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希堯

年希堯

年希堯(1671―1739)字允恭,一作名允恭,字希堯,清代官吏,知醫,為年羹堯其兄。號偶齋主人,嘗官至工部侍郎。與劉源、郎廷極、唐英、繼昌等人皆旗籍,而宦於江右以制瓷得名。管景德鎮廠務。故當時稱為年窯。年希堯博才多聞,常與友人論醫,有方輒錄之,並以之治人病多效。後輯成《集驗良方》六卷,另有《本草類方》十卷,現有刊本行世。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年希堯。字允恭。生年未詳。

他生在一個官宦世家。

祖上曾是明朝的六朝名臣年富(嚴富)。父親一等公年遐齡,官至湖廣巡撫。弟弟曾封一等公、川陝總督年羹堯,是清代有名的儒將。妹妹則是雍正帝的敦肅皇貴妃。

他自己也是為官一生。康熙時從筆帖式累至安徽布政使。而後雍正登基,年希堯升為廣東巡撫。此後因年羹堯案被罷官抄家。而後經過一年左右,年希堯又重新被起任,先後擔任過工部右侍郎、景德鎮督陶官、內務府總管、管理淮安板閘關稅務等職務。後來乾隆被罷官,當時大臣以“玩物耽安”來評價他。乾隆三年(1739)病逝。

雖然年希堯一生宦海沉浮,幾起幾落。但是他的精力卻是沒有在做官上,而是在他喜歡的西方科學上面。一位在中國供職的法國傳教士曾經在給皇家科學院秘書長的信上曾說“他既非文人又非學者,如果他得知歐洲的學者們引為同儕……定會大吃一驚。”

他精於繪畫,工畫山水、花卉、翎毛。喜好音樂,是廣陵琴派的傳人之一。

在他任景德鎮督陶官的九年中。實驗過各種的新技術,以及發掘傳統工藝。世稱為“年窯”。並解決了清代琺瑯彩瓷器彩料要靠進口的難題。還使清代琺瑯彩在進口的顏色的基礎上增多了十幾種顏色。

並在雍正八年(1730)引進燒製成功了“胭脂水”。《陶錄》上稱他管理窯務時“選料奉造,極其精雅。”

他的主要著作

數學方面

年希堯著重於對西方數學的傳播推廣和實際套用。清代《疇人傳》稱它“以西人測算之切要者,摘錄堪布”。

清代數學家梅文鼎在和他相互切磋之後說他“……手制小渾儀測算諸器,羅列几案,並極精好,輝映座間。公臨下以簡,庶務多遐,亦親承誨迪,觀其所藏奇器奇書,日聞所未聞。”

其著作有《測算刀圭》三卷、《面體比例便覽》一卷、《對數廣運》一卷。

《視學》

是年希堯在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的幫助下完成。初刻於雍正七年(1729),不久認為首版“終不免於膚淺”。補五十幅多圖,並佐以解說。於1735年再版。此後1799年法國數學家被譽為畫法幾何學奠基人的蒙日才出版了《畫法幾何學》,此書比蒙日的著作早60多年。書的其中之一現存在英國皇家學院。而國內僅存兩部再版本。

《視學》圖文並茂,闡述透視原理。介紹了透視學中的基本課題,包括技法方面的量點法和截距法;透視角度方面的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視平線位置方面的仰望透視法,以及軸測圖上中心光源陰影的處理等。在圖例方面,年氏對一般立體圖形均用二視圖表示尺寸及形狀,再作底面次透視圖,決定各特徵點之高,最後才把整體透視圖畫出來。書中所用術語,有的至今沿用不廢,如“地平線”、“視平線”等。

編年史方面

《綱鑑甲子圖》

是依據朱熹的《通鑑綱目》編定,而《通鑑綱目》則繼承司馬光《資治通鑑》中的年代體系。此書年希堯送去歐洲出版。1729由傅聖澤(Jean Francoise Foucquet)翻譯名為《中國歷史年表》在羅馬出版。引起歐洲漢學家的注意。並由此引發了對中國史是由上古三代起,還是由周起的討論。

中醫方面

《集驗良方》

又名《年希堯集驗良方》。共六卷。 刊於1724年。 全書分為養生 、急治、 中風 、預防中風、 傷寒 、 感冒等50餘類。 所選皆為經驗良方,較切臨床實用。 其中養生、傷寒、感冒、 類中等均附以簡短的醫論。 又有《經驗四種》本。

其他

《重校增補五方元音全書》

人物生平

年羹堯畫像年羹堯畫像

為年羹堯其兄。由筆帖式,累官廣東巡撫,工部右侍郎,雍正四年(一七二六)授內務府總管,管理淮安板閘關稅務,十三年(一七三五)削職。與劉源、郎廷極、唐英、繼昌等人皆旗籍,而宦於江右以制瓷得名。管景德鎮廠務。故當時稱為年窯。其器多蛋青色,潔白瑩素,兼有青彩、描銀、暗花、玲瓏諸種巧制,仿古無一不精。工畫山水、花卉、翎毛。嘗畫枇杷一枝,八哥四。枇杷葉以石綠為之,白粉為果,赭染其半。一八哥立於枝上向下而鳴,三八哥相向,攪成一團,生動有趣。《古今畫史》、《三萬六千頃湖中畫船錄》、《雪橋詩話》、《繪境軒讀畫記》、《古瓷考略》 。

《視學》

他在北京時認識了一名義大利畫家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年希堯向他學習了透視知識,並且從他那裡得到一本講透視法的書,愛不釋手。經過深入鑽研,他不僅洞悉原著,還產生了一些自己的創見。於是他以原著為基礎,加入自己的見解,並補充了大量的圖形,寫成了《視學》一書,於1729年出版。

《視學》出版之後,年希堯覺得“終不免於膚淺”,於是繼續研究。他一邊和郎世寧“往復再四,究其源流”,一邊從中國古籍中尋找相關資料。經“苦思力索,補縷五十餘圖,並附圖說”,於1735年出了修訂版。

中國古籍中也有立體圖和平面圖的畫法,始於東漢,現在能看到的如北宋時期《武經總要》的兵器圖、《新代象法要》中的天文儀器圖、《營造法式》中的建築圖等,而且畫得越來越好,但是總的來說還比較粗糙,缺乏透視原理的說明,因而顯得不夠科學。因此,年希堯的《視學》在中國是前無古人的;在世界上也堪稱早期畫法幾何的代表作,比法國數學家蒙日(Monge,1746~1818)於1799年出版的名著《畫法幾何學》早70年。

人物祖籍

原籍安徽省鳳陽府懷遠縣,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據懷遠縣年氏宗譜記載,其原籍懷遠火廟北年家莊牛王殿,明末遷懷遠西南胡疃寺(今胡疃寺),清順治年間又移安徽省鳳陽府鳳陽年家崗,後又遷居廣寧(今遼寧北鎮),入漢軍鑲黃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