專題展、舉辦了廣東老書法家作品展、紀念孫中山誕辰120周年中外書法家作品展以及與廣西、浙江的聯展,而且積極參與全國第一、二屆大展及第一屆中青展、全國民眾書法大賽、全國職工書展等全國性展覽,並獲得較理想的成績。1984年《嶺南書藝》創刊,既為廣東書法理論建設開闢了陣地,又為推動中國書藝發展作出貢獻。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可以講是廣東書壇的第二個黃金時期。我省的第一屆書代會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召開的。

廣東書協工作的最新高潮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廣東省書法家協會

廣東書協工作的最新高潮當在90年代下半葉至新世紀初。1988年廣東青年書法理論研究會的成立,1990年肇慶、韶關兩次書法理論研討會的召開,1992年第二屆書代會的舉行、與香港人士合作為書協籌集基金、對台灣桃園書協的訪問和定期交流關係的建立、以全省各市中青年骨幹作品調展為主要形式的中青系列展等等,都為我會工作新高潮的到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廣東書協在廣東省委、省文聯的領導下,經過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一定會更加興旺、發達,更加昌盛、繁榮,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更大的勝利!

書代會舉行

在省文聯的關懷下,第三屆書代會於1997年順利舉行。由於新的書協領導班子更注重團結、務實、開拓、進取,我會工作出現了生機勃發的新局面。首先是對外交流的擴大,與韓國聯展並建立了定期交流關係、再度訪台並擴大與台灣書法界的交往、與北京的聯展、與港澳的聯展、與貴州婦女的聯展、中南五省(區)聯展、與西部六省(區)合辦的七省(區)聯展等等,既促進了相互的切磋、學習,增進了兄弟協會間的友誼,又起到了讓外界了解廣東的作用;其次是抓展覽、促創作,不但建立了省展、省青年展的定期定屆制度,設立了省書法最高獎項“南雅獎”,而且還舉辦了小字扇面展、楹聯展、篆刻展等專題展覽,以青年展系列為主的“朝霞工程”與以金秋展系列為主的“晚霞工程”並舉,既促進了創作,亦增強了書協的凝聚力;再是抓書法教育和理論建設,《書藝》的出版不僅為我省書法理論研究提供了陣地,而且以其優秀質量在全國書壇產生了很大影響。南海、順德等大型理論研討會的召開,每次展覽後必帶理論研討座談的習慣的形成,廣東省書協書法培訓中心的成立等等,都能起到為廣東書法理論研究與創作水平的發展提高推波助瀾的作用。一次又一次展覽的舉辦,一本又一本作品集和一期又一期《書藝》的出版,一個又一個省外代表團的到來和一個又一個本省代表團的出訪,廣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第一次被選為中國書協副主席,三名會員擔任了中國書協評審委員,三名會員擔任了中國書協創作委員,還有三名會員分別擔任了中國書協的教育委員、篆刻委員和學術委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已由當初的20餘人發展到今天的1200餘人,這不僅反映出我省書壇的繁榮,展示了廣東書法創作與理論研究的實力,而且標誌著廣東書協在全國地位的迅速提高。這是廣東書壇的真正黃金時期

章程

總則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廣東省書法家協會

第一條 本會名稱:廣東省書法家協會(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第二條 本會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省書法家自願結合組成的專業性、學術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書法家的橋樑和紐帶,是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團體會員,接受廣東省文聯的管理監督。

第三條 本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鏇律,提倡多樣化,團結和組織全省書法家,為繁榮書法篆刻事業,為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第四條 本會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各項法律,按自身特點積極開展業務工作。

任務

第五條 組織會員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學習黨的文藝方

針政策,學習文化藝術知識,努力提高隊伍的思想文化素質與書法篆刻藝術水平。

第六條 本會鼓勵並採取有效方式組織會員堅持深入生活,密切聯繫民眾,在繼承和發揚我國書法傳統基礎上開展理論研究,進行藝術探索和創新;積極開展創作經驗交流和藝術觀摩及展覽活動;對優秀的書法家及其創作成果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七條 大力推動書法藝術的研究和理論活動,提倡不同觀點、不同流派的自由討論,保障批評和反批評的自由。
第八條 本會加強與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以及省內各市書法家協會的聯繫。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各種形式的書法活動,密切與廣大會員的聯繫,努力培育書法人才,使書協真正成為全省書法家之家。
第九條 本會努力促進全省書法工作者在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團隊精神思想基礎上的大團結;積極加強同台灣、港澳以及海外僑胞中的書法組織和書法家的聯繫,積極開展同各國的書法藝術交流活動,增進與各國書法家的友誼和團結。
第十條 依法維護會員的著作權以及憲法和法律賦予書法家的一切權益。

