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發

廖春發

廖春發 ,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稀土、鎢等稀貴金屬冶金教學、科研工作。國家級百千萬人才 ,享受國務院和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獲全國優秀教師、寶鋼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兼任中國稀土學會理事,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稀有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稀土化學和濕法冶金專業委員會,全國冶金工程與金屬材料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先後入選江西省"贛鄱555"領軍人才、江西省百千萬人才,江西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江西省高水平學科(冶金工程)帶頭人,為國家特色專業、江西省高水平學科冶金工程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和負責人,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項目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冶金工程專業負責人。 長期從事鎢、稀土、銀等稀貴金屬分離及其二次資源的綠色高效利用等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5項,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及各類橫向項目30餘項;主持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江西省科技成果一等獎2項,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9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被SCI、EI檢索11編,參編教材2部並獲中國冶金教育學會和江西省優秀教材獎。作為負責人,獲批江西省“有色冶金教學團隊”和江西省精品課程《重金屬冶金學》。 2016年獲中國科協組織“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

1)有色金屬分離及材料製備;

2)有色金屬循環及冶金二次資源綜合利用。在稀土、鎢、銅、鈷、鎳等分離提取方面較為擅長。

主講課程

本科生:《稀有金屬冶金學》、《稀土冶金學》等;

博、碩研究生:《冶金分離科學與工程》、《現代分離科學與技術》等。

工作學習經歷

1984.09-1988.07 南方冶金學院,攻讀學士學位。

1988.08-1992.09 南方冶金學院冶金系教師,講師。

1992.09-1995.04 中南工業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1995.05-2007.10 江西理工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

2002.05-2008.01 北京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2007.11-2011.04 江西理工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2011.05-2013.12 江西理工大學冶金與化學工程學院、稀土學院,院長,教授。

2014.01-至今 江西理工大學人事處,處長,教授。

學術任職

1、中國稀土學會理事;

2、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五、六屆稀有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委員;

3、中國鉛鋅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第一屆專家委員會委員;

4、全國稀土化學和濕法冶金專業委員會委員。

主要學術成果

科研項目

1.選擇性氧化還原從螢光粉廢料中回收稀土的基礎研究((51464012),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排名第一;

2.由鎢酸鹽熔鹽電解直接製備鎢粉機理與動力學研究(51074081),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排名第一;

3.新型膦酸樹脂協同萃取色層分離提純重稀土技術與理論研究(50764003),20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排名第一;

4.渣型最佳化實驗研究(新型閃速冶金連續煉銅技術開發子項[2005]1255號),2006年,國家發改委項目,排名第一;

5.稀土螢光粉中稀土綜合回收及相關材料製備基礎研究(20114BAB206031),2011年,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排名第一;

6.新型膦酸樹脂萃取色層分離製取高純單一重稀土研究(0450065),2005年,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排名第一;

7.膜分離技術回收稀土草酸沉澱母液中酸與稀土(20041G0001700),2005年,江西省科技廳,排名第一;

8.從廢舊鎳氫電池及其生產廢料中回收鎳鈷稀土新技術研究(GJJ09234),2008年,江西省教育廳,排名第一;

9.用於電動車的低成本鋰離子複合電池材料工業化前期研究(贛科發計字[2005]52號),2006年,江西省科技廳,第二負責人;

10.銅閃速爐菸灰脫砷研究與套用,2006年,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一;

11無銅離子高電流密度銀電解新工藝開發與產業化(2004016),2004年,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一;

12.富礦赤泥提取有價金屬(SAYF2007-20),2007年,中國鋁業山東分公司,排名第一;

13.從亞砷酸還原終液錸萃余液中提取鉬鎘工藝技術研究,2011年,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一;

代表論文

[1] LiaoChunfa etal. Adsorption-extraction mechanism of heavy rare earth byCyanex272-P507 impregnated resi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China.2010.08,(SCI收錄652UP、EI收錄20104113285522)

[2] Liao Chunfa etal.Study on the diffusion kinetics of adsorption of heavy rare earth withCyanex272-P507 impregnated resin.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10. 28(10)( SCI收錄:717DO、 EI收錄20110613656110)

[3] 廖春發 等.膦(磷)類萃取劑浸漬樹脂吸附重稀土的性能. 過程工程學報.2007.03 核心期刊(EI收錄:071910595102),

[4] 廖春發 等. 由草酸鈷熱分解製備Co3O4及其物性表征.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4(12),核心期刊(EI收錄:05098866986)

[5] 廖春發 等.Cyanex272-P507浸漬樹脂協同萃取色層分離銩鐿鑥的研究. 中國稀土學報.,2007.25(2), 核心期刊(EI收錄:070990372183)

[6] 廖春發 等. 萃取色層技術分離提純稀土的現狀與展望. 過程工程學報. 2006.04核心期刊(EI收錄:0628999310)

[7] 廖春發 等.Cyanex272浸漬樹脂支體的選擇及性能表征. 過程工程學報. 2008.06核心期刊(EI收錄:083311456291)

[8] 廖春發 等. 基夫塞特工藝中銦的富集規律和機理探討.中國有色冶金. 2006(4),核心期刊.

