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南洋職業學院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是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設立,國家教育部備案,具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文憑資格的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由海內外十五位熱心祖國教育事業的中青年學者(博士、教授)、企業家於2000年聯合發起創辦。廈門南洋學院座落於著名的“海上花園”城市--廈門,校園占地近600畝,設計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由瑞士著名建築師設計。校內實驗實訓教學面積2.2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900萬元,紙質藏書32萬冊。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廈門南洋職業學院
廈門南洋學院擁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和一流的師資力量,現設有7個學院88個專業,在校學生近萬人,是福建省發展最快、我國經濟特區中規模最大的民辦大學。學校教學生活條件良好,有教學科研大樓、學生活動中心、大型學生綜合餐廳以及10棟學生公寓生活樓,並設有標準運動場一個、籃球場10個、羽毛球場8個、排球場4個和高標準的多媒體、計算機教室、語言訓練室等。現有從廈門大學清華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以及美國、加拿大等海外院校、跨國公司和研究機構聘請的專兼職教授、副教授、講師600餘人,並有特聘的海內外專家、學者、企業家不定期來校授課。學校的教學原則是:以一流的師資保證一流的教學質量。

學生畢業時,計畫內統招業由學校獨立頒發專科文憑,其餘專業在完成國家規定課程並考試及格後,可獲頒發國家承認的本、專科學歷文憑,專科畢業生還可通過“專升本”續讀集美大學、華僑大學的本科文憑。

學校地處經濟特區,廈門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龍頭城市,國內外企業大量來校預訂人才,人才供不應求。柯達、戴爾、沃爾瑪、麥德隆、松下、TDK、ABB、燦坤電器等數十家《財富》500強跨國企業落戶廈門,國內外200多家大中型企業與該校達成了學生就業協定,福建省最大的勞務輸出機構-----廈門中廈公司已正式將廈門南洋職業學校列為勞務輸出人才培養基地,每年有1000多個國外就業名額優先供學生選擇。廈門旅遊局還把廈門南洋職業學校確定為“亞太旅遊人才培養基地”。

2003屆~2007屆畢業生已在特區等地就業,就業率均超過99%。目前,學校正在建設占地近600畝的數字型、環保型、生態型的國內一流水平的大學校園,2006年秋季,新校園一期工程已完工並投入使用,6000多名南洋學子已入住新校區。學校計畫用10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國內著名、省內一流的萬人套用型本科大學,爭取擁有碩士點。

校長簡介

廈門南洋學院廈門南洋學院

魯加升——校董事會董事長、校長、中共黨員、教授,曾任西北工業大學團委書記、副處長、講師、陝西省學聯副秘書長等職;在航空工業部、國家科委所屬企業和自辦企業工作十年,歷任工程師、辦公室主任、副總經理、董事長等職。

魯校長曾多次被評為市、省、部級“優秀青年”、“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當選市青聯委員、省團代表會議代表和全國團十二大代表,連續兩屆當選為思明區人大代表、廈門市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民辦高等教育協會理事;先後獲“中華愛國英才”和“新世紀中國改革人物”稱號;被評選為“中國高中生最欽佩的民辦高校校長”、“新時代中國改革之星——25位最具改革理念的中國知識界、政界人物”、“中國高校傑出校長”、“中國十大傑出民辦教育家”、“2006年度中國教育改革創新風雲人物”、“廈門市十大傑出創業青年”等稱號: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聘為顧問,被《求學》雜誌聘為資深顧問,被《中國民辦教育》雜誌聘為編委會副主任;被《21世紀教育》雜誌理事會聘為副理事長;近年來,曾先後在全國、地方刊物和學術會議發表論文、文章200餘篇次。

師資力量

廈門南洋學院現有教職工600多人,其中專兼職教師306人(專職教師204人,兼職教師102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專職教師68人,占33.3%;具有高級職稱的專職教師51人,占25%;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師181人,其中98人具有雙師資格,占54.14%。

地域優勢

學校坐落在著名的“海上花園”城市——福建省廈門市,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氣候宜人、四季常青,近年來廈門市多次被評為國家級“衛生城市”、“優秀旅遊城市”、“環保模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特別獎”、“雙擁模範城市”和“最適合居住城市”等,2003年榮獲“聯合國人居獎”。2005年獲“全國文明城市”評比第一名。

大海、沙灘、藍天、鼓浪嶼、環島路、園博園構成了一道道美麗的自然景觀,社會治安良好、交通井然有序、市民文明禮貌、生活健康向上,構成了一道道亮麗的人文景觀……廈門優美的自然環境、生活環境常令海內外賓客讚不絕口,流連忘返。美國前總統尼克森曾稱其為“東方夏威夷”。

