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鎮[平湖鎮]

平湖鎮這個同名地方有兩處,一處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另一處位於貴州南緣中部的平塘縣,較為著名的當屬後者。貴州省的平塘地處中亞熱帶岩溶喀斯特地區,森林覆蓋率達42%,自然山水風光優美怡人,有“世界地質奇觀旅遊縣”的美稱。

基本信息

福建省寧德縣平湖鎮

平湖鎮平湖鎮
行政轄域

平湖鎮位於鷲峰山脈南段,古田縣北部,扼古田、屏南兩縣交通之要衝。東連吉巷鄉,西接鳳埔鄉,南臨翠屏湖,北與屏南縣長橋鎮接壤,距縣城26公里。全鎮總面積1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5萬畝,林地面積18.1萬畝,轄29個行政村,68個自然村,11571戶,4.4萬人口。

平湖自然環境優越,風光秀麗,物產豐富,人文發達。氣候屬中亞熱帶,年平均氣溫18.5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679mm。地處丘陵,礦藏資源有水晶石、鐵礦和礦泉水。境內有達才溪、玉源溪、長潭溪等三大溪河,是古田翠屏湖的主要源頭。由三大溪流沖積而成的平原,俗稱“上下都”(即舊行政區十七都、十八都)為平湖鎮區,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盛產稻米淡水魚,有“魚米之鄉”美稱。

平湖鎮平湖鎮
沿革區劃

1958年設平湖公社,

1983年建鎮。

1997年,面積180平方千米,人口4.3萬,

溪州村賴砿村、玉源村、平湖村、新舫村、喬洋村、玉庫村、溪坂村、錢坂村、前進村上進村銀塔村、中陀村、院坪村後岩村達才村、官州村、嵩州村富達村招坑村、端溪村、南嶺村、唐宦村、端上村、山頭頂村、下嵩州村、後梅村27個村委會。

平湖鎮黃孝敏烈士
人文景觀

明朝起盛行制曲和制紅酒,故有“酒鄉”之謂。鎮區人煙稠密,村莊櫛比,11個行政村連為一體,人口近3萬人,約占全鎮的2/3。區內市場繁榮,歷史上甚至超過古田舊城關,故有“一都二縣”盛譽。鎮區溪流交錯,湖光映綠,風景秀美,名勝古蹟有報慈寺、鳳棲寺、崎嶺寺、藍公殿與石牛遺蹟等。

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圓瑛法師(1876—1953年)原籍本鎮端上村。傳統民間文化有閩劇、民樂十番,傳統民間體育活動以游泳和端午龍舟竟渡為特色。

平湖山川秀美、民風純樸,孕育著許多英才俊傑。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著名的愛國高僧圓瑛法師(1876—1953年)系本鎮端上村人;福建省早期共產黨員、曾任閩中特委委員兼組織部長的黃孝敏烈士(1907-1937年)系本鎮達才村人;我國首批獲得博士學位、現任華東師範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的王建磐系本鎮新舫村人。

平湖鎮忙碌的車間
經濟狀況

平湖2004年社會總產值3.96億元,其中農業產值1.78億元,鄉鎮企業產值2.1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000元。平湖是全縣農業大鎮,其中糧食產量1.7萬多噸,占全縣的八分之一;水果產量達1.2萬多噸,占五分之一;禽畜肉蛋產量占八分之一;淡水養殖面積只占全縣2%,產量占九分之一。有林地 18.1萬畝,食用菌產量1668噸。鄉鎮企業較發達,主要有紅曲、水電、塑膠、飼料、農產品加工等行業。平湖鎮擁有各類工業企業347家,其中股份制曲廠1家,曲坊110個,年產紅曲3000噸,產值1000多萬元,“平湖紅曲”蜚聲省內外乃至東南亞。有小水電站18家,裝機5470千瓦,廢塑膠加工廠22家,年產塑膠粒仔4500噸,產值2000多萬元。

平湖自古就是古田的商貿重鎮,省內外商人到平湖經商的不少,本地商人足跡遍布國內外,境內有個體工商戶580多

平湖鎮福建省寧德縣平湖鎮

戶,經商人員5000多人,其中從事食用菌經銷人員占古田半壁江山。

平湖是古田重點庫區鎮。1958年,因支援古田溪水電站建設,淹沒了382線以下當時平湖區的杭洋、沙洲、玉源、喬洋等四個村,淹沒土地面積4.74平方公里,淹沒各類房屋165204平方米,移民13196人,是古田溪水電站庫區移民搬遷和後靠的最大鄉鎮。

平湖是重點老區鄉鎮。早在1927年就有共產黨組織的地下活動,全鎮共有老區老區行政村21個,老區自然村45個,其中重點老蘇區5個,重點老區15個,一般老區25個,老區人民32057人,占全鎮總人口的73%。解放前中共福建臨時省委宣傳部長黃孝敏烈士原籍本鎮達才村。平湖又是全縣重點僑鄉。僑居國外約有2.3萬人(包括後裔)。

