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女性陰道炎

幼女所患陰道炎多與外陰炎並存。因幼女外陰發育差,缺乏雌激素,陰道上皮抵抗力低,易受感染。常見的病原體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及大腸桿菌等,滴蟲或念珠菌也可引起感染。病原體可通過患病的母親、保育員或幼稚園兒童的衣物、浴盆、手等傳播;也可由於衛生不良、外陰不潔、經常為大便所污染或直接接觸污物所引起。此外,外陰損傷或抓傷,尤其是蟯蟲感染時引起炎症。此外,尚可因誤放異物於陰道內而引起。

幼女性陰道炎引起原因 

(一)外陰局部衛生不佳 患兒母親及保教人員不注意患兒外陰清潔,大便後處理不當或用污染的紙擦抹肛門,使腸道細菌侵入陰道引起陰道炎HuHiman,在研究438例嬰幼兒外陰陰道炎的病例中,發現68%是由上述病因所引起,其中培養時發現大腸桿菌者占80%。
(二)異物 如花生米、豆類、髮夾、別針、小石頭、等塞入陰道,由於異物造成陰道上皮損傷而發生繼發性感染。
(三)蟯蟲性外陰陰道炎 在正常情況下,本病並不多見。它是由腸道蟯蟲通過糞便傳入陰道;或糞便處理不當,通過嬰兒母親或保教人員的手或衣服玩具等,將蟯蟲卵污染幼女外陰而引起炎症。
(四)繼發性外陰陰道炎 幼女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泌尿道感染後細菌通過灰塵直接傳入陰道而引起感染
(五)特異性陰道炎 滴蟲或黴菌性陰道炎在嬰幼兒罕見原因:可能由於嬰幼兒的陰道pH呈鹼性不適於黴菌繁殖。滴蟲是以糖原為食物,在此年齡的陰道糖原很少,故也不適於滴蟲生長。嗜血性陰道炎在嬰幼兒中極為少見。
幼女所患陰道炎多與外陰炎並存。廣州仁愛醫院婦科專家介紹說,因幼女外陰發育差,缺乏雌激素,陰道上皮抵抗力低,易受感染。常見的病原體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及大腸桿菌等,滴蟲或念珠菌也可引起感染。病原體可通過患病的母親、保育員或幼稚園兒童的衣物、浴盆、手等傳播;也可由於衛生不良、外陰不潔、經常為大便所污染或直接接觸污物所引起。此外,外陰損傷或抓傷,尤其是蟯蟲感染時引起炎症。此外,尚可因誤放異物於陰道內而引起。

幼女性陰道炎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幼女性陰道炎主要症狀是外陰陰道癢陰道分泌物增多。嬰幼兒因不能很正確地訴說症狀,常用手指搔抓外陰通過手指及抓傷處更進一步使感染擴散,外陰尿道口陰道口黏膜充血水腫有膿性分泌物。但也有可能在急性期被父母疏忽或因症狀輕微至急性期後造成小陰唇粘連。粘連時上方或下方留有小孔尿由小孔流出陰道異物,可引起陰道分泌物特多且為血膿性有臭味。蟯蟲所致的陰道炎外陰及肛門外有奇癢陰道流出多量的稀薄的黃膿性分泌物。

幼女性陰道炎檢查

 
由於嬰幼兒解剖的特點及不能為動及醫生合作,因此結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但是體查是診斷的主要依據,因此醫生需要高度耐心與細心地向患兒母親與保教人員詳細詢問病史,檢查時手法要輕巧敏捷,有時為了獲得滿意的檢查結果,須設法分散患兒的注意力如邊檢查邊與患兒交談,使其腹壁放鬆。個別情況下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對患兒進行檢查。常用的幾種檢查方法:
(一)檢查外陰 用中食二指輕輕分開大陰唇仔細觀察外陰尿道及陰前庭等處。
(二)陰道窺鏡檢查 最好的檢查器械是凱萊(Kelly)空氣膀胱鏡,也可用支氣管鏡或鼻鏡作陰道窺器。較大的女孩可採用特製的小型陰道鴨咀器,通過上述窺器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到及宮頸情況檢查陰道上皮及分泌物情況有無異物。同時用小棉棒取陰道分泌物作塗片,用革藍氏染色還可取分泌物作培養,並作藥物敏感試驗如此便可確定病原菌。
(三)直腸腹部雙合診檢查 用左手中指及食指分開雙側大陰唇以右手食指(較小幼兒進入食指有困難時也可用小指)伸入患兒肛門與腹部另一手互相配合,觸摸陰道內有無異物子宮大小及盆腔情況直腸檢查還可協助取陰道分泌物。方法是直腸的手指向前擠壓陰道後壁,另一手拿以消毒的玻璃管邊擠壓直腸邊抽吸陰道分泌物。

