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東風吹世換

幾度東風吹世換

《幾度東風吹世換》,是琉璃鍾編著,湖北辭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幾度東風吹世換

中國自古以來,把歷史的記述看得比祖宗家法還重,每朝沒代都設史官 ,縱使在戰亂之中也不廢記史。即便是最殘暴的皇帝,若還有點榮辱心,在無理的兵伐之後也還心存懼意,怕在歷史上留下恥辱的一筆。正直的大臣進諫聰明又厲害的一招便是:您要注意後代史書的記載啊!歷代史官簡直在對帝王將相履行“舊聞”監督之職。因此中國的學問,向來有兩類最為顯著:一是文學,一是歷史,並有文史不分家之說。文學的輝煌自不待言自先秦至明清,以至當代,江山代有人才出。歷史被稱為顯學,卻須稍有國學功底者才認識得到。傳統古籍分為四部:經、史子、集,史部書占了相當重要的分量。煌煌二十五史,紀錄了古今興亡多少事。

這些都是官修正史。其實,不僅是政府朝廷重視修史,私人著史之風也是由來已久並代代相傳。舉個極端的例子明朝浙江海寧有個叫談遷的秀才,不知為什麼,29歲時迷上了編史,又窮得不行。看書基本靠討,資料基本靠靠抄,歷時27年,六易其稿,終成大作。不幸的是,巨著甫成,尚未流傳,竟被人偷去了。談遷痛哭一場後,又埋頭十年,再次成稿,名《國榷》。這簡直是有些令人悲傷的黑色幽默。國人有這種與生俱來的修史熱情,難怪野史異乎尋常的發達。

目錄

紅妝期詩篇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亂世紅顏蔡文姬的一生

散朗”才女謝道韞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中國歷史上的女舞蹈家

上苑桃花朝日明——記唐朝文德皇后長孫氏

單身女公爵——玉真公主

桃花得氣美人中——柳如是耐讀

紅顏素心

蜀中才女黃峨

精華欲掩料應難——歷史上的薄命女

歷史上美女能換什麼?

歷史喟嘆篇

夫子之心昭如月——解析孔子臨終涕下之原因

田橫五百壯士的隨想

兩個命中注定要餓死的人

食古不化的改革家——王莽

三國中的君子

龍沙獨行者——班超

風流放達寧馨兒,頹牆覆沒虛華夢——王夷甫清談誤國的背後

滿城盡帶黃金甲

國家不幸詩家幸 ——南唐後主李煜的跌宕人生

布衣干政的悲劇

誰明浪子心———娛樂圈裡外的柳永

說說袁崇煥

崇禎子孫們的結局

倒霉的欽差大臣

醫多不治龍——從《德宗請脈彳己))看光緒之死

歷史上的武訓其人

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憶李陵

顛沛流離虱滿身,百鍊成鋼一巨人——王韜的挫折人生經歷與近代知識分子命運

歷史解讀篇

隱藏在正史後面的陰謀論

從西晉一次盜墓事件說起……

把人放至油鍋里

潘美其人

蔡京無反骨

蔚村之謎——明末清初鮮為人知的一段往事

張居正與何心隱

香草沉羅,血滿胸臆;東山佩塊,淚漬泥沙——聊齋《公孫九娘》中的於七一案

千古誰識鴻宴

千載悲風話夜長,誰信骷髏亦有王——憶趙括

歷史閒情篇

閒話閒人

春日懷想錄

好名的漢文帝

千古風流一壇醋

“風度得如九齡否?”——閒話唐代宰相風度

當豺狼咬死了羊

閒話三皇五帝

怕老婆的歷史

借曲談史兩則

歷史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青蛙與蟲子

故史堆里的十大蠢貨

棄子

與蜀國的人打交道

閒話金聖歎

陪司馬遷散步

讀野史筆記(三則)

從刁民到土豆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漢魏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思想解放的時代,同時也是個戰亂不斷的時代。綜觀蔡文姬的一生,在她最需要父親的時候,有一位名滿天下的好父親:在她最需要丈夫的時候,先後有三位對她關懷備至的好丈夫:在她最需要子女的時候,能夠依靠子女的侍奉,善終於亂世。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曜鮮”,美麗博學的蔡琰,字文姬,陳留郡國人,是東漢名儒蔡邕的女兒,從小受到了那個時代所能給予的最好的教育,完全沒有後世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影響。她在父親的精心培養之下,“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加之容貌美麗、氣質高雅,最終成為漢魏時期的一代名媛。

蔡邕精通經史典籍,工於隸書,長於音律,他的家就是那個時代的文化沙龍,也是那個時代的高級圖書館,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那個時候的曹操出入蔡府,除了羨慕蔡府的滿室藏書,對清麗高華的蔡文姬自然傾慕有加。“家公與蔡伯喈有管鮑之好,乃命使者周近持玄玉璧於匈奴,贖其女還,以妻屯田都尉董祀。”這是曹丕在《蔡伯喈女賦序》中的描述。

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校定《六經》的謬誤,將正文刻在石碑上,立於太學門外,成為流傳後世的“熹平石經”,前往觀摩的人絡繹不絕,每天停在那裡的馬車就有一千多輛。蔡邕的書法,“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蔚然大家,成為當時偶像級的人物。後來他得罪了當權的宦官,被迫流亡,曾長期避禍於泰山羊家,他的一個女兒於是成了羊家的媳婦,後來生下了一對出色的兒女。男孩叫羊祜,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美男子和軍事將領,羊祜去世後,敵人的陣營哭聲一片,百姓自發為羊祜建廟立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涕”,史稱“墮淚碑”。女孩名叫羊徽瑜,長大後嫁給司馬師為妻,史稱景獻羊皇后,“後母陳留蔡氏,漢左中郎將邕之女也”。晉武帝司馬炎曾獎賞羊祜的功勞,羊祜請求晉武帝加封自己的表弟蔡襲(也就是蔡文姬的侄子),蔡襲得到了關內侯的爵位,按照血緣輩分,他把蔡文姬叫做姑媽,羊祜把蔡文姬叫做姨媽。

年輕時代的蔡文姬,就對音樂有著很高的敏感和天賦。她的父親能聽出琴曲中最微小的錯誤,她則能隔著牆壁聽出父親彈琴時弄斷了哪根絲弦。她的父親能製作聞名中外的焦尾琴,她則能聽出彈琴之人當時的心情。“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16歲的蔡文姬出嫁了,開始了她一生中第一次婚姻。她的丈夫衛仲道出身河東大族,熟讀經史,與蔡文姬琴瑟和鳴。不幸天妒良緣,婚後一年,衛仲道就因病去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