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第二中學

廣東省惠州市第二中學

廣東省惠州市第二中學創建於1960年9月,位於西枝江畔。

基本信息

歷年沿革

60年代

惠州市第二中學位於惠城區橋東菜園墩西枝江畔,與下浦濱江公園隔江相望,它創辦於1960年9月。
惠州市第二中學原系惠州第一國小、第二國小戴帽國中班,經合併整頓後於1960年9月正式成立“惠州鎮初級中學”,首任校長吳浩,教導主任楊仕良,隨後接任的有鄧誠、丘傑,總務主任古志芳。二中初辦時由市委副書記曾玲同志任名譽校長。當時學校規模小,只有11個教學班,師生約600人(其中教工40人左右)。並且校舍狹窄、設備簡陋、師資薄弱,全校僅有課室11個,儀器室、圖書室各一個,籃球場一個,科組聯合辦公,教師絕大部分是國小抽調上來的。
1962年秋,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該校教職工進行大改動,從兄弟中學調進一批教師,原由國小升上中學的教師分別調到華僑中學或國小。1963年冬隨著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惠州鎮從惠陽縣分出並晉升為惠州市,“惠州鎮初級中學”正式改名為“惠州市第二中學”。當時有12個教學班,學生700人,教職工約50人。
1967年,吳浩校長調離二中,由肖光(女)接任校長一職。副校長黃戶珊,政工主任盧石源,教導主任譚健,總務主任李忠友。1968年秋,市二中與市三中(現華僑中學)合併為惠州市第二中學,不久後又分開。同年開始招收二年制高中班二個,逐步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完全中學。初高中共有14個教學班,學生約800人,教職工約55人。
60年代,二中校舍雖然比較陳舊、簡陋,也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但是二中師生憤發向上,自力更生,曾用幾個月的時間,把校園西邊一大片低低洼窪的雜草地、池塘,填平建成學校運動場。並努力學習毛主席著作,做到活學、活用,當時二中組成一個講用團,由副校長黃戶珊(革委會主任)帶隊,到惠陽地區各縣巡迴講用。也常組織學生到掛鈎工廠惠陽機械廠學工,並且有大批國中畢業生回響黨中央號召,上山下鄉。二中學軍、學農、學工全面大開花。在這一特定歷史時期,雖然有一部分教師被打入過牛欄,校園內也曾發生過武鬥,但總得說來,培養了大批的優秀畢業生,為社會做出了貢獻。

