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寒宮[嫦娥三號探測器著陸點周邊區域命名]

廣寒宮[嫦娥三號探測器著陸點周邊區域命名]
廣寒宮[嫦娥三號探測器著陸點周邊區域命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廣寒宮”是指嫦娥三號月球著陸點周邊方圓77米區域,包括玉兔號月球車巡視路線及其東側重要地貌,用以標記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首次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的位置。

基本信息

簡介

經過為期3個月的公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2016年1月4日正式批准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歷史

嫦娥三號嫦娥三號
2013年12月14日21時11分,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虹灣區地區。這是中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在地外天體實現軟著陸。在後續的時間裡,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成功分離,開展的科學探測活動獲得了大量數據。為規範統一嫦娥三號著陸區地理實體的名稱,促進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中國及時向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提出了命名申請。

基於嫦娥三號著陸區域地理形貌的特點,中國科學家將嫦娥三號著陸點周邊區域劃分為4個方位區,結合中國古代天文星圖“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星官名,提出了命名建議。比如,“廣寒宮”取自中國古代神話中“嫦娥和玉兔居住的宮殿”,“紫微”“天市”和“太微”則取自中國古代天文圖中的“三垣”,即紫微垣、天市垣和太微垣。

意義

此次命名後,以中國元素命名的月球地理實體達到22個。

2007年嫦娥一號繞月成功後,中國利用獲得的全月面影像數據,向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提出了命名申請,這是中國大陸向該組織提出的首次月球地理實體命名申請。

2010年11月,當時申請的蔡倫、畢昇和張鈺哲3個撞擊坑命名獲得正式批准。

月球地理實體命名作為月球科學與套用的重要成果,體現了中國當前月球探測的綜合能力和國際影響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