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土葬

平地土葬

平地土葬是指不挖墓坑、在地面上直接堆土埋葬。此種葬俗始見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前後,至西周時期則獲得了新的發展。

新石器時代的此類墓,一般是將死者陳放於地面上,不加葬具,擺放好隨葬品後即掩土覆埋。黑龍江昂昂溪遺址曾發現一座用沙土掩埋的此類墓,安徽潛山薛家崗遺址墓葬也見到類此的表現,長江流域的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都有這種葬俗的流行。西周時期也見到此類平地土葬的習俗,但埋葬內容發生一些新的變化。安徽屯溪發現兩座用河卵石在平地上堆出墓葬範圍,然後陳放隨葬品堆土掩埋的墓例,墓內未見人骨痕跡。江蘇句容浮山果園、溧水烏山、金壇鱉墩等地發現的一批西周時期土墩墓,埋葬方法和隨葬情形均與屯溪墓雷同。以上情況表明,平地土葬這種古老葬俗在西周時期的長江下游一些地區不僅十分盛行,而且也賦於了新的發展內容。平地土葬事實上也標誌了中國“墳”的習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