70年代

1970年,二中遷入原惠陽高級中學校址上課,閆久發同志調到二中擔任校長一職。副校長黃戶珊、張麗娟,政工主任盧石源,教導主任葉祝生,總務主任李忠友。新學期開始,高中一年級招收12個班,國中14個班,共26個教學班,學生1500人。1970年的7月,調入四十多名新教師,這是二中教師隊伍的又一次大調整。這些新教師中,有約20名七O屆華南師範學院畢業生,因他們工資為47元,所以稱為47軍。這些人有:盧尚德、梅清美、周羨、吳水生、黃天宋、許俊通、陳俊輝、鍾曉、張桂芳、陳敬春、黃雪英、石招平、周自寬、湯梅發、唐孝猛、方振發、張盛光、葉鏡明、鄭廷雄、李素純等。另外,二中本校畢業留校從教的有10人:李惠玲、楊蘭興、陳錦新、李玉堅、吳容盛、王師旺、藍信光、郭進生、李定珠、翟招明。還從農村中招回知識青年10人,有:王師通、賴宜勇、郭金清、劉榮居、周冠粵、陳茂林、鄧雪英等。這些人後來大部分都成了教學骨幹。
由於有大批的優秀教師,二中發展迅速,在教學、文藝、體育方面屢建殊榮。其中,1970年到1973年連續三年獲得全市教工籃球賽第一名。1971年在惠陽地區教師文藝匯演上,學校教師表演的大合唱《長征組歌》,獲得第一名,此後,惠陽地區在二中設點搞文藝比賽,該校年年榜上有名。1971年,惠陽地區教育處在二中設點組織暑假教師學習班。到1972年,惠陽地區又在該校搞“教育改革”試驗點,效果顯著。另外,學校搞勤工儉學,在冷水坑和螺山辦起了農場,農場搞得有聲有色、熱火朝天,學生每隔半個月到農場學農。
1972年8月,閆久發同志調離,丘其文校長上任,直至1975年7月。副校長李澤槐,政工主任盧石源,教導主任葉祝生,總務主任李忠友。學校規模得到進一步發展,當時全校有30多個教學班,學生2300多人,是二中歷史上學生人數最多的時期,教職工也超過了100人。
1975年8月,由李澤槐接任校長一職。副校長盧石源、葉祝生、蔡漢宏,政工主任巫翩,教導處主任梁玉階,總務處主任李忠友。這幾年,教學班保持在25~30個之間,學生人數2000人左右,教職工約100人。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二中應屆和歷屆(當時有大批人回到母校參加複習班)高中畢業生參加了考試,有30多人考上了大學,入圍人數和市一中一樣多,不少人被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山醫學院等名牌大學錄取。1978年,該校學生黃萬年還考入了清華大學。在這幾年,學校對教學工作抓得很緊,高考都取得良好成績,在社會上影響很大,得到大家的認可。同年該校陳信展老師代表惠陽地區參加省運會航模比賽,取得第四名。
1979年,由於二中校舍要退回給復辦的惠陽高級中學,二中搬回原校址(菜園墩26號),並和當時的六中合併統一稱為惠州市第二中學,國中部設在現僑中,高中部設在現二中。一年後,又分為二中、六中兩間學校。剛搬回時,學校只有兩座磚木結構的兩層教學樓和兩排低矮的平房,外加一個坑窪不平的小操場和雜技團留下的練功用的小禮堂,辦學環境和條件都較為艱苦。

80年代

1980年,校長李澤槐,副校長盧石源、葉祝生、蔡漢宏,政工主任巫翩,教導處主任梁玉階,總務處主任李忠友。學校有22個教學班(其中國中10個班,高中12個班),學生人數1352人,教職員工112人。
1981年,校長黃秉鈞,副校長葉祝生、張佑昌,政治處主任鍾樹林,教導處主任溫欽明、黃連雙、劉琛,總務處主任李忠友,團委書記文麗。學校有20個教學班(其中國中8個班,高中12個班),學生人數1162人,教職員工108人。在這一年,學校表彰了大批“紅花少年”和“三好學生”,沈新民同學還被錄取為人民解放軍航校學員,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該校的夏尚勝老師,為廣州市110中學的老師上公開課,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1982年,領導班子不變。學校有19個教學班(其中國中8個班,高中11個班),學生人數1151人,教職員工105人。學校興建了一棟四層高的理、化、生實驗樓,曾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教學更為直觀、有效。這棟實驗樓一直使用到2000年才拆除,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在教研方面,也開展的不錯,省教育廳教研室在該校進行數學練習冊使用試驗,效果顯著,外市有大批老師前來聽課、取經,並在省研導會上作了經驗介紹。
1983年,領導班子不變。學校有19個教學班(其中國中9個班,高中10個班),學生人數1120人,教職員工109人。學校各項制度日漸完善,加強了各方面的管理,教學秩序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各班都開展了“向張海迪學習”的主題班會,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國慶節還舉行了遊園活動,元旦舉行了文藝匯演,校園學習氣氛既緊張又輕鬆。
1984年,領導班子不變。學校有20個教學班(其中國中10個班,高中10個班),學生人數1271人,教職員工105人。開展了團基本知識講座,有很多學生寫了入團申請書,積極向團組織靠攏,到“五四”青年節這一天,一大批新團員宣誓,光榮加入了中國共青團。
1985年,劉維鋒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黃秉鈞,黃連雙任副校長,張佑昌任黨支部副書記,政教處主任劉萬祥,教導處主任陳毅強,教導處副主任陳欽修,總務主任高友亮,團委書記黃惠霞。學校有22個教學班(國中8個班,高中14個班)學生總人數1384人,教職員工105人。該校陳信展老師代表惠陽地區教育局(唯一教師代表)參加廣東省中學物理教改經驗交流會,並在會議期間發表論文一篇。陳紹霖老師與惠陽地區教研室王中武副主任,一同負責全地區升高中招生統考的命題工作(唯一教師代表)。
1986年,黃毅強同志任職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副校長張佑昌、劉萬祥,辦公室主任陳欽修,教務處主任陳毅強,教務處副主任陳紹霖,總務處主任高友亮,團委書記黃惠霞。學校有24個教學班(其中國中9個班,高中15班)學生總人數1510人,教職員工108人。校園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觀,建成一座4層24間課室的教學樓。該校今年中考名列普通中學第一。
1987年,領導班子不變。新學期開始,有很多學生爭先報考該校。學校共有25個教學班(其中國中8個班,高中17個班)學生總人數1579人,教職員工110人。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指示精神與要求,該校黃毅強等8位教師被評為高級職稱,還有一大批被評為一級教師,在市內學校中處於領先地位。在市田徑運動會上,該校高中組團體總分名列第三,李文星同學還打破了三級跳遠的市紀錄。
1988年,原惠陽地區改為惠州市,該校隸屬惠城區教育局管理,領導班子不變。學校有25個教學班。(其中國中10個班,高中15個班),學生總人數1444人,教職員工108人。教學大樓加建二層,總共6層36間課室。
1989年,該校領導班子不變。學校有29個教學班(其中國中15個班,高中14個班)學生總人數1566人,教職員工113人。團隊工作成績顯著,被團區委授予先進團委稱號。在城區組織的團歌比賽中,獲二等獎。在城區青年文藝花會上,該校榮獲優秀節目獎。

