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道

幸福之道

幸福之道,是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幸福之道》收錄了韓東2005年以來的專欄隨筆98篇。涉及內容廣泛,文章節奏明快,文字精彩幽默,體現了作者在文學創作中難得的功力。

作者簡介

韓東韓東

韓東:1961年生,山東大學哲學系畢業。著有詩集《白色的石頭》(1988)、《爸爸在天上看我》(2002),中短篇小說集《我們的身體》(1996)、《樹杈間的月亮》(1997)、《我的柏拉圖》(2000)、《明亮的疤痕》(2004)、《美元硬過人民幣》(2006),長篇小說《紮根》(2003)、《我和你》(2005),詩文集《交叉跑動》(1997)等。

目錄

人在“江湖

下麵條的

周莊九寨溝

老鼠的故事

算是碰見了好人

對門的夫妻

人在“江湖”

露天電影

鬧地震

轉學

戴老師

弱肉強食

討厭爭吵

吐痰的陋習

哭泣這回事

媒體評論

韓東總是不動聲色地把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東西,那種“被湮滅和潛在的可能性”挖掘物呈示出來,他在對他自我個人化經驗的理性敘述和呈現中所完成的,正是對於生活和文本可能性的雙重建構。

——《鐘山

韓東以反諷的細密針腳不露聲色地在穿行於人物關係的貼近敘寫中,在展露人對自己的存在設計的障礙的同時,亦揭示了忠實於自身的艱難。

——《江南

他意識到自己與文學背景廣泛而深刻的聯繫,卻不屑於拼湊與模仿,也不刻意標新立異,更不取巧投機在縫隙里鑽營,他總是以一種反叛性的姿態抖落出自己,這種姿態在韓東那裡,是“精神的洪流”衝擊而成,是“精神的果實”集合而成,它顯然是詩人韓東的延續。

——《小說評論

試讀章節

幸福是一件好東西、一樁好事情,可以說人人都夢想擁有它。可幸福到底為何物?卻不是每個人都說得清楚的。但這不礙事,不妨礙人們追求幸福。實際上在人們的一切追求中,幸福都是最終的目標、最後的結果。與那些具體的目標(金錢、權力、美色、成功等等)相比,幸福顯得過於抽象、難以把握。而與幸福對於人生的極端重要相比,所有的具體目標則不過成了實現它的可能手段。即使是和精神有關的一切追求,其結果仍然是指向幸福的,遑論與個人的現實利益相關的那些追求呢?

關於幸福,我們能確認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它與人們的滿足或者滿足感有關。有滿足或滿足感的地方必有幸福,而幸福顯現的地方必然充盈著滿足之類的情感。佛說人生八苦,其中之一就是“求不得”,這從反面說明了滿足感對於幸福的重要。我們祝福他人或者乞求神靈,升官發財之類的顯然比較粗俗,但“心想事成”、“萬事如意”之類則不僅冠冕堂皇,其概括性也強。如其所願,的確是幸福的不二法門。

那么,滿足感又與什麼相關呢?與我們的獲取,也與我們的“胃口”,與此二者緊密相關。所獲甚多的人不一定幸福(這是人們不願承認的常識),關鍵在於他的胃口。所獲之物和容器之間形成一定的比例,這個比例的大小決定了滿足感的大小或是不滿足的大小。我們有“慾壑難填”的成語,亦有“知足常樂”的說教,說明的都是這獲取和容器之間的比例關係。如果這容器太大,或者乾脆就是無底的,滿足就成了不可企及的夢囈。所以說一個人應該“有底”,不是說他因為依恃什麼所以底氣十足(財大氣粗),而是真的有底,所求有限度,收受有止境。如果我們成了無底的洞,永不饜足,幸福或滿足的感受就和我們無緣了。

然而,胃口有其延展性,並非一成不變。當獲取更多變得可能和方便,胃口也相應地變大了。胃口總是跑在獲取之物的前面,這正是我們深感不滿或痛苦的原因。並且胃口一旦變大就再也不能縮小,它的伸展有方向,總是向外擴容的。富足的人比貧乏的人更加感到不滿也許是必定的,因為富足的人胃口更大,和獲取之物之間的比差(可解釋成眼界)更大,並且增大的胃口不再縮小,並不以實際的獲取多少為轉移。胃口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能大不能小,能多不能少。所謂的欲望永無止境,說的就是這個。所以說雖然我們“有底”,但這“底”隨獲取或獲取的可能向下移動,並和所獲之物永遠保持距離。由於這隻橡皮胃的存在,或者這隻胃的橡皮特性,實際上我們還是無底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