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化堂

廣化堂,位於福建省仙遊城西郊十公里處的大濟文殊村北側,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

地理位置

廣化堂位於福建省仙遊城西郊十公里處的大濟文殊村北側。
寺外群山拱衛,田疇交錯,林木繁茂,溪水潺潺;寺內樓閣聳立,殿宇靜穆,鐘鼓悅耳,梵唄修揚。如詩如畫的美景佛韻,使人舒心愜意,流連忘返。

寺廟歷史

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歷經數百年風剝雨蝕,天災人禍,原有建築早已蕩然無存。迨至民國時期,體香尼師發願籌資,重建兩座殿堂和一幢寮房,並珍藏了部分開山之際所遺法寶,道揚遂得中興。「文化大革命」中,清淨佛地也在劫難逃。廣化堂屋宇被拆得千瘡百孔,面目全非,所有經像法物都被付之一炬,全山尼眾驅逐出山門。劫難之後的廣化堂,到處是荒榛野棘,破瓦殘垣。身在新加坡的廣化堂弟子定喜、定禪二法師,獲悉國內祖庭罹此慘禍,不戚不怨,倍加勤心操持法務,祈盼渡過厄運,佛光重現。尤其是定禪法師,一方面幫當地僑民分尤解難,一方面辛苦勞作,將賺來的錢積攢起來,以期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為來日重建廣化堂做好資金儲備。 一九八○年春,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教界人士如逢甘霖。定喜、定禪二位法師立即回國向上申報廣化堂重建規劃,經核准審批後,大規模的重建工程立即破土動工。經過長達八年的建設,現今廣化堂已初具叢林規模。巍峨高大、重檐飛脊的三山門,琉璃溢彩、雄偉莊嚴的大殿,寬敞寧靜、裝飾古樸的齊堂和尼寮,以及翹角涼亭、青石舍利塔、葫蘆形化身窯等等,共有十六座大小不一的建築物。整座寺院布局錯落有致,建築金碧輝煌,堪稱叢林道場中的宏篇巨製。

寺廟現狀

幾年來,廣化堂不僅注重弘揚佛法,還熱心致力於社會公益、福利事業,扶危濟困,為民解尤。廣化堂所在地文殊村的國小校前原是一條崎嶇坎坷的田間小路,常有學生從坡上滾下摔傷。廣化堂遂出資修築了一條通往學校門口的長約五百米的水泥路,方便了學生往來。該寺還協助文殊村國小及林內國小興建教學樓及宿舍,並添置了電化教學設備,改善了鄉村辦學條件。一次次捐款求災,一次次施藥濟危,都少不了廣化堂諸尼眾。
廣化堂還為重振禪林、恢復其它寺院做了大量工作。山兜村原有一座誠賢堂,殿宇因年久失修,早已破敗不堪,尼寮僧舍陰暗狹窄,無力翻蓋。廣化堂為其送款捐資,增建住房,解決了誠賢堂尼眾的實際困難。龍華鎮衛生院的前身是隋朝奠基的普慧寺遺址,廣化堂在得知這一訊息後倡議衛生院遷往新址,並一手承擔衛生院擴建所需款項,使得工程得以順利竣工,解決了患者求醫問藥之難。而後又廣聚淨資,籌建普慧寺,恢復寶剎弘法重務。
現任住持定禪法師,秉持「嚴持戒行律已,慈悲喜舍利人」的信念濟世弘法,深受四方信眾的擁戴。在興教的分內之事上,她呼籲發起成立了「仙遊縣佛教協會」。
地址:福建省仙遊縣大濟鄉文殊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