學校特色

堅持以人為本,走特色辦學之路

學校特別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強調“三型”——外向型,及要求每一個專業的學生都要會外語、懂外事、懂外貿、懂外交禮儀、知曉國際形勢;複合型,即要求每一個學生的知識結構多元化,走向社會可以從事多種崗位的工作;套用型,即要求每一個學生不僅要學好書本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強調“三項技能”——即要求每一個學生畢業前熟練英語聽說、電腦操作和小汽車駕駛。

國際化

學校努力與國際教育接軌,充分發揮本校董事會6位海外董事的優勢,目前已與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20餘所院校建立聯繫,與美國普萊斯頓大學、美國格林瑞佛學院、加拿大劍橋國際學院、加拿大哈里斯學院、紐西蘭基督城理工學院、新加坡華夏學院簽訂了合作辦學協定,學生在國內完成相關課程後,可擇優推薦到國外繼續深造。

學校品牌

學校被《人民日報》、中央台、《中國青年報》列為“中國優秀民辦高校”;

2002年獲“中國民辦高校學生就業創新獎”、被《發現》雜誌評為“中國十佳民辦大學”,被中國社會調查所評定為“社會滿意單位”;

2003年、2004年、2005年連續三屆被《中國教師報》《高中生》雜誌評為“中國高中生最嚮往的民辦高校”,被香港《大公報》列為“中國著名高校”;

2004年被中國教育家協會等評為“全國民辦教育百強學校”;

2005年被中央教科所等授予全國20所“人民滿意的民辦大學”、“中國十大優秀民辦大學”、“中國十大名牌民辦高校”、“中國十大民辦高校”,被教育部全國高校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評為“全國學生就業實力十強民辦高校”等稱號。

校園文化

學校在業餘時間為學生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思想教育活動和社團活動。學校為具有業餘愛好的同學們組織成立了藝術團、文學社、書法協會、創業協會、英語協會、PC俱樂部、吉他協會、棋牌社、漫畫社、記者團、桌球協會、愛心社、模特隊、籃球隊、足球隊等。

學校每月從社會各界邀請一位優秀人士來校為學生作報告,幫助同學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人才觀並及時了解國內外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文化、教育、國防、兩岸關係、電子商務發展、企業改革形勢等,拓寬了知識面,增強鑑別是非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學校還設立了心理諮詢中心,建立了心理諮詢三級保健網,訓練有素的心理諮詢專家定期給學生解決各類心理問題。學校接受海內外企業家的資助,設有“弘誠信”、“德瑞科”、“鑫艷”等企業獎學金。學校還在學生入學時,為每位學生免費辦理十萬元的醫療保險。

辦學成就

十餘年來,學校秉持“以人為本,特色辦學,全面育人”的辦學理念,曾出台免費生政策,總結並推廣“五個堅持”辦學經驗,即堅持高等職業教育、堅持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創新、堅持以質量和特色取勝、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辦學、堅持黨對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領導等;實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等“四育人”,湧現出一批批優秀學子:“2003年感動廈門十大人物”林婕;“愛心大使”福建省捐獻骨髓造血幹細胞第一人張良健;2004年福建省IBM電子商務軟體設計大賽冠軍鍾小堅;2005年亞洲小姐總冠軍王磊;2006年福建省第十屆高職院校學生技能大賽專業計算機組第一名劉強、田翠;世界小姐上海賽區冠軍、廈門市旅遊形象大使吳捷;海峽兩岸大學生職業技能大賽電子商務軟體設計一等獎獲得者余凱、盧孔錦、趙建志;導遊之星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秦雪麗;首屆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大賽(福建賽區)公外組一等獎獲得者高慧。
在2011年福建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檢查評估中廈門南洋職業學院榮獲高職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第一名,並被廈門市政府列為重點支持升辦本科院校。

就業通道

學校培訓中心、勤工助學中心,為學生畢業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石。學校成立的培訓中心是廈門市勞動局在學校設立的定點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站之一,為學生設定了一系列短期培訓項目,除畢業證書外,要求每位學生至少持有一本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學校還設立了學生勤工助學中心,為學生校內外勤工助學活動進行組織和提供服務,同學在學習之餘輕鬆找到校內、外兼職實踐的工作機會。多數學生在畢業前就積累了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為畢業後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學校地處經濟特區,廈門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龍頭城市,企業大量來校預訂人才,人才供不應求。柯達、戴爾、沃爾瑪、麥德龍、松下、TDK、ABB、燦坤電器等數十家《財富》500強跨國企業落戶廈門,國內外200多家大中型企業與我校達成了學生就業協定,福建省最大的勞務輸出機構——廈門中廈公司已正式將我校列為勞務輸出人才培養基地,每年有1000多個國外就業名額優先供我院學生選擇,2003屆——2007屆畢業生已在特區等地就業,就業率均超過99.12%。

為了支持和鼓勵大學生創業,學校還設立了100萬元大學生創業基金,為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2003屆畢業生廖江湖和2004屆畢業生鄭智勇已獲得首批創業基金12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