90年代

1990年,該校領導班子不變。學校有教學班28個(其中國中15個班,高中13個班),學生總人數1519人,教職員工108人。該校少先隊工作出色,被惠城區教育局、少工委評為中學組一等獎。校團委召開第五屆學代會。10月13日舉行了30周年校慶暨金馬圖書館奠基典禮,金馬圖書館是由校友張國超先生贊助20萬籌建,並在惠城區政府大樓進行捐贈儀式。
1991年,該校劃歸惠州市教育局直屬管理,該校領導班子不變。學校有教學班29個(其中國中17個班,高中12個班),學生總人數1426人,教職員工115人。被評為城市文明衛生先進單位,學校系統稅法宣傳教育先進單位。由68屆二中畢業學生張國超先生贊助20萬港元,興建了3層共三百平方米的金馬圖書館,這在惠州還是首例,曾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市教育局撥款成立市二中鼓號隊,是當時市直中學第一支鼓號隊,曾多次參加上級的各項慶典活動,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極大關注。
1992年,原校長黃毅強離任,戴光同志接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副校長劉萬祥,副書記兼工會主席張佑昌,辦公室主任陳欽修,教務處主任游文才,教務處副主任陳紹霖,總務處主任高友亮,總務處副主任黃金佑,團委書記肖革意。學校有教學班27個(其中國中18個班,高中9個班)學生總人數1426人,教職員工118人。本年度思想教育工作主要以“兩史一情”為主要內容,讓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1993年,該校領導班子不變。學校有教學班30個(其中國中19個班,高中9個班,與廣州市交通運輸中等專業學校合辦了兩個會計班)學生總人數1634人,教職員工120人。另外惠州大學有2個班在該校暫借課室上課。學校購置了25台電腦,配備了電腦室。體育科組訓練有方,四個隊參加市直中學生籃球賽,均獲得好名次。該校陳信展老師被國家物理學會評為優秀指導教師。陳紹霖副主任代表惠州市教研室參加廣東省沿海版教材研討會。
1994年,領導班子不變。學校有教學班29個(其中國中19個班,高中8個班,會計班2個),學生總人數:1458人,教職員工117人。江邊教師宿舍建成。
1995年,陳紹霖同志上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副校長劉萬祥、何偉光,辦公室主任陳欽修,教務處主任游文才,教務處副主任劉炳新,德育處主任劉榮居,總務處主任陳光瑜,團委書記肖革意。學校有32個教學班(其中國中18個班,高中12個班,會計班2個),學生總人數為1668人,教職員工112人。本年度該校在文藝、體育方面成績突出,各科競賽都榜上有名。高一新生第一次到羅浮山軍訓,受到教官、局領導的好評。小三棟教師宿舍建成。
1996年,領導班子不變。學校有30個教學班(其中國中18個班,高中12個班),學生總人數1484人,教職員工110人。學校在普及國語工作方面成績優良。
1997年,領導班子不變。學校有30個教學班(其中國中17個班,高中13個班),學生總人數1565人,教職員工112人。該校支部黨建工作“六有”達標,榮獲廣東省國中“三防”知識統測二等獎。
1998年,領導班子不變。學校有28個教學班(其中國中15個班,高中13個班),學生總人數1489人,教職員工109人。市直中學生籃球賽四個隊都名列前茅。高一新生到鎮隆參加軍訓。
1999年,學校領導班子換屆,陳紹霖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副校長何偉光、劉萬祥、黎敏,辦公室主任陳欽修,辦公室副主任吳雪茹,教務處主任劉炳新,副主任彭新、陳光前,德育處主任劉榮居,總務處主任陳光瑜,團委書記吳雪茹(兼)。學校有27個教學班(國中16個班,高中11個班)。學生總人數1402人,教職員工107人。