平湖鎮平湖鎮
基礎設施

改革開放以來,僑胞紛紛返里探親觀光,資助家鄉建設。僑胞資助建有中院公路及公路橋、唐宦公路和銀坑國小校舍等。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各項事業更上一層樓。鎮設有兩所中學,21所完小,共有在校生5900多人。鎮設有1箇中心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43人,40個村衛生所、室,村級衛生人員56名。實現了村村(自然村)通電話,擁有量達7000多門,鄉鎮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9%,人口自然增長率4.39‰。

“開發新城區,建設大集鎮”,是平湖建設的新藍圖。2003年底,完成鋪設一條長3.2公里,寬9米的新區水泥路,該路與舊街為上下兩條環鎮大街道,形成大環狀,進而通過三條線連線輻射其他各村,並通往縣內外各地。“看今朝,大道四通,一方寶地添秀色;看明日,長街十里,千年古鎮換新顏”。新區建設按現代化城鎮建設要求科學規劃,正有序進行,已有200多戶辦理法定手續,到新區安家落戶,建設新家園。不久的將來,道路通暢、環境優美、商賈雲集,繁榮富裕的大鎮區將成為古田北大門的新明珠。

貴州省平塘縣平湖鎮

平湖鎮平塘縣平湖鎮地圖
概述

平湖鎮是中共平塘縣委和縣人民政府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位於縣境東部,與甘寨、苗二河、卡蒲等鄉及者密、擺茹兩鎮接壤,冊三公路穿過鎮鏡,都勻至平塘、貴陽至平塘公路在鎮內交匯。縣城距獨山約36公里,距都勻約66公里,距羅甸約122公里,距貴陽約196公里,往南經四寨鎮雲陽關至廣西(區)南丹縣。平湖鎮均有公路通往全縣18個鄉鎮。

平湖鎮除駐有縣,鎮黨政機關外,有文化、教育、科研、衛生、廣播電視、體育等方面的設施,還有引進的龍馬水泥廠,平海鐵合金廠、黔南州平塘矽鐵廠等工業企業及神龍總公司(原酒廠)等10餘家廠礦企業。有耕地16917畝,其中:田7966多畝,土8950多畝,人均耕地0.6畝。轄16個行政村,3個居民委員會,120個村民小組,有73個自然村寨,7470餘戶,各個村用上了自來水,通了電,通了公路,通了郵件,通了汽車,通了電話。

平湖鎮人口2.81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12人,比全縣平均數多215人,總人口中:農業人口1.9萬人,占73.67%,勞動力9320多人,少數民族人口1.97萬人,占70.27%,有布依族、苗族、毛南族等17個少數民族,布依族總人口1.56萬人,占55.7%,苗族2670多人,占9.48%。

平湖鎮平湖鎮
經濟狀況

該鎮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產品有稻穀、玉米、小麥、高梁、蕃薯、馬鈴薯、大豆、油菜籽、辣椒、蔬菜等;主要水果有柑桔、桃、李、西瓜、楊梅等;主要林產品有油桐籽、雜竹等;水產品有魚類。

該鎮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累計完成8748.76萬元(90價,下同),其中:農業產值5878.89萬元,占67.19%;林業產值285.46萬元,占3.2%;牧業產值2445.37萬元,占21%;漁業產值139.04萬元,占1.58%。2002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801.91萬元,比上年增長19.2%,比1998年增長36.81%。糧食總產量5598.45噸。

非公有制經濟已逐漸成為該鎮的支柱產業,共有100萬元(含100萬元)的企業10個,有綜合養殖場1個,果園林場1個,早熟蔬菜基地3個,中小型磚廠7個,採石場6個,集體企業12個,個體企業1436個,從業人員4467多人;每年創稅520餘萬元。鄉鎮企業產值平均遞增45%,占全縣鄉鎮企業產值的四分之一。該鎮企業辦、第一建材分公司、第二建材分公司、第三建材分公司、矽鐵礦分公司、木材加工廠等幾家鄉鎮企業組建了“平塘前程集團有限股份責任公司”,入股資金超過100萬元,這是全縣第一家股份責任制企業。全鎮村級經濟年收1萬元以上的13個,鄉鎮企業總產值達30035萬元,其中工業產值達19099萬元。2002年平湖鎮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創辦基地7個,其中:科技楊梅基地4000畝;優質板栗基地6000畝;畝杉木基地8000畝;畝麻竹基地2000畝;苗圃基地200畝;“糧—豬—沼“生態示範戶500戶;特色蔬菜基地100畝;共完成退耕還林面積14099畝,修建小水窖、小水池120個。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輻射、帶動其它產業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