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五加皮酒

概述

:廣州五加皮酒是一種配製酒,以白酒為基,加入五加皮、人參、肉桂等中藥材浸泡而成,具有祛濕驅寒、行氣活血、舒筋活絡的功效。曾代表廣東在全國名酒評選會第二屆(1963年)及第三屆(1979年)中榮獲全國優質酒稱號;1988年更獲得全國第一屆食品博覽會金牌獎,被稱為有嶺南特色的廣東名酒。

目錄

歷史溯源

成名
據歷史典籍記載,五加皮酒是十大宮廷御酒之一。據傳,乾隆皇帝攜皇子永琰(即嘉慶帝)南巡,途中永琰生病,久治未愈。隨行的黃太醫診斷皇子病症是受南方風邪濕毒入侵所致,便據《本草綱目》藥方,重新調製出有奇效的五加皮酒進獻皇子調養。皇子喝後頓覺神清氣爽,精神倍增,連續飲用幾天后,病即痊癒。乾隆大喜,將五加皮酒封為宮廷御酒。
黃太醫後因厭倦宮廷鬥爭,解甲歸田,隱姓埋名回到故鄉嶺南,於1795年間在廣州西關開設了藥鋪,自此宮廷御用五加皮酒,亦由皇宮潛入尋常百姓家。該酒色澤金黃剔透、藥香淡雅愉悅,口感舒爽順喉,長期飲用更具祛風除濕、延年益壽的功效,因此頗受當地人們喜愛。
立威
宮廷御用五加皮酒,早已名滿達官貴人階層,但真正在民間廣為流傳,卻因為一場官司。有個浙江商人初來廣州做買賣,上酒樓吃飯後突感渾身無力、精神不濟。他認定酒樓飯菜有問題,將酒樓老闆告上官府。兩人對簿公堂,酒樓的訟師“橋王之王”陳夢吉聽完申訴後卻突然申告明日再審。
退堂後陳夢吉帶上一壺酒宴請了浙江商人。第二天再開堂,大家驚詫無比:商人竟症狀全無且神采奕奕。陳夢吉為眾人揭開謎底:商人從外地來不適應嶺南氣候,日久濕毒纏身,正所謂“祛濕老友記,廣州五加皮”,請他喝過廣州五加皮酒,調養一宿自然痊癒。自此,宮廷五加皮酒揚名廣東。廣州的五加皮酒被浙江商人帶回家鄉後,漸漸在全國各地流行起來。

發展歷程

清末民初,鼎盛
清末民初,廣州五加皮酒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富貴人家都以飲此為時尚,而普通百姓要口袋有餘錢或喜慶場合才喝得上。那時凡是結婚設酒席,主人家一定要以該酒宴客,才覺臉上有光。
廣州五加皮酒暢銷嶺南及鄰省,還遠銷至歐美東南亞地區,很受洋人歡迎。在鼎盛的二十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廣州五加皮酒作為代表廣東地產酒在國內外的名酒評選中屢獲殊榮,成為嶺南名酒。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式微
時代在前進,但廣州五加皮酒卻沒有與時俱進地進行改良。由於口感和功效漸漸脫離市場需求,加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商品經濟興起,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廣州五加皮酒日漸式微,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2013年,重生
廣州五加皮酒與愛酒名士秦老闆結緣因其是真正好酒!秦老闆在拜會一個老中醫世交時喝到了珍藏的廣州五加皮酒,喝後感覺身心舒暢。他惦記著老中醫那句“現在有錢都買不到”的遺憾,心想:這么好的酒,為什麼不把它發揚光大?便發願找尋名酒配方,讓廣州五加皮酒再次嶺南飄香。幾經周折,2013年,廣州五加皮酒重新上市。

屬性描述

1、廣東特有的地理氣候環境孕育和催生了廣州五加皮酒。自古以來,廣東地處亞熱帶並位於沿海地區,每年大半時間處在梅雨、颱風季節的多雨潮濕天氣中。濕氣重容易濕邪困身,所以廣東飲食非常注重下火祛濕,涼茶、老火湯和廣州五加皮酒就成了廣東飲食文化的標記。
2、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五加皮“補中益氣,堅筋骨,強意志,久服輕身耐老”,民間更盛譽“寧得一把五加,不要金玉滿車”。廣州五加皮酒採用純草本配方,草本進補立足養生根。口感醇厚而藥香淡雅,具有驅寒祛濕、行氣活血的功效,適合濕氣重的人群。
3、廣州五加皮酒持獨家秘方,以白酒為基,配以地道藥材,如五加皮、肉桂、野生人參等多種天然草本,經128道工序精純合一,共同釀成。

包裝設計

2013年6月,廣州五加皮酒與頂級包裝設計大師陳小林教授於廣州順利簽約、正式達成品牌戰略合作,陳小林教授將出任其首席品牌設計師,負責廣州五加皮酒的品牌策劃和產品的包裝設計。
陳小林教授是中國白酒包裝設計的翹楚,現任四川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系主任,曾擔任包括五糧液、劍南春在內等多家著名企業品牌形象策劃及設計。其主創設計的“水井坊”,曾榮獲全球著名廣告大獎“莫比”傑出成就獎,被行業人士推崇為中國白酒包裝革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