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長安大學教授]

康明[長安大學教授]

康明,男,漢族,1965年8月出生於內蒙古。1989年畢業於桂林冶金地質學院,獲得地球化學專業學士學位;1998-2001年在中南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04年7月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獲得地球化學專業博士學位。1989~2001在內蒙古有色地質勘查局地質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及基礎地質研究工作,任專業組長、技術負責、項目負責等職。2004~至今,在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國土資源學院任教,2004年11月晉升為副教授,2005年12月獲得碩士導師資格。

基本信息

簡介

康明[長安大學教授]康明[長安大學教授]

康明,男,漢族,1965年8月出生於內蒙古。1989年畢業於桂林工學院(原桂林冶金地質學院),獲得地球化學專業學士學位;2001年在中南大學獲碩士學位;2004年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獲得地球化學專業博士學位。現任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礦產資源勘查系副主任,副教授,碩士導師。
先後承擔研究生的《元素地球化學》、《勘查地球化學》、《高等地球化學》;本科生的《地球化學》、《勘查地球化學》、《動力地質學原理》、《地球化學勘探基礎》等課程的教學工作並指導碩士研究生與本科生的畢業論文。

主要研究領域或方向

1.礦產資源勘查與評價
2.隱伏礦床定位預測
3.勘查地球化學
4.礦床地球化學
5.環境地球化學
學術及科研成果

專著

康明等.《地電化學成暈機制、方法技術及找礦研究》,地質出版社,2007年。
近幾年在核心刊物上發表的主要學術論文:
1.康明.低電壓偶極子供電方式下的“偶極CHIM”套用效果”,地質與勘探,2006Vol.42No.4.
2.康明.金屬礦床地電化學勘查方法研究現狀及前景展望,地質論評,2005Vol.51No.4.
3.康明.西北北山戈壁荒漠景觀1:5萬地球化學測量方法研究,地質與勘探,2004Vol.40No.3.
4.康明.內蒙古東部鬧牛山—巨里河銅多金屬礦帶岩漿活動與成礦的關係,現代地質,2004Vol.18No.2.
5.康明.面向礦產資源勘查的網路信息系統開發策略,物探與化探,2004Vol.28No.1.
6.康明.地球化學在環境和農業領域中的套用研究,物探與化探,2004Vol.28No.2.
7.康明.地電化學方法在廣西橫縣泰富金礦的套用效果,桂林工學院學報,2004Vol.24No.1.
8.康明.地電化學方法的改進及套用效果,地質與勘探,2003Vol.39No.5.
9.康明.內蒙古鬧牛山—巨里河銅多金屬礦帶化探異常的構造控制分析,地質與勘探,2001Vol.37No.4.
10.康明.對數泛克立格法在礦產勘查開發中的套用,湖南地質,2001Vol.20No.3.

科研項目

現主持的項目有: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低電壓偶極子供電方式下的“偶極CHIM”》;省部級科研項目:《內蒙古自治區西圪堵等三幅1:5萬區域礦產調查》。

主持完成的項目有:

《中國西部荒漠戈壁景觀區1:5萬地球化學測量方法研究》、《廣西橫縣泰富金礦二輪找礦前景研究》、《廣西大瑤山西側北段深部找礦研究》、《內蒙古東部扎魯特旗鬧牛山—巨里河銅多金屬成礦帶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研究》、《山東招遠欒家河斷裂北段尋找隱伏金礦預測研究》。
作為主要參加者參加項目:《國家973項目專題—“多種能源礦產同盆共存成藏(礦)機理和賦存條件的實驗-模擬研究》。
在科研工作中,積極實踐、勇於創新,首次提出了“低電壓‘偶極子’供電方式下的‘偶極’地電提取”找礦新方法新技術,在廣西、新疆、山東等地的實驗研究中得到了較好的套用效果。

工作業績

在科學研究中,先後主持和參加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十五”科技攻關、國家973、中國地質調查局、內蒙國土資源廳等重點和科研攻關項目10餘項。近5年主持和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有:“低電壓偶極子供電方式下的‘偶極CHIM’”(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內蒙古自治區西圪堵等三幅1:5萬區域礦產調查”(內蒙國土資源廳)、“中國西部荒漠戈壁景觀區1:5萬地球化學測量方法研究”(中國地質調查局)、“西部荒漠戈壁區大型銅鎳金礦勘查評價技術及綜合示範”(國家“十五”科技攻關)、“多種能源礦產同盆共存成藏(礦)機理和賦存條件的實驗-模擬研究”(國家973)、“廣西橫縣泰富金礦二輪找礦前景研究”(經貿委廣西黃金局)、“廣西大瑤山西側北段深部找礦研究”(廣西國土資源廳)、“內蒙古東部扎魯特旗鬧牛山—巨里河銅多金屬成礦帶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研究”(有色金屬國家重點找礦區帶科技攻關)、“山東招遠欒家河斷裂北段尋找隱伏金礦預測研究”(山東招金集團公司)等。
在科研工作中,積極實踐、勇於創新,首次提出了“低電壓‘偶極子’供電方式下的‘偶極’地電提取”找礦新方法新技術,在廣西、新疆、山東、甘肅等地的實驗研究中得到了較好的套用效果,獲得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出版專著1部,以第一作者發表的學術論文20餘篇,主要代表性論著有:“地電化學方法的改進及套用效果”、“低電壓偶極子供電方式下的‘偶極CHIM’套用效果”、“西北北山戈壁荒漠景觀1:5萬地球化學測量方法研究”、“內蒙古東部鬧牛山—巨里河銅多金屬礦帶岩漿活動與成礦的關係”、“CHIM法在區域性勘查階段的套用研究—以新疆金窩子金礦區為例”、“地電提取異常的形成”、“地電化學離子暈的形成過程中外加電場所起的作用”、“金屬礦床地電化學勘查方法研究現狀及前景展望”、“地球化學在環境和農業領域中的套用研究”、“地電化學方法在廣西橫縣泰富金礦的套用效果”、“內蒙古鬧牛山—巨里河銅多金屬礦帶化探異常的構造控制分析”、“對數泛克立格法在礦產勘查開發中的套用”等。
先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地球化學》、《勘查地球化學》、《動力地質學原理》、《地球化學勘探基礎》、《礦產勘查與評價》、《元素地球化學》、《勘查地球化學》、《高等地球化學》等課程。

獲獎情況

2006年獲得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