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歲將命至巴東時已秋序霜荷索然偶賦是章

《庚辰歲將命至巴東時已秋序霜荷索然偶賦是章》,是北宋詩人寇準的五言古詩作品。全詩表達了要到偏遠地區任職的失落和惆悵,加上對秋景的描寫,更顯悲懷。

作品原文

秉軺偶將命,撫俗煙江湄。
地僻接窮峽,務簡稀公期。
秋信任無趣,野懷良自宜。
月白夜蟬響,池暗風荷衰。
溪雲入破牖,山菊開疏籬。
貰酒不能醉,鄉園空結悲。
徘徊獨凝望,目極長天涯。

作者簡介

寇準(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是北宋時著名的政治家﹑詩人,文學家。寇準從小就非常聰明,

寇準寇準
七歲時隨父登華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的詩句。19歲時赴汴梁(開封)會試就被錄取。開始任大理評事,由於政績顯著,升任大名府成安軍,遷殿中丞,後又被提為尚書虞部郎中。因他剛直不阿,敢於向皇帝犯顏直諫,所以宋太宗就稱讚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公元1004年(宋真宋景德元年),遼軍有大舉進攻之勢,寇準被詔回朝任宰相。他反對王欽若等南遷的主張,力主抵抗,促使真宗往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與遼訂立澶淵之盟。不久被王欽若排擠罷相。晚年再起為相。公元1020年(天禧四年)又被丁謂排擠去位,封萊國公。後被貶逐到雷州(今廣東海康)。公元1023年(天聖元年),閏九月初七日,寇準死於雷州,終年62歲,寇準死後,其夫人宋氏,乃宋太祖開寶皇后的幼妹,入宮啟奏,請求朝廷撥款搬運寇準靈樞。結果撥款僅夠運到宋氏住地洛陽。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寇準去世11年後,仁宗為他昭雪,歸葬今臨渭區官底。

作品賞析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寇準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大理評事,不久又被派往歸州巴東任知縣。這首詩就是寫於知道了自己即將任命到巴東的訊息後。正如詩題所寫,季節是秋天,霜荷索然,面對這樣的景致,作為天才詩人的寇準於是“偶賦是章”。說是偶然寫的這篇,其實還是可以看出其中的匠心獨運。
“秉軺偶將命,撫俗煙江湄。地僻接窮峽,務簡稀公期。”是寫作者對未知的赴任地的想像。“秋信任無趣,野懷良自宜。月白夜蟬響,池暗風荷衰。”則是開始寫秋景,對仗和用韻都頗有些近體詩的味道。“溪雲入破牖,山菊開疏籬。貰酒不能醉,鄉園空結悲。”開始抒懷,先寫了鄉園之悲。但是最後的“徘徊獨凝望,目極長天涯。”卻透漏了作者的失落與惆悵,但是作者為了避免怨望情緒太過,沒有再寫下去。於是就留下了這么一首近似今體的古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