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蠱

幹蠱,典故名,典出《周易》卷三《蠱卦》。主要義項有:(1).指“ 幹父之蠱 ”。謂兒子能繼承父志,完成父親未竟之業。(2).泛指主事;辦事。 (3).幹練有才能。(4). 唐代陸贄向朝廷建議設立的制科之名。唐 獨孤及 《唐故虢州宏農縣令天水趙府君墓誌》:“有子若干人,訓以義方,鹹能被服文藝,幹父之蠱。王國維 《紅樓夢評論》:“則夫絕棄人倫如 寳玉 其人者,自普通之德道言之,固無所辭其不忠不孝之罪;若開天眼而觀之,則彼固可謂幹父之蠱者也。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幹蠱,典故名,典出《周易》卷三《蠱卦》。主要義項有:(1).指“ 幹父之蠱 ”。謂兒子能繼承父志,完成父親未竟之業

詳細釋義

(1).指“ 幹父之蠱 ”。謂兒子能繼承父志,完成父親未竟之業。亦省作“ 幹蠱 ”。

《易·蠱》:“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 王弼 註:“以柔巽之質,乾父之事,能承先軌,堪其任者也。”

唐 獨孤及 《唐故虢州宏農縣令天水趙府君墓誌》:“有子若干人,訓以義方,鹹能被服文藝,幹父之蠱。”

王國維 《紅樓夢評論》:“則夫絕棄人倫如 寳玉 其人者,自普通之德道言之,固無所辭其不忠不孝之罪;若開天眼而觀之,則彼固可謂幹父之蠱者也。”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我看大人還不如‘幹父之蠱’,一位胖大官員看得 禹 不作聲,以為他就要折服了,便帶些輕薄的大聲說,不過臉上還流出著一層油汗。”

宋 洪邁 《夷堅庚志·武女異疾》:“ 鄂州 富商 武邦寧 啟大肆,貨縑帛……其次子 康民 ,讀書為士人。使長子幹蠱。”

(2).泛指主事;辦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治家》:“婦主中饋,唯事酒食衣服之禮耳。國不可使預政,家不可使幹蠱。”

唐 包何 《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詩:“他時幹蠱聲名著,今日懸弧宴樂酣。”

明 章懋 《方母貞節傳》:“晝夜劬劬,惟以養姑教子幹蠱克家為務。”

(3).幹練有才能。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解紛》:“ 熊曜 為 臨清 尉,以幹蠱聞。”

唐 白居易 《唐揚州倉曹參軍王府君志銘》:“行己以清廉聞,蒞事以幹蠱聞。”

(4). 唐代陸贄向朝廷建議設立的制科之名。

《新唐書·陸贄傳》:“ 贄 說使者,請以五術省風俗,八計聽吏治,三科登儁乂,四賦經財實……三科曰:茂異,賢良,幹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