會員

第十一條 凡贊成本會章程的本省書法家,書法理論、教育、組織活動家,具有一定的書法藝術水平和顯著成績者,經本人申請,所屬市文聯或書協推薦,經本會主席團或主席團委託的機構審查批准,即可成為本會會員(具體入會條件可參照本會發展會員標準細則)。
第十二條 本會會員有遵守本會章程,執行本會決議,參加本會活動,交納會費的義務;有選舉權、被選權;有對本會工作及領導人的建議、批評和監督權;有參與本會為會員舉辦的各種福利活動權;會員有退會自由;有維護本會名譽和本會工作正常進行的義務。
第十三條 本會依法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
第十四條 會員如嚴重違反本會章程或違法犯罪、觸犯刑律,即終止其會籍;被剝奪公民權者開除會籍。
第十五條 本會會員必須定期向本會繳納會費,凡連續兩年不交者,作自動退會處理。

組織

第十六條 民主集中制為本會的組織原則。本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由當然代表(上屆理事會理事)和當選代表、特邀代表組成。會員代表大會閉幕期間,由理事會行使職權。理事會閉會期間,主席團為常設最高執行機構。
第十七條 理事、主席團成員每屆任期為五年,分別由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選舉產生。主席團成員主要由書法家、書法理論家、書法活動家組成。
第十八條 主席團設正主席一人,專職副主席一人,兼職副主席和主席團成員若干名;另設正副秘書長若干名,由主席團通過任命,協助正副主席處理日常會務工作,本會根據需要建立必要的工作機構。
第十九條 會員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必要時經由省委宣傳部和省文聯批准決定提前或延期召開。主席團會議由主席或專職副主席召集,每年舉行若干次。理事會每屆召開若干次。
第二十條 本會領導成員均應積極參與協會的重要活動,努力做好領導工作,密切聯繫民眾,對不稱職的領導成員,或無故三次不參加主席團會議的主席團成員,本會可通過民主程式和組織程式,作自動離任處理。
第二十一條 本會視需要設立名譽主席、顧問、藝術委員、名譽理事等職務。原則上由本屆理事會聘請上一屆主席(因年齡緣故不再擔任主席職務者)為名譽主席;上一屆副主席(因年齡緣故不再擔任副主席職務者)為本會顧問。名譽職務為期一屆。
第二十二條 本會對本省各市、縣書法組織進行聯絡、協調和服務。

經費

第二十三條 本會經費來源:1、國家撥款;2、會員會費;3社會贊助;4、其它合法收入。

附則

第二十四條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址設在廣州市。
第二十五條 本章程經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後實行。修改權屬會員代表大會。

現任主席團成員名單

現任主席團成員名單

主席:張桂光
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紀光明
副主席
王楚材
盧紹武
丘仕坤
張桂光
陳初生
連登
蘇華
李小如
歐廣勇
周樹堅

名譽理事:

馮寶佳 伍嘉陵尚濤 黃兆紀謝紹禎謝維祥 蔡任平廖蘊玉

歷屆領導機構名單

廣東省書法篆刻研究會(1963-1979)

廣東著名書法家伍嘉陵作品廣東著老書法家伍嘉陵作品

主任委員:侯過

副主任委員:容庚 商承祚 胡根天

廣東省書法篆刻研究會(1979-1981)

主任委員:容庚

副主任委員:任泊生 商承祚 胡希明 胡根天 吳子復 秦咢生 麥華三 吳三立 蘇 怡 吳仲禧

中國書法家協會廣東分會(1981-1985)

主席:容庚

副主席:商承祚 麥華三 吳三立 吳子復 秦咢生

1983年,容庚逝世,商承祚繼任主席

中國書法家協會廣東分會(1985-1992)

主席:秦咢生

副主席:李曲齋 楊和明 王 琢 楊奎章

1990年,秦咢生逝世,李曲齋代主席。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1992-1997)

主席:陳景舒

常務副主席:廖啟良

副主席:陳永正 張桂光 梁鼎光 盧有光 蘇 華(女) 周樹堅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 1997-2000)

主席:陳永正

常務副主席:王楚材

副主席:張桂光 梁鼎光 盧有光 連 登 蘇 華(女) 盧紹武 李小如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2000-2005)

主席:陳永正

常務副主席:王楚材

副主席:張桂光 連 登 蘇 華(女) 盧紹武 李小如 陳初生 歐廣勇 周樹堅

本會從創始以來,得到劉田夫、寇慶延、吳南生、歐初、楊奎章、朱森林、陳紹基等老領導的大力支持,並曾先後擔任本會名譽主席及顧問。

顧問名單

朱森林 陳紹基 寇慶延 吳南生 歐 初 楊奎章 王 琢 盧有光 梁鼎光 關振東 張 束

全國書法家協會一覽

中國書法家協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各民族書法家組成的人民團體,是由國家級的書法家、篆刻家、書法理論家、書法教育家和書法活動組織、管理工作者組成的全國性專業組織,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團體會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