新世紀

2000年,領導班子不變。學校有26個教學班,(其中國中16個班,高中10個班,學生總人數為1299人教職員工人數104人。警民共建文明學校掛牌,被惠城區人民政府評為安全文明校園。全校師生參加舉行遠離“兩室一廳”簽名和宣誓儀式大會。參加全市中小學生文藝匯演獲二等獎。該校教師在省級比賽獲得好名次,學生在全國競賽中榜上有名。
2000年以來,學校5次榮獲惠州市、惠城區高考成績進步獎和中考進步獎;6次被惠州市政府、惠城區政府授予“安全文明校園”;
2001年,領導班子不變,學校有25個教學班(國中15個班,高中10個班),學生總人數1239人,教職員工106人。市委組織部陳仕其部長掛鈎該校,市人大、市關工委田業如主任等多次到該校視察、指導工作,親自選定新校門位置,並作出馬上改建校門的決定。同年10底,新校門落成。陳仕其、湯聘輝、呂振生、陳思強等市領導及市教育局莊煥照等全部局級領導,橋東區領導、校友合共三百多人,參加了該校新校門的落成儀式。
2002年,學校班子換屆,中層幹部全部競爭上崗。校長何偉光,黨支部書記兼工會主席陳紹霖,副校長陳光前、翁煜,辦公室主任吳雪茹,副主任劉文勝,教務主任劉炳新、副主任林永文,德育主任彭新、副主任何偉新,總務主任黃德金,團委書記黃惠星。學校有28個教學班(國中18個班,高中10個班),學生總人數1489人,教職員工108人。科教大樓建成並投入使用。該校團委被共青團惠州市委授予“五四紅旗團委”光榮稱號,並授予優秀青年服務隊。
2003年,領導班子不變。由於校園面貌煥然一新,近年中考考上重點中學人數多,高考入圍前三批每年都有幾十人,教師素質高、工作負責有愛心,治安環境良好,二中在社會上聲譽好,家長放心,所以本年度有大批學生報讀,學生人數大增。學校有教學班31個(其中國中18個、高中13個),學生總人數1802人,教職員工121人。該校黨支部在開展“黨員先鋒模範崗”活動中被授予優秀組織獎。3月,舉辦了首次教學開放周活動。12月,舉辦了首屆科技藝術節,有小製作展覽、各學科競賽、現場繪畫、十佳歌手、文藝晚會等。
2004年,學校被評為市一級學校,同時獲得“省特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榮譽;
2003年高考上大專線以上人數突破百人大關,
2003年至2009年高考上線人數連續七年增長。
2007年,被惠城區體育局確定為體育(武術)傳統學校;2008年,學校順利通過市一級學校複評。

學校榮譽

2005年以來,惠州市第二中學相繼榮獲惠州市“國中教育教學成績進步獎”、“高考成績進步獎”,惠城區“高考成績進步獎”、“中考成績進步獎”,被區委、區政府授予“安全文明校園”、“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區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2007年,何偉光也光榮地當選為惠州市第十屆人大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