幼女性陰道炎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嬰幼兒外陰炎相鑑別,外陰陰蒂尿道口及陰道口黏膜充血水腫並有膿性分泌物。父母注意時可發現嬰幼兒內褲上經常有膿性乾痂形成或有稀水樣的痕跡,外陰發紅水腫甚至皮膚剝脫。有的患兒因痛癢而抓局部致局部有抓痕出血等現象,有的出現尿痛、尿頻、燒灼感。但亦有在此急性期被父母疏忽或因症狀很輕而至急性期後造成小陰唇粘連尿流變細才被發現誤為生殖器官畸形而來就診。檢查時發現兩側小陰唇粘連在上方或下方留一小孔尿液從此處排出,尿道口及陰道口均被遮蓋。仔細檢查可發現小陰唇粘連的地方較薄比較透亮。

幼女性陰道炎併發症 

外陰尿道口陰道口黏膜充血水腫有膿性分泌物,少數患兒服藥後可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併發症。

幼女性陰道炎治療

  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外陰可用1∶10000高錳酸鉀坐浴。陰道內異物必須儘快取出,小陰唇粘連可用小彎鉗沿著上邊或下邊小孔輕輕插入予以分離,這種分離手術容易進行,不需要麻醉陰道用0.5~1%乳酸溶液通過插入陰道的橡皮導尿管灌洗陰道,並可通過導尿管注入磺胺或抗生素乳劑。每天一次5~7天為一療程。局部使用雌激素軟膏可促進炎症消退,套用含0.1mg乙烯雌酚軟膏以小棉棒塗予陰道深處,每天一次共2周。以後每3~4天一次共治療4-6周。口服乙烯雌酚療效也好0.1mg乙烯雌酚每日一次二周后改為每周2次可連續用4~6周用藥,時間過久可引起第二性徵發育。嬰幼兒蟯蟲性陰道炎的治療可用撲蟯靈(Pyrvinium Pamoate)劑量按每公斤5mg晚上一次服用;如有復發可隔2~3周再服一次,該藥毒性低少數患兒服後可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此藥能使大便染成紅色,可染污衣服撲蟯靈對殺滅蟯蟲作用顯著,為治療蟯蟲的首選藥物。

幼女性外陰陰道炎治療方法:
1、幼女合併性病時(如淋病、梅毒、支原檢查發現有異常時),應對幼女進行系統的治療。
2、幼女性外陰陰道炎治療以口服頭孢類抗生素為主。
3、用1:5000濃度的高猛酸鉀溫水溶液為幼女坐浴,每次15分鐘,早晚各一次。
4、以軟而細的消毒導尿管輕輕插入患兒的陰道內,再經此管用濃度適當的殺菌藥液沖淨陰道內的炎症分泌物,每天一次。
5、如並發尿道炎和膀胱炎,可經尿道口直接向尿道和膀胱內注入無腐蝕性的殺菌藥,每5天一次。
6、以柔軟、清潔的純棉內褲換掉開襠褲,孩子的母親還要經常保持幼女外陰及內褲的清潔衛生。

幼女性陰道炎應該如何預防

注意嬰幼兒會陰部的衛生,防止感染針對病因。作為家長,只要平時多關心愛護孩子,教育指導孩子愛衛生,保持外陰清潔,褲子鬆緊適度,減少摩擦,大人小孩衣物分開洗,減少共浴盆浴,預防勝於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