[9] 廖春發 等.Cyanex272浸漬樹脂萃取色層法分離銩、鐿、鑥. 稀有金屬. 2006,31(6)核心期刊

[10] 廖春發 等. Cyanex膦類萃取劑用於有色金屬分離的現狀. 有色金屬. 2005(4),核心期刊

[11] 廖春發 等. 熔鹽電解法製備鎢合金複合粉末技術前景.世界有色金屬. 2011(1)

[12] 廖春發 等.從赤泥中回收鐵的工藝研究. 中國礦業, 2007.02,核心期刊

[13] 廖春發 等.赤泥中鈦硫酸浸出的工藝條件及動力學研究.礦業研究與開發. 2008(2)核心期刊

[14] 廖春發 等.從赤泥中綜合回收有價金屬工藝的研究進展.輕金屬2003(10),核心期刊

[15] 廖春發 等.從鹼浸出液中萃取鎢稀釋劑的篩選及對萃取性能的影響.中國鎢業. 2000(2),核心期刊

[16] 廖春發 等.稀土摻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CoO2的影響研究.江西有色金屬.2004(2)

[17] LiaoChunfa et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3O4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from the cobalt oxalate.有色金屬冶金及材料第二屆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東北大學.2004.9

[18] 廖春發 等.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Mn2O4摻雜及對其性能的影響.南方冶金學院學報.2004(2)

專利授權

1. 一種熔鹽電解製備鎢粉的方法. 2010年,發明專利:ZL201010527449.5發明(設計)人:廖春發等,排名第一;

2. 一種從銅陽極泥回收碲方. 2013年,發明專利:ZL201310060626.7發明(設計)人:廖春發等,排名第一,

3. 一種從廢舊鋁酸鹽綠色稀土螢光粉中回收稀土的方法. 2014年,發明專利:ZL201410305236.6,發明(設計)人:廖春發等,排名第一,

4. 一種熔鹽電解製備鎢基合金粉末的方法,2010年,發明專利:專利申請號:201010527434,發明(設計)人:王旭,廖春發等,排名第二;

5. 銪鈰液流電池,2014年,發明專利:ZL201410081545.X,發明(設計)人:謝志鵬,廖春發等,排名第二;

6. 一種單一基質白光螢光粉及其製造方法和所制發光器件. 2010年,發明專利:ZL201010210281.5,發明(設計)人:葉信宇,廖春發等,排名:第二;

7. 轉爐銅渣脫銅的方法. 2010年,發明專利:ZL201010564859.7,發明(設計)人:葉信宇,廖春發等,排名:第二;

獲獎

1.“無銅離子高電流密度銀電解工藝的開發與產業化”,獲2011年度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二;

2.“球形、單晶、超細仲鎢酸銨粉體的製取技術”,獲2007年度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九;

3.“新型膦酸樹脂萃取色層分離製取高純單一重稀土研究”,2007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結題評優秀,排名第一;

4.“依託冶金工程構建稀土工程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獲2008年度江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5.《化工過程及設備》教材2006年度獲中國冶金優秀教材一等獎,排名第二。

6.2016年獲中國科協組織“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人物評價

開發出“無銅離子高電流密度銀電解新工藝”並在江西銅業等公司產業化,為企業新增利潤1.9億元;首創由鎢酸鹽熔鹽電解直接製備鎢粉技術,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所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新型膦酸樹脂協同萃取色層分離提純重稀土技術與理論研究” 發表十多篇高檔次學術論文並已結題,完成的省自然科學基金“新型膦酸樹脂萃取色層分離製取高純單一重稀土研究”結題評為優秀;參與研發的“球形、單晶、超細仲鎢酸銨粉體的製取技術”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獲獎,成果在國內9家大型骨幹企業推廣套用,為企業新增利潤2.1億元;與江西銅業合作的“銅閃速爐菸灰脫砷研究與套用”項目近期也在貴溪冶煉成功得到實施,為擴大高砷銅精礦的利用和降低銅主品位中砷的含量具有較大意義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